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玄尘道土 > 第381章 初光摇篮与残响余音(第1页)

第381章 初光摇篮与残响余音(第1页)

隐藏仓库所在的这片空间夹缝,仿佛是宇宙被遗忘的褶皱,死寂、冰冷,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只有远处偶尔掠过、因系统内部紊乱而泄露的、色彩诡异的信息流碎片,证明着外部世界的动荡未曾停歇。

柳云瑶站立在仓库中央,脚下是冰冷、不知由何种材质构成的金属地面,周围堆叠着逻辑之城数据库中记载的、用于构筑“文明方舟”的各类奇异材料——闪烁着非欧几里得几何光泽的框架单元,流淌着液态光华的能源导管,以及无数封装在透明晶体内、代表着不同物理常数模组的奇异造物。

这些,是昔日希望壁垒鼎盛时期,集合数个顶级文明智慧与资源,为应对未知浩劫而准备的最后火种。如今,它们成了文明延续的唯一希望。

她没有时间沉浸在悲伤中。林风最后传递来的“混沌真髓”与知识,如同烙印般刻在她的神魂深处,指引着她接下来的每一步。

先,是稳定“万象源点”。

那枚由数个文明火种强行融合、在归零刹那诞生的概念奇点,此刻正悬浮在仓库半空,散着柔和而变幻不定的微光。其内部,那个初生的微缩世界依旧脆弱,规则的稳定性时强时弱,如同风中残烛。

柳云瑶走到“万象源点”下方,盘膝坐下,双手虚托。她闭上双眼,将自身青木界的生命灵性缓缓注入其中,并非强行干预,而是如同园丁呵护幼苗,引导着内部那些源自不同文明的规则碎片——熔火之心的“恒定热力学”、逻辑之城的“结构化信息流”、植物文明的“循环生态韵律”、信息编织种族的“维度认知锚点”——彼此磨合、适应,寻找着动态的平衡点。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她必须时刻感知着内部每一丝规则的波动,如同调和一盘充斥着矛盾色彩的颜料,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整个微缩世界的规则冲突、崩溃。

汗水浸湿了她的额,脸色愈苍白。但她眼神专注,没有丝毫动摇。林风用生命换来的这缕火种,她必须守住。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渐渐地,“万象源点”内部的光芒变得稳定了一些,那变幻的色彩也开始呈现出某种内在的、和谐的韵律。微缩世界的基础规则框架,初步稳固了下来。虽然范围依旧只有区区数立方米,但其内部已经可以维持简单的能量循环和物质形态稳定,形成了一个可以暂时承载意识的“初光摇篮”。

柳云瑶长长舒了口气,感到一阵虚脱。她看了一眼身旁那台数据终端,里面存储的“方舟”蓝图正闪烁着待命的光芒。

下一步,构筑方舟载体。

根据蓝图记载,真正的“文明方舟”并非一个巨大的实体舰船,而是一个能够包裹、保护“万象源点”,并为其提供稳定能源、进行维度航行的“规则外壳”。这个外壳需要利用仓库中的特殊材料,构筑一个能够自我维持、隔绝外界大部分规则干扰的封闭系统。

她开始调动仓库中残存的、为数不多的自动化建造单元。这些古老的机器出低沉的嗡鸣,在柳云瑶的指令和蓝图引导下,开始汲取那些奇异的材料。

闪烁着几何光泽的框架单元被精准地拼接,构成一个将“万象源点”包裹在内的、不断自我优化结构的多面体骨架。流淌着液态光华的能源导管如同血管般嵌入骨架,连接向仓库深处一个沉寂了不知多少岁月的、小型化的“永恒熔炉”原型机——这是熔火之心技术的遗产,能够从虚空中汲取背景能量,转化为稳定的输出。

最为精妙的,是那些封装着物理常数模组的晶体。它们被小心翼翼地嵌入骨架的关键节点,一旦激活,将在方舟外壳内部,强行定义出一片拥有独立物理规则的区域,极大削弱外界规则(尤其是“秩序”或“归零”力量)的影响。

工作缓慢而有序地进行着。柳云瑶不仅是监督者,更是核心的“调和者”。她需要不断运用林风传承的知识,调整建造过程中不同文明技术融合时产生的细微冲突,确保最终成型的方舟外壳,能与内部的“万象源点”完美契合。

在这个过程中,她也能隐约感受到,依附在“万象源点”边缘的、凌影那丝微弱的阴影印记,似乎也在汲取着方舟构筑时散逸的能量,如同冬眠的种子,维系着最后一点活性。

这让她感到一丝微弱的慰藉。她并非完全孤独。

---

就在柳云瑶于空间夹缝中,为了文明延续而艰难构筑方舟之时——

那片已被“归零”的、原本属于希望壁垒的星域,此刻只剩下绝对的、连“虚无”概念都近乎不存在的“空无”。任何探测手段反馈回来的,都将是毫无意义的空白。

然而,在这片极致的“无”中,一丝极其诡异、越常规物理模型的“余响”,却如同鬼魅般,顽强地存在着。

它并非物质,并非能量,也并非信息。它更像是一种……存在过的痕迹,一种被强行抹除后,在宇宙根源层面留下的、无法被彻底抚平的褶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余响”的核心,正是林风(混沌源核)最终消散的地点。

他的“混沌源核”虽然被归零力量彻底分解,但其本质中蕴含的“包容”与“演化”特性,以及那与无数文明印记、情感韵律的深度交融,使得他的“存在”本身,在湮灭时,并非简单地归于“无”,而是在那极致的“秩序”抹杀下,留下了一点……无法被“秩序”完全定义的“混沌残响”。

这一点“残响”,微弱到连系统自身的监控网络都无法识别,因为它本身就已处于“存在”与“不存在”的叠加态,是秩序逻辑中的一个无法处理的悖论。

它就那样静静地悬浮在归零的黑暗中,如同一个绝对光滑平面上,一个理论上不可能存在的、无限小的凸起。

与此同时,在“粮仓”概念基底深处,那场因林风消亡而引爆的情感风暴与逻辑紊乱,仍在持续。

系统的“低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焦躁:

【……核心情感数据库泄露率……逻辑错误持续扩散……‘巡回镰刀’调度系统出现处死循环……】

【……‘净化堡垒-熔火之心遗址’因规则干扰暂停运行……‘肃清者-第七序列’逻辑核心受损,进入强制休眠修复……】

【……检测到‘原初之火’追踪信号出现异常波动……来源无法解析……疑似与内部扰动遗留效应相关……】

【……系统整体‘秩序度’下降ooooo……已触底层平衡协议……正在重新分配计算资源进行修复……预计耗时……未知……】

林风最后的“礼物”,远比他想象的还要“沉重”。他不仅暂时瘫痪了部分清理单元,扰乱了系统运行,甚至可能……歪打正着地,为那一直未被找到的“原初之火”,提供了某种意义上的“掩护”或“干扰”?

系统的修复工作遇到了巨大的困难。那些失控的情感洪流和逻辑病毒,如同拥有了生命般,在与系统的修复程序进行着顽强的对抗。它们利用系统规则自身的漏洞,不断复制、变异,使得清理工作进展缓慢。

整个“收割者”系统,这个看似无懈可击的宇宙维持机制,因为一个“变量”的激烈反抗与最终消亡,而陷入了自诞生以来,前所未有的内部动荡期。

这种动荡,虽然远未到伤筋动骨的程度,却无疑为所有尚存的、未被标记的文明,以及……那艘正在建造中的“文明方舟”,争取到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