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钱师父的背影消失在巷口,杨大江和杨大川这才转身回了院子。一家人又开始忙碌起来。杨大江和杨大川去打扫院子,颜氏和刘秀芝则去准备中午的饭菜。舒玉一会儿帮着这个,一会儿帮着那个,虽然忙得不亦乐乎,但脸上始终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就这样,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度过了大年初一。
眨眼间,就到了初二。天还没亮,杨大川就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今天是走娘家的日子,他要先送阿娘去颜家,然后再去自己的老丈人家。时间紧迫,他得赶紧收拾东西。
“大川,天没亮呢,这么早起来干嘛?”
刘秀芝睡眼惺忪地问。
“今天走娘家,得早点出门。”
杨大川一边穿衣服,一边说,
“你也快点起来,收拾一下要带啥。”
刘秀芝这几日忙的像个陀螺,早忘了走娘家的事情,立刻清醒了过来,连忙起身收拾东西。
颜氏也早早地起了床,在灶房里给大家准备早饭。今天她也要回娘家,心里既高兴又有些紧张。她已经好几年没回娘家了,都是打孩子们送去节礼,不知道家里的人都怎么样了。
杨大川一边套着骡车,一边哼着小曲儿。刘秀芝则在屋里帮着颜氏收拾给娘家带的节礼,大包小包的,堆了一地。
“秀芝,你把那两斤猪肉放好,可别压坏了。还有那包点心,是给你姥姥的,可别忘了。”
颜氏一边叮嘱,一边把一篮子鸡蛋递给刘秀芝。
“知道啦,阿娘。您就放心吧,我都收拾好了。”
刘秀芝笑着说。
“阿娘,您好了吗?”
杨大川走进灶房,问道。
“好了好了。”
颜氏说,
“你快去叫你爹和你哥,准备出。”
杨大川应了一声,就去叫杨老爹和杨大江。不一会儿,一家人就都准备好了。杨大川赶着骡车,杨老爹和颜氏坐在车上,刘秀芝则坐在一旁,手里还抱着一个包裹,里面装着给娘家人的节礼。
“大哥,我们走了啊。”
“你们路上小心。替我向姥姥舅舅和你岳父岳母问好。”
“知道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杨大川说着,就挥动鞭子,赶着骡车出了。
杨大江和元娘因为元娘还没出月子,只能留在家里看家。元娘坐在炕上,看着大家都出了门,心里却有些失落。她想起自己的爹娘,已经好些日子没见了,心里满是思念。
“大江哥,我也好想回娘家看看爹娘啊。”
元娘忍不住对杨大江说,眼眶也微微泛红。
舒玉理解元娘的心情,但又觉得她有些过于伤感。她安慰道:
“阿娘,等出了月子,咱们再一起去,不也一样嘛!”
元娘却忍不住落下泪来,哽咽着说:
“我晓得,就是心里怪想的……”
杨大江在一旁干着急,却只会说:
“月子里不能哭,会落病根儿的!”
元娘裹着头巾倚在窗边,眼泪跟断了线的珍珠似的往下掉:
“爹娘定要怪我”
舒婷翻了个惊天大白眼,内心疯狂吐槽:
“就隔十五里地,至于哭得跟生离死别似的?我这肉身还没满月都没闹呢!”
“月子里见风要落病的。”
杨大江急得直搓手,活像热锅上的蚂蚁,
“等出了月子咱套八抬大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