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几何:天体高度角=视线与地平线的夹角。
应用场景:
古代航海:通过测量北极星高度确定纬度。
日影计算:结合日晷可推算时间。
七、误差与注意事项
铅垂线摆动:测量时保持仪器稳定,待垂线静止后读数。
大气折射:靠近地平线的天体测量值会略偏高(可忽略)。
材料限制:纸板易变形,建议用木板或塑料板提高精度。
八、教学与拓展
实验对比:用象限仪和手机测角app同时测量,分析误差原因。
历史联系:讲解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如何使用类似仪器。
数学应用:结合三角函数计算建筑物或树木高度。
除圭表、日晷、浑仪和象限仪外,古代天文观测和测量还有许多有趣的简易仪器可以手工制作。以下是其他几种适合自制的古代科学仪器,附带功能说明和简易制作方法:
简仪(简化版浑仪)
功能:测量天体的赤道坐标(比浑仪结构更简单)
材料:硬纸板、吸管、铁丝、量角器
制作方法:
用铁丝弯成两个垂直的圆环(赤道环+子午环),固定在纸板底座上。
赤道环倾斜角度等于当地纬度(如北京o°)。
安装可旋转的窥管(吸管)瞄准天体,读取环上刻度。
仰仪(测量太阳高度方位角)
功能:同时测量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
材料:半圆量角器、指南针、垂线、竹签
制作方法:
将量角器垂直固定,中心悬挂铅垂线。
底部安装指南针确定正北。
用竹签在量角器上投影太阳影子,影子末端指向的角度即太阳高度。
正方案(古代测角仪)
功能:测量地面物体的仰角或水平夹角
材料:方形木板、量角器、瞄准器(吸管)
制作方法:
在木板中心固定一个半圆量角器(o°o°)。
量角器圆心处安装可旋转的瞄准器(吸管)。
通过瞄准目标物体,读取吸管所指的角度。
星盘(astroabe,多功能天文计算器)
功能:计算恒星位置、时间、节气等
简易版材料:硬纸板、圆规、打印星图模板
制作方法:
剪两层圆形纸板:
底层(地盘):刻地平坐标和节气刻度。
上层(网盘):镂空显示主要恒星位置。
中心用纽扣或铆钉固定,可旋转对齐日期和时间。
通过旋转网盘模拟夜空,匹配当前日期和时间的星象。
水运仪象台(水力驱动天文钟模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功能:演示古代水力驱动的天文钟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