笔趣阁

少年文学>穿成团宠小公主 > 第93章 破局之道联合力量(第2页)

第93章 破局之道联合力量(第2页)

小太监来传旨的时候,楚知夏正在学堂给姑娘们上算术课,讲“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

听见“皇上召楚知夏进殿”,她手里的算盘珠子差点掉地上,赶紧换了身得体的衣裳跟着小太监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御书房里,皇上正拿着那封老太太联名信看,旁边还站着几个礼部的官员,一个个耷拉着脸,跟谁欠了他们钱似的。

楚知夏刚跪下请安,就听见一个白胡子老头嘟囔:“女子无才便是德,皇上,此风不可长啊!”

皇上没理他,反倒冲楚知夏笑了笑:“起来吧。这信你看过了?”

“回皇上,看过了。”

楚知夏站直了身子,心里倒不怎么慌了。

她当老师那会儿,跟难缠的家长辩论过无数次,知道对付这种认死理的,光喊口号没用,得讲逻辑。

“朕问你,”皇上把信往桌上一放,“你办这学堂,到底让姑娘们学了些什么?朕不是说要多教一些实实在在的本事吗?难道真像他们说的那样,是学些‘牝鸡司晨’的本事?”

楚知夏琢磨着,跟皇上说“男女平等”太前,得找他能听懂的话。

她顿了顿,说:“臣在乡下见过不少农家女,精打细算能让一家子吃饱穿暖;也见过绣娘,一针一线能绣出江山图。她们不是笨,是没人教。现在给她们一个学堂,教她们认字、算术、懂道理,将来她们在家能教好子女,出门能凭手艺吃饭,既不抢男人的差事,又能让家里更和睦,这对朝廷来说,是少了麻烦,多了助力啊。”

旁边的礼部尚书急了:“胡说!女子读了书,心思就野了,还怎么安分守己?”

楚知夏转头看他,笑了笑:“大人,您家女儿认字吗?”

老尚书脸一红:“小女略通文墨。”

“那她心思野了吗?”

楚知夏追问,“她是不是更懂规矩,更知书达理了?”

老尚书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

皇上在旁边看得直乐,拿起那封信晃了晃:“你看这些老太太,个个都盼着孙女能上学。她们活了一辈子,最知道姑娘家缺什么。

礼部的心思,朕明白,是怕坏了老规矩。

可规矩这东西,就像脚上的鞋,合不合脚,得穿鞋的人说了算。”

他站起身,走到楚知夏面前:“朕看这女子学堂,办得挺好。那些扔石头、砸窗户的,让顺天府去查,该罚的罚。礼部以后也别总在朝堂上说这事了,有那功夫,多想想怎么让百姓日子过好点。”

几个礼部官员脸都绿了,可皇上金口玉言,他们只能低着头应“是”。

楚知夏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刚想谢恩,皇上又说:“不过,你这学堂也别只教读书。朕听说你会些新奇法子,教她们算算术、辨草药,甚至还有人说你教她们怎么保护自己这些都好,接着教。但有一条,得让她们知道,读书是为了明事理,不是为了争高下。”

楚知夏眼睛一亮,皇上这话,跟她在现代讲的“教育不是为了攀比,是为了成长”简直不谋而合。

她赶紧磕头:“记住了!一定让姑娘们明白,学问是用来让自己活得体面,让日子过得更好的。”

从宫里出来,阳光正好,楚知夏抬头看了看天,觉得空气都清新了。

她没直接回学堂,先往李府跑,想把好消息告诉老太太们。

刚进胡同,就看见李老太太正跟几个老头吵架。

那些老头大概是听说了联名信的事,堵在胡同口说闲话,李老太太拄着拐杖站在中间,嗓门洪亮:“你们懂个屁!我孙女昨天背了诗给我听,说得是‘海阔凭鱼跃’,你们这辈子听过姑娘家念诗吗?”

楚知夏跑过去,拉着李老太太的手喊:“李姨!成了!”

李老太太一愣,随即眼泪就下来了,抬手抹了把脸,对着那些老头喊:“听见没?皇上都说是好事!你们再嚼舌根,我让我儿子把你们拉去衙门!”

老头们灰溜溜地走了,胡同里顿时热闹起来。

王老太太从院里端出刚熬的绿豆汤,张姨拉着楚知夏的手问东问西,连隔壁卖豆腐的王大爷都跑过来,说要给学堂送十斤豆腐,算是贺礼。

楚知夏看着眼前这一幕,忽然想起自己写在纸上的那句话——“拉队伍!找帮手!人多才能办大事”。

原来这道理,不管在现代还是古代,都是一样的。

喜欢穿成团宠小公主我用哲学怼翻全朝请大家收藏:dududu穿成团宠小公主我用哲学怼翻全朝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