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爹看向舒玉,
“你可知市面上草纸什么价?五文钱一张,还供不应求。要是让人知道咱能造纸……”
他没说完,却见全家人都面色凝重唯有舒玉摇头晃脑完全不当回事。
“毛毛,过来。”
老头儿突然正色,
“这造纸的事情暂时不能让人知道。咱家普通的庄户人家,没有什么势力。造纸的买卖油水太大贸然走漏消息,犹如小儿抱金过闹市”
“我懂我懂!”
舒玉滚进太师椅,抓起块芸豆糕挥挥手含糊道,
“您看我这跟做贼似的,连秀秀都不让进柴房。”
杨老爹本以为要费一番口舌,没想到舒玉只是满不在乎的挥挥手表示知道了。然后举着芸豆糕返回柴房研究起来如何让纸张更为细腻洁白的方法。虽然舒玉穿越后越来越孩子气,但毕竟不是真的小孩子,穿越前也曾在社会上当了几年的牛马。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还是懂的。
一晃十来日过去了,这天清晨,舒玉又钻进柴房。她往陶缸里倒了半瓢淘米水,木棍搅出细腻泡沫:
“古人用淀粉浆纸,我试试能不能增白。”
糯米蹲在窗台上歪头看,金瞳里映着小丫头沾着纸浆的脸。三遍浆洗后,纸页终于泛出珍珠母贝的光泽,却仍带着淡淡米黄。
“比之前白了!”
颜氏举着纸页惊呼。
“可还是不够!”
舒玉戳着纸背,
“离宣纸差了十万八千里!”
杨老爹却把新纸收进樟木箱:
“够了。这世道,能有这样的纸用,已是福气。”
王家的小厮赶着马车送来端午节礼和帖子,王霜在信里哭得“纸短情长”:
“玉玉,我阿娘去太原府省亲,留我一人独守空房,甚是凄凉……”
舒玉对着信纸翻白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独守空房?你家十七间房呢!”
杨老爹的烟袋锅在青砖上磕出火星:
“既然王家接你去小住,正好散散心。”
但当颜氏开始收拾行李时,她却犹豫了:
“阿爷,我走了纸浆咋办?”
“放心,阿爷给你看着!”
杨老爹敲了敲她脑壳,
“等过几日送端阳节礼,我亲自去接你。”
“要不还是算了!”
小丫头急得糕点渣喷了满桌,
“第七批纸浆马上”
“由不得你!”
颜氏掀帘进来,怀里抱着新缝的鹅黄襦裙,
“霜丫头信里说备了十样八珍阁的点心,某些人不去可就喂狗了。”
舒玉耳朵倏地竖起:
“有核桃酥?”
“杏仁佛手、蜜饯金枣”
颜氏掰着手指头报菜名,眼见着小丫头的喉结上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