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我的媳妇竟然是男的免费阅读 > 第82章 皇上吃酱不吃瓜(第1页)

第82章 皇上吃酱不吃瓜(第1页)

青瓷碟中的藕片洁白如玉,浸在一层薄而透亮的酱汁里,轻轻一颤,便漾开一圈琥珀色的光晕。

那香气不张扬,却极有穿透力,竟能绕过龙涎香缭绕的纱帐,直钻入帝王鼻息。

皇帝执箸微顿,夹起一片送入口中。

脆嫩的藕与醇厚的酱在舌尖交融,先是鲜,后是回甘,再细品,竟有一丝若有若无的酵香,像是春泥初醒、万物萌动的气息。

他眸光一动,竟不由自主又夹了一筷子,连添两勺白饭。

“此味出自何处?”他问得轻,语气却带着久违的兴致。

跪地捧膳的内侍忙低头答:“回陛下,乃江南杏花村苏氏工坊所制‘信义酱’,前日才经巡按裴大人引荐入贡。”

“苏……晚晴?”皇帝念着这个名字,唇角略扬,“倒是个实在名字。”

殿内静得落针可闻。

尚膳监众人皆屏息——御前从无小事,何况是一餐一饭之间流露的喜恶。

片刻后,圣旨拟就:第二批贡品须如期进京;另,附“制酱女子画像”一幅,以备御览。

消息如风,三日传至杏花村。

晚晴工坊议事厅中,炭火噼啪作响,苏晚晴坐在主位,指尖摩挲着那封黄绢诏书,眉头紧锁。

“画像?”她冷笑一声,“我一个种豆酿酱的农妇,长得好看还是难看,关天下什么事?”

阿兰小心翼翼道:“可这是圣旨……若抗命,怕是要惹祸上身。”

“我不是抗命。”苏晚晴站起身,走到墙边悬挂的一幅手绘流程图前,目光沉定,“我只是换一种方式交差。”

当夜,工坊灯火通明。

陶三爷带着徒弟连夜烧制特供瓮坛,每一口都加厚三层釉,防震防漏;柳掌柜核对运输路线,确保七日内直达京师;而苏晚晴,则亲自执笔,在数十张油纸帧画上,一笔一笔描绘她每日制酱的全过程——磨豆、蒸煮、测温、接种母曲、封坛酵……

每一张都精细如绣,再用细线穿缀成卷,覆以防水油纸,宛如活人行走其间。

随贡品一同送往京城的,还有她亲笔写的短笺:“民女面目不足观,唯愿陛下见一心。”

宫中起初哄笑四起。

“这是什么古怪玩意儿?会动的画?”

“乡野村妇,不知礼数,竟敢糊弄天子!”

可当那卷“动图”被展开于御前,由内侍缓缓拉动演示时,满殿喧哗渐止。

皇帝看着画中女子挽袖劳作,额角带汗,眼神专注,动作利落,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一日辛劳尽在其中。

他沉默良久,忽然叹道:“此女不媚君,诚可嘉。”

几位老臣闻言动容,悄然交换眼色。

而远在杏花村的谢云书,听到“皇帝点名要画像”时,正倚窗饮茶。

他手中青瓷盏猛地一晃,滚烫的茶水泼出半盏,溅在素白衣襟上,洇开一片深痕。

“咳……咳咳!”他猛然弯腰,接连呛咳,指节泛白地扶住窗棂,仿佛那一声“苏晚晴”如刀刺心。

秋蝉慌忙上前拍背,却被他抬手制止。

良久,他才缓过气,声音沙哑:“她……知道了?”

“谁?”秋蝉不敢多问。

谢云书没有回答。

他闭了闭眼,忽而转身走入暗室,从梁上取出一只蒙尘木匣。

打开后,是一只旧得黑的木勺,边缘已被岁月磨得圆润光滑。

他指尖轻抚勺柄,嗓音低得几不可闻:“母亲生前最爱这口咸鲜……每逢秋收,必亲手做一坛酱,蘸着新蒸的黍米给我下书……她说,味道最识人心。”

他说着,竟露出一丝近乎脆弱的笑意:“若她在,必会亲手做一坛,送给那位陛下尝尝。”

苏晚晴不知何时已立于门外,静静听着。

她没说话,只是默默接过那只木勺,凝视良久,然后唤来陶三爷:“将这勺的纹样,刻于最新一批贡品瓮盖内侧,每一坛都要有。”

“是。”老窑匠郑重接下,眼中泛起微光。

三日后,贡车启程北上。

漆黑的夜幕下,车队披星而行,十七口特制陶瓮稳置其中,每一坛都封泥加盖,印着“信义”朱记,瓮盖内侧,一道浅浅勺痕悄然隐现。

与此同时,京城某处密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