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苏婉宁随着崔教授步入一间雅致的小会客室。
室内茶香袅袅,几位早已在此寒暄的资深研究员闻声抬头。崔教授熟稔地与他们一一握手,随即自然地侧身,将身后略显局促的苏婉宁轻轻引至身前。
“张工,李工。”
他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这就是我方才在会上提到的苏婉宁。别看她年轻,在轨道动力学和新型推进方案上很有灵性,是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话语间,崔教授鼓励性地轻拍她的肩头,目光中满是期许:
“婉宁,这几位都是咱们领域内的专家,未来的项目合作中,要多抓住机会向前辈们请教。”
苏婉宁迅调整好状态,脸上露出从容的微笑,主动上前与专家们握手问好。
她清晰地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在接下来的交流中对答如流,言谈举止间展现出不俗的专业素养。
告别几位专家后,苏婉宁跟着崔教授坐进了返程的车里,心里突然冒出一丝说不清的失落。
顾淮明明说好要道别的,怎么就先走了呢?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她自己就先笑了。他可是军人啊,任务来了说走就走,哪能事事都按照计划来。
再说了——过几天就又能见面了,自己做的那些花酿和果脯,得每一样都要让顾淮尝尝,顾淮肯定会说“只要你做的我都爱。”
这么想着,她眼角眉梢染上了明亮的笑意,连窗外飞倒退的梧桐树影,都跟着欢快起来。
“看来今天这场交流,让你收获不小。”
崔教授合上资料,将她这副模样尽收眼底,眼中也泛起欣慰。
"特别是你回答顾连长提问时提出的观点——科研要服务于实际需求,这个见解很难得,回答更是专业又具前瞻性。”
苏婉宁收敛了些许笑意,语气却格外认真:
“是教授一直教导我们,科研如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就失去了意义。”
回到宿舍,苏婉宁先打开了日常使用的工作笔记本,在今日的记录末尾认真写下:
“科研的意义,在于让每个公式都能守护生命。”
想了想,她又拿出那个珍藏的画着梅花的蓝皮笔记本。
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的,除了顾淮,还有顾淮,……这个本子,早已成了他们爱情的见证,悄悄收藏着她心底最柔软的心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拧开钢笔,在新的一页上郑重写下:
“《致顾淮》
我曾在纸页间丈量星河,
用公式计算轨道的弧度。
直到遇见你,
才懂得——
世间最精密的方程,
也解不出心动生的概率。
他们说科研需要严谨,
爱情何尝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