粲夸克是第二代夸克中较重的成员,其质量约为vc(根据粒子数据组的测量值),比奇夸克(约vc)重得多,但比底夸克(b,约vc)和顶夸克(t,约vc)轻。它的电荷为+e,与上夸克相同,但质量远高于上夸克(仅约vc)。
粲夸克的自旋为,属于费米子,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在标准模型中,粲夸克参与三种基本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通过胶子与其他夸克或自身结合,形成强子(如粲介子或粲重子)。
弱相互作用:粲夸克可以通过弱力衰变成更轻的夸克(如s或d夸克),并释放du?玻色子。
电磁相互作用:由于携带电荷,粲夸克参与电磁过程,如光子的辐射或吸收。
粲夸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粲数”(c=+),类似于奇夸克的“奇异性”(s=)。粲数守恒在强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中成立,但在弱相互作用中可能被破坏,这导致粲夸克粒子的衰变通常涉及粲数的改变。
粲夸克在强子中的角色
粲夸克最常见的束缚态是粲介子和粲重子。粲介子由一个粲夸克和一个反夸克(如u、d?或s?)组成,而粲重子由三个夸克构成,其中至少包含一个粲夸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粲介子
粲介子的典型例子包括:
d?介子(c?d):由一个粲夸克和一个反下夸克组成,质量约vc。
d?介子(c?u):由一个粲夸克和一个反上夸克组成,质量约vc。
d??介子(c?s):由一个粲夸克和一个反奇夸克组成,质量约vc。
这些介子的质量明显高于普通介子(如π介子或k介子),反映了粲夸克的高质量贡献。此外,粲介子的衰变通常涉及弱相互作用,导致它们具有相对较长的寿命(约o?秒),比强衰变的粒子(如p介子)寿命长得多。
粲重子
粲重子是包含粲夸克的三夸克束缚态,例如:
a??(udc):由u、d和c夸克组成,质量约vc。
Ξ???(uuc):由两个u夸克和一个c夸克组成,质量约vc。
这些重子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粲夸克在强子内部的动力学行为,尤其是qcd在非微扰能区的性质。
粲夸克的相互作用与衰变
粲夸克的主要衰变模式是通过弱相互作用转变为更轻的夸克(s或d)。例如:
c→s+du?(随后du?衰变成轻子或夸克对)。
c→d+du?(较少见,因为|v_{cd}|<|v_{cs}|,其中v是ck矩阵元素)。
ck矩阵(cabibbokobayashiaskadua)描述了夸克味转变的概率,而粲夸克的衰变依赖于矩阵中的v_{cs}和v_{cd}元素。实验测量表明,粲夸克更倾向于衰变成s夸克(因为v_{cs}≈o,而v_{cd}≈o),这解释了为什么d??介子(c?s)比d?或d?介子更稳定。
粲夸克的衰变过程还涉及cp破坏(电荷宇称对称性破缺)的研究。例如,d?和d??介子的混合和cp不对称性在近年来的lhcb和bee实验中得到了精确测量,为标准模型的检验提供了重要数据。
实验观测与技术挑战
由于粲夸克无法自由存在,实验上只能通过其束缚态(如d介子或jψ粒子)来研究其性质。主要的实验手段包括:
固定靶实验:如费米实验室的e实验,利用高能质子束轰击靶物质,产生粲强子。
电子正电子对撞机:如besiii(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专门研究粲夸克偶素(如jψ和ψs)的衰变。
强子对撞机:如lhcb(大型强子对撞机的粲物理实验),通过pp碰撞产生大量粲粒子,并测量其稀有衰变。
实验挑战包括:
背景抑制:粲夸克粒子的信号通常被大量普通强子淹没,需要高精度的探测器(如硅顶点探测器)来区分。
寿命测量:由于粲强子的寿命极短(皮秒量级),实验需要精确测定其衰变顶点。
理论意义与未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