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她写的字 > 番外一 溯光番外(第1页)

番外一 溯光番外(第1页)

番外一:溯光

我是林夕。

窗外的阳光正好,落在无名指的铂金指环上,折射出一点温润的光泽。我微微转动手指,看着那圈小小的光芒跳跃,思绪便不由自主地顺着这光,溯回到了八年之前。

那时,我还只是演艺圈里一个不上不下的“二线”,靠着几分运气和还算认真的态度,在一些或大或小的项目里打磨。接到《星墟》剧本围读的邀请时,我其实是有些压力的。叶文婧这个角色,复杂,内敛,充满了科学的理性与人文的感□□织的魅力,与我以往饰演过的角色都不同。我渴望突破,也畏惧失败。

然後,我见到了她——苏晴,《星墟》的原着作者,也是改编编剧之一。

她坐在会议桌的角落,几乎没什麽存在感。长发垂下,遮住了大半张脸,回答制片方或导演的问题时,声音轻得像蚊子哼哼,手指紧张地绞在一起。我起初并未过多留意,只当她是个极其内向丶不擅交际的年轻作者,这在创作行当里并不少见。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一次关于叶文婧核心动机的讨论上。导演提出了一个比较常规的修改意见,希望能让角色“更接地气”。当时,一直沉默的她,忽然擡起了头。

我至今都记得那个瞬间。

她似乎鼓足了极大的勇气,脸颊泛着不自然的红晕,但那双从发丝後露出的眼睛,却亮得惊人,像被泉水洗过的黑曜石。她没有看任何人,目光落在虚空中的某一点,语速不快,甚至有些磕绊,但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清晰和力量。她条分缕析地解释着叶文婧选择背後的科学信仰丶个人创伤以及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逻辑严密,情感充沛。那一刻,她整个人仿佛在发光,那个怯懦的外壳被内在喷薄而出的才华与思想瞬间击碎。

我怔住了。

不是因为她的观点有多新颖,而是那种强烈的反差感,像一道无声的惊雷,在我心里炸开。我见过太多人在名利场中夸夸其谈,却从未见过有人能如此纯粹丶如此不顾一切地捍卫自己笔下角色的灵魂。那是一种近乎笨拙的丶却也因此无比动人的真诚。

从那一天起,我对这个叫苏晴的作者,産生了无法抑制的好奇。

我开始有意无意地找机会与她讨论剧本。起初,她总是很戒备,像一只受惊的兔子,回答简短,眼神躲闪。但我没有放弃,我用最大的耐心和尊重,去理解她构建的那个宏大而精密的世界,去探讨叶文婧每一个细微的情绪转折。渐渐地,她在我面前不再那麽紧张,偶尔甚至会主动提出一些修改想法,眼睛里的光也越来越多地为我停留。

我发现自己开始期待与她的每一次见面。不仅仅是讨论工作,我更想听听她对某部电影的看法,对某个社会事件的评论,甚至只是她今天午餐吃了什麽。她的话语不多,却总能精准地戳中我内心某个柔软的角落,或者给我带来全新的视角。她的敏感,她的脆弱,她藏在文字背後那个丰富而深邃的内心世界,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牢牢吸引着我。

我知道,我陷进去了。

这种感觉让我既兴奋又惶恐。兴奋于发现了如此契合的灵魂,惶恐于这关系的复杂性和可能带来的风暴。我的职业,她的性格,外界可能的反应……每一样都是横亘在我们之间的巨大障碍。我不断告诫自己要保持距离,只是做好合作夥伴,但感情这东西,从来不讲道理。

当她因为网络上的恶意攻击而情绪崩溃,在我面前哭得喘不上气,颤抖着说“我写不出来了”的时候,看着她被绝望淹没的眼睛,我所有的理智和权衡瞬间土崩瓦解。心疼像潮水般淹没了我。那一刻,我只有一个念头——我必须保护她,我不能让她一个人沉下去。

带她去丽江,是一次近乎本能的决定。我需要带她离开那个让她窒息的环境,找一个能让呼吸顺畅一点的地方。我知道这像是鸵鸟政策,但有时候,暂时的“逃离”是为了积蓄重新面对的勇气。

在丽江的日子,我看着她在雪山脚下一点点放松下来,看着她对着一幅东巴纸画出神,看着她在白沙古镇静静凝视纳西族老奶奶织布时眼中的怅惘与敬畏……我心中的爱意,与日俱增。那不是同情,不是怜悯,是一种深切的心疼,是想要将她护在羽翼之下,免她惊,免她苦,更是被她那即使在痛苦中依然保有的丶对美和生命的感知力所深深吸引。

在甘海子,她迎着风,张开双臂,对我大声呼喊的样子,那个笑容比阳光还要灿烂,带着一种挣脱了所有束缚的丶纯粹的自由和快乐。那一刻,我心脏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充斥着。是震撼,是感动,还有一丝羡慕,羡慕她可以如此坦然地释放自己。而我,站在她身後,无比清晰地确认——我爱她。我爱这个脆弱又坚韧,敏感又强大的苏晴。

回到北京,面对汹涌的舆论和各方压力,我前所未有地坚定。周姐的劝阻,品牌的担忧,我都清楚。但我知道,没有她,我那些所谓的“事业”和“形象”,不过是建在沙滩上的城堡,毫无意义。我必须站出来,为她,也为我们,筑起一道防线。

看着她一点点适应,看着她开始尝试“自由书写”,看着她鼓起勇气为《栖心》供稿,看着她站在《星墟》路演的舞台上,从最初的紧张无措到後来的侃侃而谈……我内心的骄傲无以复加。我见证了一朵花的绽放,从紧闭的花苞到舒展花瓣,迎向风雨的过程。每一次她微小的进步,都让我对我们的未来充满更多的信心。

在重庆,她主动提出想去我长大的地方看看。当她站在我童年奔跑的坡坎上,看着我指给她看的老旧居民楼,眼中没有一丝嫌弃,只有一种想要更深入了解我的温柔时,我知道,她也正在用她的方式,向我靠近,融入我的生命。

庆功宴上,我在衆人面前,毫不避讳地感谢她,将所有的荣耀与她分享。看着她因惊讶和感动而泛红的脸颊,我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满足。我们终于,可以并肩站在光下了。

後来,生活的节奏渐渐平稳。我们有了自己的家,养了植物,过着寻常却温馨的日子。父母的接纳,更是卸下了我们心中最後一块大石。一切都那麽好,那麽安稳。

于是,那个念头自然而然地浮现——我想给她一个更郑重的承诺。不是开始,而是对过往所有岁月的总结,和对未来漫长馀生的期许。

在冰岛的黑沙滩上,在漫天极光的见证下,当我为她戴上指环,听到她清晰地说出“我愿意”时,我感觉自己漂泊半生的灵魂,终于找到了永恒的归宿。

回顾这八年,从初见的惊艳与好奇,到相知的心疼与吸引,再到相爱的坚定与守护,最後是此刻相守的平静与圆满。每一步,都像是命运早已写好的剧本,而我们,是彼此最契合的主角。

我曾是她在黑暗中的那束光,引领她走出泥沼。

而她,何尝不是我漂泊生涯的锚,让我心甘情愿地停泊,找到了生命最踏实丶最温暖的意义。

苏晴,我的林太太。

遇见你,是我这一生,最伟大的幸运。

往後的每一天,朝阳暮色,三餐四季,我们都将一起,慢慢走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