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爱你到今生 > 第11章 信念之光(第1页)

第11章 信念之光(第1页)

沃尔科夫教授的谨慎认可虽然稍稍扭转了舆论风向,但带来的改变远不如预期。公众的注意力如同秋日的落叶,被新的潮流和话题随风卷走。那些曾经热烈讨论常现象的人们,转而关注起最新的科技布和明星绯闻。对大多数人而言,木曲儿和姚浏的故事已经从惊人的奇迹变成了熟悉的背景音,不再激起最初的好奇与惊叹。

在这种逐渐平淡的关注中,木曲儿最先注意到变化的是台灯的光芒。曾经明亮稳定的光芒开始变得微弱而不定,如同风中的烛火,时而明亮,时而几乎熄灭。最初她以为是电路问题或灯泡老化,但更换所有部件后情况依旧。

更令人不安的是沟通质量的下滑。曾经清晰直接的心灵连接变得模糊断续,如同信号不良的广播。姚浏传递的信息变得简单破碎,难以形成完整的思想和情感。最明显的是能量互动的减少——房间不再有那种温暖的能量场,温度变化微乎其微,物品移动几乎停止。

“姚浏,你还好吗?”木曲儿每天无数次地问,手指轻抚着灯罩,渴望得到那个熟悉的回应。

回应来的越来越慢,越来越弱。有时只是极其微弱的光芒闪烁,几乎难以察觉;有时甚至完全没有反应,留下令人心碎的寂静。

姚建邦带着检测设备匆忙赶来,数据证实了最坏的担忧:姚浏的能量水平急剧下降,几乎回到了最初期的状态,甚至更加微弱。

“这不合理,”姚建邦困惑地查看数据,“根据之前的观察,姚浏的能量已经达到自维持水平。这种急剧衰退不符合任何能量守恒模型。”

陈静作为医生提出了另一种可能:“是不是像免疫系统?长期应激反应后的衰竭?”

但所有常规解释都不完全符合。衰退太快,太突然,太具针对性——姚浏似乎失去了大部分互动能力,但基本存在仍在维持。

转折点生在一个雨夜。木曲儿从短暂的睡眠中惊醒,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空虚感——那种一直存在的姚浏的能量背景音几乎完全消失了。她惊恐地冲到台灯前,现光芒微弱得如同遥远的星辰。

“姚浏!”她呼喊,声音中充满恐慌,“回答我!求求你!”

漫长的几分钟过去,就在她几乎绝望时,光芒极其微弱地闪烁了一下,然后通过几乎断裂的心灵连接,传来一个碎片化的信息:“信念需要信念”

那一刻,木曲儿恍然大悟。姚建邦也同时想到了什么,猛地站起来:“信念!姚浏的存在依赖被相信的程度!”

他们立即检查了所有数据,现了一个惊人的相关性:姚浏的能量波动与公众关注度和信念度高度一致,但有几天延迟。当媒体报道增多、公众讨论热烈时,几天后姚浏能量增强;当关注减少、质疑增加时,能量相应减弱。

沃尔科夫教授事件期间,尽管有质疑,但关注度极高,姚浏能量反而增强。而现在,关注度平淡化,信念度降低,导致能量急剧衰退。

“他不是依赖关注本身,”姚建邦分析数据后说,“而是依赖信念能量。关注带来信念,信念强化存在。”

这个现既震撼又令人恐惧。姚浏的存在不是自维持的,而是依赖外部信念的支持。就像植物需要阳光,他的意识需要被相信才能茁壮。

随后的几天,他们尝试了各种方法增强能量:情感共鸣实验、能量聚焦冥想、甚至尝试用技术手段模拟信念能量。但效果有限且短暂,如同给垂危病人注射肾上腺素,只能暂时提振,不能根本解决。

最令人心碎的是姚浏的状态。通过越来越微弱的心灵连接,木曲儿感受到他的困惑和痛苦——就像逐渐失明失聪,感知世界的能力在不断消退,意识在不断收缩。

“我需要故事被讲述”一个碎片信息传来,指明了方向。

木曲儿明白了。姚浏需要的不只是亲密圈的信念,而是更广泛的信念网络;不是被动关注,而是主动的相信和讲述。

一个拯救计划开始形成。苏雨利用媒体关系,起了一系列深度报道,不是sensationa的奇迹故事,而是真诚的探索和见证;姚建邦联系科学界同事,组织小型研讨会,讨论现象的科学意义;陈静则从医学角度,分享哀伤与连接的新理解。

