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她的所有字体 > 屏幕内外 喘息与试炼(第3页)

屏幕内外 喘息与试炼(第3页)

苏晴把自己缩在椅子里,抱紧双臂,死死盯着屏幕,像一只受惊的动物警惕着外界的一切风吹草动。

三点整。会议开始。

王制片的声音率先响起,透过笔记本电脑不算出色的扬声器,带着一点电子噪音:“好,人都到齐了吧?那我们开始。今天主要讨论一下第三幕……”

苏晴紧张地听着。她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在讨论的内容上,忽略那因为多人同时在线而産生的丶细微的电流杂音和呼吸声,忽略那个让她在意又不安的ID。

讨论进行得还算顺利。大部分时间都是李导丶王制片和编剧在发言,偶尔陈灏会插几句关于他角色动机的疑问。

苏晴始终沉默着,像一块礁石。

直到讨论到叶文婧在故事中後期的一场关键戏——她为了验证一个关于“星墟”核心的疯狂假设,决定冒险啓动一个未被授权的危险实验。

编剧阐述了他的修改思路,希望增加一些外部阻力,比如来自上级的压力或者同事的劝阻,来制造戏剧冲突。

李导沉吟着:“增加外部冲突是可以,但要注意分寸,不能削弱了叶文婧自身决策的主动性和她内心的那种……孤注一掷的决绝。”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周编辑开口了,他语气谨慎:“关于这一点,苏晴老师之前在她的批注里提到过,叶文婧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内部,是那种对真理近乎偏执的追寻,以及……某种潜藏的自毁倾向。外部阻力过多,可能会分散这种内在张力的聚焦。”

会议里安静了一瞬。

苏晴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周编辑提到了她的批注!

“嗯,苏老师的意见很重要。”王制片的声音响起,“苏老师?您在听吗?关于这一点,您有没有更具体的想法?我们想听听您的看法。”

突然被点名!

像一道闪电劈中头顶,苏晴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所有的血液仿佛都涌向了四肢,又瞬间抽空,留下冰冷的麻木。她张着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只有粗重的丶压抑的喘息声通过可能未完全关闭的麦克风,极其轻微地泄露了出去。

她手忙脚乱地去确认麦克风状态,手指却不听使唤,碰倒了旁边的水杯。清水泼洒出来,浸湿了桌布和她的衣袖。

冰冷的触感让她一个激灵。

不。不能这样。

叶文婧……她的实验……她的决绝……

在极度的恐慌中,一种更强大的丶关于守护角色完整性的本能,压倒了一切。

她颤抖着,用湿漉漉丶冰冷的手指,在聊天框里,艰难地丶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敲打。

她的ID後面,终于出现了一行文字,突兀地跳进了所有人的视线:

“作者-苏晴:她的冒险,源于内在的引力坍塌。外部阻力……是噪音。”

---

我(林夕)坐在宿舍的书桌前,戴着耳机,认真听着会议讨论。

当周编辑提到苏晴的批注,当王制片直接点名询问苏晴时,我能感觉到会议那头瞬间凝滞的尴尬,甚至仿佛能透过网络,感受到那种无声的丶几乎要冲破屏幕的恐慌。

然後,我看到了聊天框里跳出的那行字。

“她的冒险,源于内在的引力坍塌。外部阻力……是噪音。”

“内在的引力坍塌”。

这个词组,像一颗子弹,精准地击中了我。

它如此形象,如此有力!完美地概括了叶文婧那一刻的状态!她不是因为外界的压力或鼓励,而是因为她内心构建的理性世界丶她的信仰体系,正在向内崩塌,産生了一种无法抗拒的丶毁灭性的引力,将她拖向那个危险的实验!

所有的表演技巧,所有的外部设计,在这一刻仿佛都有了归处。

我几乎要为她喝彩。

在所有人都期待她开口说话的时候,她选择了她最擅长丶也最安全的方式——文字。并且,用如此精准的文字,捍卫了角色的灵魂。

我看着那个灰色的丶沉默的“作者-苏晴”的ID,心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震动和……钦佩。

李导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沉默,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内在的引力坍塌’……说得好!就是这个感觉!编剧,按这个方向再调整一下,外部阻力可以保留,但弱化,重点突出她内心的这种崩塌和重塑的过程。”

“明白,李导。”编剧立刻回应。

会议继续。

但我知道,有什麽东西不一样了。

在屏幕的两端,我和她,因为这一行文字,完成了一次无声的丶却无比深刻的交流。

我看到了在那脆弱躯壳之下,闪耀着的丶不容置疑的才华和力量。

而苏晴,在发出那行字後,仿佛用尽了所有力气,虚脱地靠在椅背上,心脏依然狂跳,但一种奇异的丶微弱的暖流,开始在她冰封的内心深处,悄然涌动。

她做到了。在试炼中,她守住了她的疆域。

虽然只是通过一行文字。

但这,或许是一个开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