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书记指的哪方面?”
田国富试探性地问了一句。
目前汉东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前任省委书记赵立春,以及现任省委副书记高育良身上。
原本按照既定安排,田国富前天就该来了。
但他得知沙瑞金正在绿藤市调研,并且还特意多留了几日,田国富立刻调整了行程,重新整理了一份关于绿藤的相关材料。
此时田国富心中已有三份准备好的内容。
一份是关于高育良的;
另一份则是关于王政的;
最后一份,是关于李达康的。
作为下属,必须有下属的意识。
随时准备好上级所需要的信息。
眼下沙瑞金希望从他这里全面了解汉东,特别是汉东上层以及更深层的情况。
田国富自然不敢怠慢,要一一准备齐全。
毕竟他还在等着沙瑞金替自己推荐,接任汉东省委专职副书记的位置,就等刘省长退休腾位子了。
“对于高书记,你怎么看?”
“一时半会儿还真说不清楚。”
“那我不着急……”
沙瑞金笑着跷起二郎腿,顺手端起茶几上的茶杯,慢悠悠地抿了一口。
这架势也让田国富放慢了节奏。
他并没有直接评价高育良,而是从高育良的起步经历讲起,一边也想探探沙瑞金的口风。
看看他到底属意谁来点燃那“三把火”。
“要说起这个,就得提一家国外的半导体制造公司——蔚蓝精密,这家企业号称全球第二大半导体代工厂。”
“它的崛起,始于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当时南高丽的半导体行业遭遇严重打击,蔚蓝精密就趁势崛起。”
“那个时候,它收购了大量南高丽的科技企业。”
“最终整合成蔚蓝科技集团。”
“oo年,那时候高书记刚好在京海当市长,没人想到他刚上任两个月,就引来了一笔一亿美元的投资。”
“而且这笔投资意义非凡。”
沙瑞金淡淡地点了点头。
“哦,半导体企业。”
“那时候可是上了晚间新闻的。”
沙瑞金对那件事还有印象。
那年他正好在鲁东担任市委书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高育良当年引来的这笔投资,对整个汉东来说都像是一枚“重磅炸弹”,连周边省份也引起不小震动。
oo年帝国科技水平整体偏弱。
“崇洋媚外”的风气达到了顶峰。
一亿美元在当时不算大数目。
可问题是——这是半导体行业的投资!
更重要的是,项目中包含半导体实验室的设立。
全国多所高校也都参与进来。
建厂后不仅带动了两万个就业岗位,
还承接了p代工、摩托罗拉和爱立信的手机零部件制造,以及部分芯片代工任务。
那时候的帝国,被称作“半导体荒漠”也不为过。
这笔投资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虽说当年京海市正府为了争取这笔投资,付出的代价也绝非寻常。
土地,任你挑选。
而且还是象征性的一元一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