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喧嚣在窗外持续着,但木曲儿公寓内却异常安静。距离网络风暴已经过去两周,表面的波澜似乎平息,但木曲儿能感觉到那种无形的压力仍在弥漫。陌生人的目光、窃窃私语、偶尔还是会被认出来的尴尬这一切都在考验着她的内心。
她站在镜前,整理着衣领。今天她接受了周辰的邀请,参加一个关于“网络时代隐私与包容”的论坛。这将是她在视频风波后第一次公开露面,也是第一次有机会直接表达自己的立场。
“我该说什么?”她轻声问,目光转向那盏散着稳定光芒的台灯。
通过心灵连接,姚浏传递来鼓励和支持的情感脉冲,伴随着一个清晰的意念:说你的真相,不为说服,只为表达。
木曲儿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她不再需要寻求外界的认可,只需要忠于自己的经验和信念。
论坛在市中心的会议中心举行。到达现场时,木曲儿能感觉到各种目光投向她——好奇的、同情的、怀疑的。她保持平静,微笑着与周辰和其他paneists打招呼。
当轮到她言时,她站起来,走到讲台前。会场突然变得异常安静,所有人都期待着这个“幽灵女友”会说些什么。
“感谢邀请我参加这个讨论,”她开始说,声音清晰而稳定,“过去几周,我成了一个网络话题。一段偷拍视频让我突然暴露在公众视野中,我的行为被解读、被嘲笑、被病理化。”
她停顿了一下,环视会场:“今天我不想讨论隐私权——虽然这很重要。我想谈谈另一个话题:我们如何对待自己不理解的事物?我们如何面对与自己的世界观不符的现象?”
会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专注倾听。
“在那段视频中,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对着空座说话的女子,”她继续道,“他们看不到的是,我正在与我所爱的人交流——以一种非常规的方式,但对我们来说无比真实。”
下面开始有窃窃私语,但木曲儿不为所动。
“我知道这听起来难以置信。我知道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是幻想或精神问题。我不要求任何人相信我的经历,但我请求大家思考:人类对现实的理解是多么有限?科学在不断进步,每天都在现昨天认为不可能的事物。”
她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不是作为自然现象的证据,而是作为人类经验多样性的例子。她谈到爱的力量,谈到连接的不同形式,谈到保持开放思维的重要性。
最后,她说了那些将成为她标志性话语的话:“我相信爱能够越生死界限。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待我的信念,因为我知道自己的真相。在这个充斥着怀疑和嘲讽的世界里,有时候最激进的行为就是简单地爱和相信。”
说完这些话,她感到一种奇异的能量在体内涌动。同时,会场内的灯光开始微妙地变化,不是明显的闪烁,而是一种柔和的pusatg,仿佛在与她的心跳同步。
观众们似乎也感觉到了什么,不安地骚动起来。但木曲儿保持着平静,她知道这是姚浏在回应她的勇气和坚定。
就在这时,奇迹生了。
讲台上方的聚光灯突然聚焦在她身上,光线变得异常明亮却柔和。在那光芒中,渐渐浮现出一个模糊的身影轮廓——高大、熟悉,却由纯粹的光组成。
观众们倒吸一口气,有些人站了起来,难以置信地揉着眼睛。
木曲儿也震惊了。她能感觉到姚浏的能量在急剧增强,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那种能量不再局限于她的心灵感知,而是开始在物质层面显现。
光中的身影变得越来越清晰,逐渐形成一个人的形状。虽然不是完全实体,但已经足够辨认出特征——那是姚浏的轮廓,由光和能量组成,边缘散着柔和的光芒。
最令人震惊的是,那个光影向她伸出手臂,做出了一个拥抱的姿势。
泪水涌上木曲儿的眼眶,但她没有犹豫。她向前一步,走入那片光芒中,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实体感。虽然不像真实的肉体拥抱,但她能感觉到一种明确的压力和温暖,仿佛被真实的臂膀环绕。
会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这乎理解的一幕震撼了。摄像机疯狂闪烁,但后来回放显示,那些照片和视频都无法完全捕捉到那一刻的奇迹——光影在记录设备上显得模糊而不确定,远不如现场目睹的震撼。
拥抱持续了也许只有十秒钟,但对所有见证者而言,却仿佛永恒。然后,光影开始消散,化作无数光点,如同金色的尘埃在空气中舞蹈,最后慢慢消失。
聚光灯恢复正常,会场内一片死寂。
木曲儿独自站在讲台上,脸上带着泪痕,却散着一种难以形容的光彩和平静。她知道刚刚生了什么——她的坚定信念和公开宣言hodu增强了姚浏的能量,让他能够短暂地以可见形式显现。
最终,掌声打破了寂静。起初犹豫而稀疏,然后变得越来越热烈,最终汇成一片雷鸣般的掌声。不是每个人都理解或相信刚刚目睹的一切,但所有人都被那种深刻的情感和勇气打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论坛结束后,木曲儿被记者和观众团团围住。问题如雨点般抛来:
“刚才那是什么?全息投影吗?”
“你一直在隐瞒这种技术吗?”
“这是某种行为艺术吗?”
木曲儿平静地回应:“我不是在展示技术或艺术。我是在分享爱的一种可能表达形式。你们可以自由解读刚才的现象,但我知道对我而言那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