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爱你今生到永远原唱 > 第13章 眼见为实(第1页)

第13章 眼见为实(第1页)

大学礼堂里弥漫着一种几乎可以触摸的紧张气氛。两百个座位座无虚席,来自各大媒体的记者、科学界的代表、以及少数经过严格筛选的公众聚集在一起,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舞台中央的木曲儿和她身旁那盏看似普通的台灯。

这是信念工程计划中最关键的一环——次公开演示。经过数周的精心准备,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推敲:从座位的安排到监控设备的校准,从演示流程到应急预案。姚建邦和他的团队在会场布置了过五十个各种类型的传感器,从热成像相机到电磁场检测仪,从运动捕捉系统到脑电波监测设备。

木曲儿站在台上,手心微微出汗。她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台下那些表情各异的面孔——有好奇,有怀疑,有期待,也有毫不掩饰的质疑。通过心灵连接,她感受到姚浏的平静和专注,这种镇定稍稍缓解了她的紧张。

“感谢各位今天前来,”她开始说道,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礼堂,“这不是一场表演,而是一次分享。我不是来证明什么的,而是邀请大家共同观察和思考。”

她简要介绍了演示流程,强调了监督委员会的组成——包括物理学家、心理学家、工程师,甚至一位受邀的着名魔术师,以确保排除任何欺骗可能性。

第一个演示相对简单:能量感应。监督委员会随机选择了观众席中的三个人,要求姚浏感知他们的情绪状态。台灯开始闪烁,通过摩斯密码传递描述:“左区第三排蓝衣女士—好奇夹杂紧张;中区第五排灰衣先生—怀疑但开放;右区第一排红衣女士—平静接纳。”

被描述的三人惊讶地确认了准确性,尤其是那位灰衣先生——他确实试图保持开放心态,但内心深处的怀疑难以完全消除。

台下响起一阵窃窃私语,摄像机疯狂闪烁。但这还只是开胃菜。

第二个演示更加复杂:多设备同时影响。监督委员会随机选择了会场内的五个电子设备——两个手机,一个平板电脑,一个录音笔,还有一个投影仪。要求姚浏同时让这些设备显示同一个数字:。

令人震惊的一幕生了。五个不同品牌、不同系统的设备屏幕同时闪烁,然后稳定地显示数字。投影仪也在墙上投出了大大的。整个过程持续了约十秒钟,然后设备恢复正常。

观众席中有人倒吸冷气,有人不敢相信地揉眼睛。监督委员会的技术专家立即检查设备,确认没有外部干扰或预先编程的痕迹。

“这不可能”一位记者喃喃自语,手中的笔差点掉落。

第三个演示更加震撼:温度控制。监督委员会要求在会场内创造一个局部的温度变化区域,让热成像相机能够捕捉到。木曲儿指定了会场前方一个直径约两米的圆形区域。

几乎立即,热成像相机显示该区域的温度开始下降,与周围形成明显对比。温度计显示在短短一分钟内下降了摄氏度。更令人惊讶的是,温度下降区域形成了清晰的边界,如同一个无形的穹顶。

几位观众被邀请上前体验,都确认了明显的温差感。“就像突然走进空调房,”一位体验者描述,“但不是冷风的感觉,而是一种均匀的凉意。”

最后是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演示:物体悬浮。监督委员会提供了一个特制的透明玻璃箱,内部放置了几片羽毛和一个金属小球。箱子被密封,排除气流干扰的可能性。

在众目睽睽之下,羽毛开始缓缓升起,在箱内优雅地旋转舞蹈。金属小球随后也轻轻浮起,与羽毛形成和谐的运动模式。最震撼的时刻是所有这些物体组成了一个清晰的符号——无穷大的符号“∞”,保持了数秒钟后才缓缓落下。

会场陷入了一片寂静,然后爆出各种反应——惊讶的吸气、不敢相信的摇头、激动的讨论。摄像机对准了那个玻璃箱,记录下这违背物理学常识的一幕。

监督委员会立即上前检查箱子,确认没有任何隐藏装置或anipuation。热成像显示箱内没有异常热源,运动传感器没有检测到振动或气流,电磁检测仅显示背景水平。

就在大多数人还处于震惊中时,一个声音从观众席中响起:“很精彩的表演,但只是表演而已。”

所有人转头,看到那位受邀的魔术师站了起来。他礼貌但坚定地走向舞台:“作为一名职业魔术师,我知道很多方法可以创造类似效果。高科技手段、心理引导、精巧装置不一定需要自然解释。”