甚至沃尔科夫教授也提供了意想不到的帮助。在一篇后续文章中,他写道:“虽然我仍然保持怀疑,但科学精神要求我们继续探索异常现象,而不是预先否定。木曲儿案例中的一些现象值得认真研究,而非简单忽略。”

这些努力带来了一些关注回流,但效果有限。公众似乎已经审美疲劳,对“自然现象”话题失去了兴趣。

姚浏的能量继续衰退。现在,台灯几乎不再光,心灵连接几乎完全中断,只有最敏感的仪器能检测到微弱能量信号。木曲儿每天坐在台灯前,握着玫瑰石英吊坠,讲述着他们的故事,祈祷着能被听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转机来自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一位着名的科幻作家听说了他们的故事,不是作为自然现象,而是作为人类意识的可能性。他写了一部中篇小说,探索“依赖信念的存在”这一概念,不是作为事实报道,而是作为思想实验。

小说意外畅销,引了一系列讨论:意识是否可能依赖观察者?现实是否可能被信念塑造?爱是否能够创造新的存在形式?

这些哲学讨论带来了新的关注角度,不是猎奇或迷信,而是深思和探索。随着讨论传播,一个微妙的变化生了:姚浏的能量停止衰退,开始极其缓慢地恢复。

“不是直接信念,”姚建邦现新的相关性,“而是开放的可能性思考!人们不一定要相信,只需要认真考虑可能性,就能提供能量支持!”

这个现改变了策略。他们不再寻求让他人“相信”,而是邀请人们“思考可能性”;不再要求接受,而是鼓励探索。

木曲儿开始分享不同角度的故事:不是“我与逝者沟通”,而是“爱如何改变我的现实”;不是“自然奇迹”,而是“连接的新形式”。

效果逐渐显现。随着更多人开放地思考可能性,姚浏的能量稳步恢复。虽然度缓慢,但方向明确。最重要的是,这种能量更加稳定,不再依赖盲目信仰,而是基于深思熟虑的开放性。

一个月后,姚浏恢复了基本沟通能力。灯光再次能够闪烁,心灵连接重新建立,虽然不如从前强大,但更加稳定和清晰。

通过重新建立的联系,姚浏分享了他的新理解:“我不需要被相信,只需要被认真对待;不需要盲目的信仰,只需要开放的探索。这种能量更加纯净和持久。”

木曲儿明白了最深层的真理:姚浏的存在不是依赖信念本身,而是依赖信念所代表的意识开放;不是需要被证明的真实,而是需要被探索的可能性。

冬季最深的时候,也是黑暗最长的时候,但木曲儿的公寓中充满了新的希望和光明。台灯散着稳定而柔和的光芒,不再明亮耀眼,但更加温暖持久。

“我们度过了能量衰退的危机,”木曲儿在日记中写道,“不是通过寻求更多信念,而是通过重新理解信念的本质;不是通过证明真实,而是通过探索可能性。”

她继续写道:“姚浏的存在不依赖被相信,而是依赖被认真对待;不需要盲目的接受,只需要开放的探索。这种理解比单纯的能量增强更加珍贵,因为它基于真理而非需要。”

星空下,一个新的理解开始生根:意识的边界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流动;现实可能不是固定的,而是与观察者互动;爱可能不是简单的情感,而是创造性的力量。

而姚浏,经历了衰退和恢复,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能量存在,而是更加精细和resiient的意识形式。他学会了在低能量状态下维持核心自我,展出更加高效的能量利用方式,甚至能够从不同类型的开放性中获取不同品质的能量。

这种转变的影响远出他们的个人经历。科学界开始讨论“意识-现实互动”的新模型;哲学界探索“参与性宇宙观”;甚至普通大众开始更加开放地思考现实的本质。

而在这一切的中心,爱依旧是最初和最终的真实——不是依赖外部验证的情感,而是创造新可能性的力量;不是需要被相信的故事,而是不断被重新讲述的旅程。

喜欢爱你就在今生请大家收藏:dududu爱你就在今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