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o(大气折射)|
|春秋分|o|±o|
|冬至||o(蒙气差)|
拓展实验
计算地球周长:
夏至日在两地(如北京广州)同步测量影长。
代入公式:text{地球周长}=frac{text{两地距离}tiso°}{text{太阳高度角差}}。
五、误差分析与修正
|误差来源|影响程度|解决方案|
|立杆倾斜|每°误差|使用铅垂线双重校验|
|圭尺热胀冷缩|夏季±|选用因瓦合金尺清晨测量|
|大气折射|太阳高度<o°时需修正|应用蒙气差公式:r=cdottapha|
日晷:
制作一个简易日晷是一个有趣且能直观了解古人计时方式的项目。以下是详细步骤和科学原理的讲解:
一、日晷的类型选择
推荐制作水平式日晷(适合放置在地面或桌面),因为材料易得且制作简单。
二、材料准备
底座:硬纸板、木板或平整的塑料板(约oxo)。
晷针(表针):吸管、竹签、铅笔(长度o)。
工具:剪刀、胶水、量角器、指南针、记号笔。
装饰(可选):颜料、贴纸。
三、制作步骤
制作晷盘(刻度盘)
在底座上画一个圆形或方形(代表晷盘)。
将晷盘分为等份(对应小时),每°为一个时刻(o°÷=°)。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注:实际只需画白天时段(如:oo:oo)。
固定晷针
在晷盘中心垂直插入晷针(如铅笔)。
关键点:晷针必须与底座呈o°(水平式日晷的特点)。
校准方向
使用指南针:将晷盘的“点”刻度线对准正北方(北半球)。
原理:日晷依靠太阳影子方向判断时间,正午时影子最短且指向正北。
标记时刻(进阶调整)
纬度修正:若想更精确,需根据当地纬度调整晷针角度(晷针与底座的夹角等于当地纬度)。
示例:北京纬度约o°,则晷针向北倾斜o°(需用量角器测量)。
四、使用方法
放置地点:阳光充足的户外平坦处。
读数:观察晷针影子所指的刻度(如影子指向“o”即为上午o点)。
误差说明:
日晷显示的是真太阳时,与钟表时间(平太阳时)可能有±分钟差异。
需考虑夏令时或时区修正。
五、科学原理
地球自转:太阳每小时移动°,影子随之变化。
纬度影响:不同地区太阳高度角不同,需调整晷针倾斜度(赤道地区可用垂直晷针,高纬度地区需倾斜)。
赤道式日晷:晷盘倾斜与地球赤道平行,晷针平行于地轴(更适合中高纬度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