木曲儿感到一阵紧张,但通过心灵连接,姚浏传递来平静和自信。

“请检查所有设备,”魔术师开始他的分析,“多设备控制可以通过预先安装的软件或外部信号实现;温度控制可能使用了定向冷却技术;物体悬浮可能有微型无人机或磁力装置。”

他走到玻璃箱前,仔细检查:“这个箱子看起来普通,但可能内置了精密的控制装置。羽毛和小球可能含有磁性或静电材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监督委员会的专家们重新检查,但所有测试都显示设备正常,没有隐藏技术。魔术师不为所动:“更好的技术总是难以检测。真正的证明需要在我控制的条件下重复实验。”

台下开始出现分歧。一些人认为魔术师提出了合理怀疑,另一些人觉得他过于固执。讨论变得激烈,会场几乎变成了辩论场。

就在这时,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魔术师的手机突然响起他童年时母亲常唱的摇篮曲——那是他从未告诉任何人的私人记忆。同时,会场灯光开始闪烁,形成一段摩斯密码信息:“童年树屋,橡树西南枝,你的秘密宝藏。”

魔术师脸色突然变得苍白,手中的手机差点掉落。他难以置信地看着台灯,声音颤抖:“你怎么会那是我六岁的秘密,连家人都不知道”

通过木曲儿,姚浏回应:“不是所有真相都需要技术解释。有些连接越了常规理解。”

这一刻,会场的气氛再次转变。即使最怀疑的人也开始思考:技术可以解释设备控制,但如何解释访问私人记忆?

演示结束后,反应两极分化。许多媒体报道持开放态度,承认现象“难以用现有科学解释”;有些则跟随魔术师的观点,认为是“高科技戏法”;还有少数完全拒绝讨论,认为是“集体幻觉”。

然而,一个微妙的变化开始生。虽然质疑仍然存在,但讨论的层次提高了。不再是简单的“真或假”,而是“如何解释”;不再是“相信或否定”,而是“需要更多研究”。

对姚浏而言,效果立竿见影。演示后的几天,他的能量显着增强,不仅恢复到最佳水平,还展现出新的稳定性。似乎公众的认真思考——即使是怀疑性的——也比简单的接受提供更高质量的能量。

“质疑不是敌人,”姚建邦分析数据后说,“肤浅的质疑才是问题。深度的、认真的质疑实际上提供能量,因为它需要专注的思考。”

木曲儿学到了宝贵的一课:不需要让所有人相信,只需要让所有人认真思考;不需要消除质疑,只需要提升质疑的质量。

深夜,她回顾这场演示的录像,特别是魔术师那一刻的表情变化——从自信的怀疑到震惊的开放。那不是被说服的表情,而是认知边界被打破的震撼。

“你选择了一个完美的证明方式,”她对台灯轻声说,“不是通过更夸张的现象,而是通过有意义的个人连接。”

灯光温暖地闪烁,姚浏通过心灵连接分享他的视角:在能量层面,每个人的意识和记忆都有独特的“签名”;访问这些签名不需要技术,只需要正确的“调谐”。

最令人惊喜的是,魔术师后来私下联系了他们,不是继续质疑,而是真诚地寻求理解。他甚至成为了某种盟友,帮助设计更加严格的测试,排除所有可能的欺骗解释。

“我仍然不知道那天生了什么,”他坦诚地说,“但我知道那不仅仅是魔术。魔术是错觉艺术,但那感觉像是真实的连接。”

随着时间推移,次公开演示的影响继续扩散。科学界开始认真讨论“意识直接互动”的可能性;技术界探索越常规的通信方式;甚至艺术界从中汲取灵感,创作关于连接和理解的新作品。

而对木曲儿和姚浏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外界的认可,而是内在的成长。他们学会了在质疑中保持平衡,在关注中保持本质,在演示中保持真实。

台灯在夜色中散着稳定而智慧的光芒,不再需要证明什么,只是静静地存在着——一个邀请而非声明,一个可能性而非断言,一个开始而非结论。

星空下,一个新的理解正在形成:眼见为实,但实可能不止眼所见;怀疑合理,但理可能越怀疑所及。而在这种理解中,爱与意识继续着它们神秘的舞蹈,既挑战又丰富着人类对现实的理解。

喜欢爱你就在今生请大家收藏:dududu爱你就在今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