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人证罪籍杀手
腊月二十五,是往年锦绵阁两个铺子和勤富工衣铺营业的最後一日。
夏锦与陈亦庭不在,但给铺子员工发红包的惯例照旧,裕王一大早便亲自陪绵绵陆续去了三个铺子,发月银和过节红包。
钱浅又收到宋十安的信,信中细细地描述着雪国风光,想起那年赏花宴与她初次重逢,她在飘雪的花阁中显露模样,惊得他打翻了茶水。问京都有没有下雪,注意保暖,切莫染了风寒。
随信而来还有一张白狼皮,说是行军途中偶然猎得,当做新年礼物,让绵绵给她做个披风。
狼皮本就不若狐狸皮丶貂皮丶貉子皮易得,白狼皮更是稀少罕见。
绵绵亲手给钱浅做了披风,厚重的毛几乎能裹满上半身,像宋十安的怀抱一样温暖。
岁除日,裕王与绵绵进了宫。
钱浅去了国公府,与宋乾丶江书韵和两个孩子吃了晚饭。
江书韵仍旧生她的气,并不爱搭理她,宋乾怕她难堪,便早早让她自己回府了。
裕王丶绵绵从宫中归来後,和钱浅一起在侯府里守岁。
比起去岁,少了宋十安丶夏锦和陈亦庭,而宋十晏丶柳彦茹夫妇,永远也不会再与他们一同守岁了。
岁除夜太过冷清,钱浅近来贪睡,也没兴致守岁了,刚过亥时便回房去睡了。
元日,安庆侯府来拜年客人络绎不绝,江书韵虽然生钱浅的气,却还是遣了红菱来帮她操持,加上有周通尽心尽力,钱浅倒也应付得来。
来拜年的客人一直持续到元月初五才算完,钱浅头一回觉得应付客人竟是如此令人心力交瘁的事,累得连觉都需要多睡一个时辰了。
更让她烦心的是,昌王亲自登门拜了年,待人走後,钱浅才看到那匣子里竟是番邦进贡的金玉玩器。
作为年节的小礼物来讲,这些东西实在太贵重了。钱浅命周通选了对等价值的东西送还回去,昌王府的管家却说,既然侯夫人不肯赏脸亲自登门,那便心意领了,礼就不收了。
昌王的确是亲自登门送来的礼,可让钱浅亲自登门还礼,她却是一万个不愿意。
周通拿着宋十安刚寄来的信,宽慰她不用苦恼,说侯爷走前交代了,她觉着为难的事就先放着,等他回来处置就好。
钱浅便将给昌王还礼的事丢到脑後,专心看信。
宋十安说北地河面冰冻三尺有馀,可在上面行军。当地人身形甚是彪悍,会在冰面上打洞,能捕到半人高的鱼。他自掏腰包向当地人买了数百斤鱼,在岁除夜给将士们熬了豆腐鱼汤。又说军中厨子熬的鱼汤的确比他熬的要好,他向厨子讨教过了,争取下次给她熬一锅好喝的鱼汤。
信还是元日寄出的,今日都初九了。
钱浅望向阴下来的天气,若风雪不断,只怕于大军作战不利。
*
元月十二日,前方再度传来捷报。
安庆侯趁鞑靼人过白月节松懈之机,联合尘毅郡王兵分两路,接连攻下梅城丶东辽县,斩杀鞑靼数名大将,继续奔夫馀府而去!
与此同时,钱浅收到沈望尘的来信。
沈望尘说昌王命他以受伤为由留在罗通山,不许轻举妄动。他担心昌王另有企图,便将跟宋十安说了他调查昌王的事。他从宋十安口中得知,行刺皇太女的人里,有几个没来得及服毒就晕过去的,但至今未能撬开口。
此外他还得知,皇太女与宋十安怀疑昌王与鞑靼人有所勾结,才导致夫馀城一夜城破,他们一直在暗中调查此事。
钱浅对事情大致有了猜测,立即遣人给皇太女递了消息,很快皇太女便悄悄派人将她接进东宫。
皇太女如今虽同为监国,但因其身体太过孱弱,故而很少离开东宫。幸好赶上年假能歇上二十多天,尽量调养身体,否则根本无力与昌王抗衡。
二人谈了一阵,钱浅的猜想得到验证,只是缺少定罪证据。
王宥知很诧异钱浅竟独自找到昌王藏人的庄子,还把幸存的人都劫走了。王宥知佩服她的睿智和果断,当即决定让她处置此事,并派亲信配合她行事。
钱浅亲自去见了那几个罪民杀手,几人都受了刑,可谁都不肯出卖昌王,他们甚至管昌王叫“善人”。
钱浅直接告知他们,他们的父母妻儿大都被昌王杀了,就地被掩埋在那片荒山上。
他们却不信,“她们就在善人的庄子上耕种劳作,有专人看管着。我们虽不知那庄子在何地,但每隔几月,就会将我们蒙着头带过去,与家人团聚!”
钱浅反问:“那你们可知,你们此次奉命刺杀皇太女,你们口中的善人,派出了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