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你的饭!”
饭桌上飘着诡异的沉默。舒玉扒着碗沿偷瞄众人——杨大川正冲她挤眉弄眼,被刘秀芝掐得龇牙咧嘴;颜氏往她碗里摞了三层小菜,活像在堆粮仓;元娘抱着舒婷转圈,奶团子的虎头鞋险些蹬翻酱菜碟。
颜氏第三次把鸡丝夹进舒玉碗里时,瓷勺突然“当啷”磕在碗沿。舒玉攥着汤匙的手指节白,突然对着鸡汤里晃动的倒影开口:
“阿爹,昨日是我不对。不该当众顶撞你”
“是爹糊涂。”
杨大江的筷子“啪”地搁在咸菜碟上,震得酸萝卜跳了跳,
“你阿爷说得对,善心不能当买卖做。”
满桌人筷子齐齐顿在半空。杨大江的喉结滚了又滚,终是夹起块鸡腿往女儿碗里送。油亮的鸡皮擦着碗沿滑落,在桌布上洇出个滑稽的油圈。
“阿爷。”
舒玉突然放下竹筷,
“我想了个法子。”
五张图纸“唰”地铺在桌面,图纸上歪歪扭扭画着店铺布局:前厅用木栅栏隔出取餐区,墙上钉着竹制菜牌;二楼雅间挂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寿喜宴预定”的幡旗;后厨开了扇传菜窗,活像现代快餐店的出餐口。
“咱们把吃食分门别类摆出来。”
舒玉蘸着米汤在桌面比划,
“素包一笼、肉包一笼、翡翠包一笼、凉菜分大小碟、粥水分大碗小碗。客人自取后到柜台结账,跑堂只需收拾碗筷。”
杨大川突然拍案叫好:
“妙啊!这样谁也别想浑水摸鱼!”
“那面条怎么办?”
刘秀芝捏着图纸直皱眉,
“阳春面、臊子面现煮的”
“用这个!”
舒玉掏出块雕花木牌,
“客人点单时给牌子,煮好了凭牌取餐。跑堂的不用满场飞,后厨也能少出错。”
“那后厨咋办?”
杨大江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试探。
“后厨留一个人就行,专门煮面、蒸包子。”
舒玉掰着手指头数,
“收银一个人,打菜的自助,再留一个人收拾盘子。小叔还是照常送货,不影响。”
“楼上雅间呢?”
杨老爹磕了磕烟袋,眼里闪过一丝赞许。
“雅间跟楼下不一样,还是和以前一样单点。”
舒玉转头看向杨大川,
“小叔,你觉得咋样?”
“挺好啊!”
杨大川咧着嘴笑,
“妙啊!这样我送货回来还能帮着收碗!”
杨大江却皱着眉头:
“能行吗?从没听说过这样卖吃食的……”
舒玉翻了个白眼:
“咋不行?咱这是平价铺子,寿宴花馍那些高价的订单还是照样做。再说了,西施包子铺走的是高端路子,咱不和他们比,就走咱的实惠路线。”
她看向杨老爹:
“阿爷,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