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末世毒妃冷宫嫡女的逆袭之路 > 第194章 她不开口却让谣言自己塌了(第1页)

第194章 她不开口却让谣言自己塌了(第1页)

天光乍破,薄雾如同一层轻柔而冰冷的纱,裹着晨风拂过青石板街面,渗入行人的衣领。

远处粥棚前蒸腾起白茫茫的热气,米香混着柴火烟味在巷中弥漫,本该是安生气象,却被一声怒吼撕得粉碎。

“岂有此理!这木牌上写得清清楚楚,此乃大胤国库之粮!既是国库之粮,为何去年秋收,我们村的税赋竟比往年多征了三成?多征的粮食去哪儿了?”

一名皮肤黝黑、筋骨粗壮的老农高高举起那块写着“大胤国库”的木牌,指尖因用力而白。

他布满裂口的手背上青筋暴起,浑浊双目中燃烧着压抑已久的怒火,声音如砂石磨过铁器,刺破晨雾。

他这一嗓子,像火星溅入干草堆,瞬间点燃了人群。

“对啊!我们村也是!税吏说要充盈国库,以备不时之需,原来就是这么个备法?”

“我家去年交的粮,足够吃半年了,现在倒要来领这一勺粥活命?”

百姓们攥紧粗糙的拳头,脚下的石板被踩得咚咚作响,怒骂声此起彼伏,汇成一股汹涌人潮。

有人狠狠啐了一口,唾沫星子溅在粥棚柱子上,留下一道湿痕。

那些昨日还在窃窃私语“真龙归燕”的人,此刻也满脸愤慨地加入了声讨贪官的行列,仿佛他们从未信过那虚无缥缈的谶言。

消息传回宫中,紫大臣后背已是一片冷汗,贴着冰凉的官袍内衬,寒意直透脊梁。

他终于明白,皇后娘娘这一手“巡街施粥”的真正目的,根本不是安抚,而是引爆!

匆忙入殿,将情势奏禀。

苏烬宁端坐于凤座之上,指尖轻轻摩挲着鎏金扶手上浮雕的凤凰纹路,触感微凉而坚硬。

她神色平静地听完,只淡淡道:“民怨如水,堵不如疏。既然他们想知道粮食的去向,本宫便让他们亲眼看看。”

她朱唇轻启,谕令如山:“紫大臣,你即刻拟旨,奏请陛下彻查京畿各县税吏账目,凡有贪墨舞弊者,严惩不贷!另,传御史台,此案需设公开审案台于玄武门外,准百姓旁听。让他们知道,这大胤的天,究竟是谁的天!”

此令一出,朝野震动。

一场本是针对皇权正统的舆论风暴,竟被苏烬宁轻描淡写地引向了地方吏治,民众的注意力被彻底转移。

那些“白幡换金旌”的揭帖,一夜之间,竟成了无人问津的废纸。

午时,阳光斜照,城西那座偏僻书院的屋檐下投出长长的阴影。

青鸢换了一身不起眼的药童打扮,肩头竹篓里散出淡淡的艾草与苍术气味,掩住了她身上惯有的冷香。

她借着为书院送防疫药材的名义,悄然潜入。

很快,她便找到了那个被无数线索指向的李书生。

那是一个面容清瘦、眼眶深陷的年轻人,枯黄的指节死死扣住一卷泛黄书册,坐在窗下抖。

窗外风吹纸页哗啦作响,他却浑然不觉,口中喃喃低语,声音干涩如枯叶摩擦:“……天命在燕,赤莲篡逆……拨乱反正,正在今日……”

青鸢目光一凝,趁其不备,身形如电,指尖微弹,一根银针已刺入其颈后睡穴。

李书生哼也未哼一声,软软倒下,头磕在桌角出闷响,嘴角溢出一丝白沫。

她拾起那卷书册,封皮上赫然写着四个篆字——《先帝遗诏》。

纸页边缘焦黑卷曲,似曾遭火焚,仅余残本。

翻开一看,其内文字详尽,编造了先帝如何属意前朝燕氏后裔继承大统,而当今皇帝萧景珩一脉乃是趁乱篡位的谎言。

编得有鼻子有眼,极具煽动性。

更让她心惊的是,在李书生的案头茶盏中,她现了一层极淡的白色药末。

她用随身携带的银纸小心刮取少许,藏入袖中,旋即悄然离去。

片刻后,那方染着幽紫痕迹的布帛,静静摊开在养心殿御案之上。

林墨低声吩咐侍女:“送交皇后,不得经手第三人。”

——物证流转,无声胜有声。

未时三刻,养心殿内烛火摇曳,映得金砖地面泛起粼粼波光。

孙镖师双膝跪地,高大的身躯因恐惧而微微颤抖,额头抵着冰冷的地砖,寒气顺着额角蔓延至全身。

他不敢抬头看座上那个身着凤袍、容颜绝世却气势迫人的女子。

“娘娘……罪臣……罪臣该死!”他声音嘶哑,喉间像是被砂砾堵住,“赵掌柜只说是京城药材紧张,许我双倍酬金,请我护送一批珍贵药材出城救急……罪臣实在不知,那车中竟是……竟是……”

“是兵器?”苏烬宁的声音很轻,听不出喜怒,却像细针扎进耳膜。

孙镖师心头一颤,把头埋得更低:“罪臣……有负娘娘提拔之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