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我的媳妇竟然是男的免费阅读 > 第297章 你说我是骗子那你教我的生意经算什么(第2页)

第297章 你说我是骗子那你教我的生意经算什么(第2页)

谢云书咳血三日,仍执笔不下。

一道密令由冯公公亲自送出:放一批“假账”流入市面,用三年前陈粮价格做底,标上“晚晴商号特供”。

附言仅一句:“疯子不怕真相,怕的是人人都成了共犯。”

她看着这行字,忽然笑了。

笑得眼角微湿,却锋利如刃。

当晚,她在客栈密室召见商队骨干,摊开地图,指了指扬州粮市西南角的几间空仓:“明日起,对外宣称接收了一批‘特供陈粮’,全部低价入库,账目公开张贴。记住——每一笔都要清清楚楚,日期、数量、来源、去向,全按我教你们的记账法来。”

属下迟疑:“可这是假的……万一穿帮?”

“穿帮?”她抬眸,目光如电,“我们就是要他们查,要他们翻,要他们信以为真。等他们拿着这些账本四处宣扬我是如何囤粮抬价时——”

她顿了顿,声音轻缓,却带着千钧之力:

“我们就让他们亲眼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合流’。”

夜深,她独坐灯下,提笔写下两字:开仓。

墨迹未干,窗外忽有风掠过,吹熄烛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黑暗中,她不动如山。

五日后,谣言将崩。

五日后,扬州城的天光尚未大亮,街巷却已沸腾。

米市西南角那几间尘封已久的空仓大门轰然洞开,晚晴商号的伙计们抬着一袋袋印有“特供陈粮”字样的粗麻袋走出仓库,当众拆封验看——米粒泛黄,确是三年前的旧粮,但无霉无蛀,经苏家独门熏晒法处理后依旧可食。

更令人动容的是,每袋米中竟都藏着一枚铜钱,正面阴刻一个“信”字,背面则是“耕”字,字体拙朴,却与当年杏花村百姓口耳相传的“诚信粮袋”如出一辙。

主妇们围在摊前,颤抖着掏出铜钱,泪流满面。

“这……这是我阿娘临死前念叨的‘信耕钱’!她说那年若不是苏娘子连夜送粮到村口,这种带钱的米,我们全家早饿死了……”

“我儿前年病重,靠卖这米换药活下来的!谁说她是奸商?她比官府还救过更多人!”

街头巷尾,议论声如潮水般翻涌。

曾张贴《晚晴录》的墙边,人们自撕下告示,有人甚至将其卷成纸筒点燃,怒斥:“这是污蔑忠良!”而那些曾跟着起哄砸店的年轻人,此刻低着头默默收拾残局,脸上写满羞愧。

舆论如江河倒灌,曾经铺天盖地的“十大恶行”,转眼成了笑柄,成了别有用心者煽动民心的铁证。

码头上,晨雾散尽,河面浮起层层叠叠的纸莲花。

百姓用《晚晴录》的纸页折成莲形,放入水中,寄托哀思——只为祭奠那些被烧毁粮仓里、誓死护粮而亡的守卒。

烛火摇曳,映照水面,宛如星河逆流,照亮整座扬州城的良心。

船舱内,沈墨言独坐案前,面前摊开一封未曾寄出的信,笔迹工整写着:“晚晴吾妹:自别后,常忆杏花村夜读之景,炉火微温,你讲稼穑之道,我执笔抄录……以为此生共志,不料今日分道于歧路。”

他指尖颤,还未写完,窗外喧哗骤起。

推窗望去,只见河岸人群肃立,手中纸莲随波而去,口中低声诵念:“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所行。”

那一瞬,他仿佛看见多年前义学里的孩子们齐声朗读的模样,纯真、明亮,满怀希望。

可如今,他的“清明”带来了焚烧与谎言,而她以沉默和实干,重建了真正的信义。

“你们怎么就不懂……我只是想还天下一个清明!”他猛然抓起砚台砸向墙壁,黑墨四溅如血,声音嘶哑破碎,“我揭她,是因为这世道太脏!只有把她拉下来,才能让所有人看清什么叫虚伪!可为什么……为什么最后显得肮脏的却是我?”

话音未落,舱外急报传来:“北舆骑兵已渡淮水,距此不足百里!先锋已至盱眙,沿途村镇皆降!”

沈墨言浑身一震,瞳孔骤缩。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这一场“清君侧”的呐喊,早已被幕后之人利用,成了引狼入室的号角。

而真正维系民生、守住底线的人,从来不是高谈阔论的士子,而是那个从泥地里爬起来、一手种田一手经商的女人。

风从江面吹来,带着湿冷的气息。

他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晚晴商号总栈,那里依旧亮着灯,像是永不熄灭的星辰。

而在那片曾燃起熊熊烈火的废仓原址之上,一队工匠悄然入场,丈量土地,搬运木料。

没有人知道他们在建什么,但那块尚未悬挂的横匾已被送往工坊,只待刻字上漆。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喜欢穿越成寡妇,我的媳妇竟然是男的请大家收藏:dududu穿越成寡妇,我的媳妇竟然是男的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