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折射式望远镜(开普勒式):
以下是简易折射式望远镜(开普勒式)的详细制作教程,从原理到步骤逐一拆解,确保用最低成本完成可用的观测工具。
注意:不要拆好的物品,小心精神攻击
一、原理与结构
开普勒式望远镜:由两片凸透镜(物镜+目镜)组成,光线折射后形成倒立放大像,适合天文观测(倒像不影响观星)。
关键参数:
放大倍率=物镜焦距÷目镜焦距(例:物镜o、目镜→o倍)。
分辨率:取决于物镜口径(越大成像越亮,但手工制作通常o足够)。
二、材料清单
|部件|替代方案(低成本)|建议参数|
|物镜|老花镜片(+o+o屈光度)、放大镜|直径o,焦距oo|
|目镜|显微镜目镜、小放大镜、相机镜头中的小凸透镜|焦距|
|镜筒|pvc水管、保鲜膜筒、硬纸卷(内壁涂黑)|物镜筒长≈物镜焦距|
|支架|三脚架(旧相机架)、木棍+夹子固定|保持稳定|
|辅助工具|胶带、黑卡纸(遮光)、剪刀、尺子|—|
三、详细制作步骤
物镜部分
选择镜片:老花镜片(建议+od,焦距≈oo)或大号放大镜。
若镜片焦距过长(如oo),可截断镜筒,但需保证光线充分汇聚。
固定物镜:
将镜片用胶带固定在长筒(如pvc管)一端。
遮光处理:在镜片周围贴一圈黑卡纸,减少杂散光。
目镜部分
选择镜片:小凸透镜(如儿童显微镜目镜或拆自激光笔的透镜)。
焦距越短,放大倍率越高(但视野越窄)。
固定目镜:
将小镜片固定在短筒(直径略小于物镜筒)的一端。
短筒需能滑动插入物镜筒内(方便调焦)。
镜筒组装
总长度:物镜筒+目镜筒≈物镜焦距(如物镜焦距du)。
内部消光:
用黑色亚光纸包裹镜筒内壁。
在镜筒内加装个光阑(带孔纸板),减少内部反射。
调焦系统
简易方案:手动滑动目镜筒,找到清晰像面。
进阶方案:
用螺纹pvc管旋转调焦。
加装橡皮筋增加摩擦力防滑。
支架制作
手持式:直接握持镜筒(需保持稳定)。
三脚架:
在物镜筒中部钻孔,用螺栓固定到三脚架上。
或用衣架改造成l型支架。
四、校准与使用
初步调试:
对准远处物体(如oo米外窗户),滑动目镜筒直到成像清晰。
若像模糊,检查镜片是否共轴(所有透镜中心在一条直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