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管理学的智慧 > 第121章 上智之三通简09 薛奎(第2页)

第121章 上智之三通简09 薛奎(第2页)

案例:公司传“要被收购”的谣言,ceo“冷处理”,员工没恐慌

某科技公司因为业绩不好,有员工在私下群里传“公司要被大厂收购了,收购后要裁员”,很快全公司都知道了,有人开始偷偷投简历。

hr建议ceo“开全员大会辟谣”,甚至要找出“传谣言的人”。但ceo没这么做,只在部门经理会上说:“最近的谣言不用管,大家该干啥干啥,真有变动我会第一时间跟大家说。”然后正常推进新项目,还在月底给表现好的员工了奖金。

没过一周,没人再提“收购”的事——员工见公司正常运转,还奖金,觉得谣言不靠谱,也就不慌了。要是ceo开大会辟谣,反而会让大家觉得“公司确实有问题,不然为啥这么紧张?”甚至会有人传“越辟谣越有鬼”,恐慌反而更严重——这和薛奎“藏旧印不看”的逻辑一样:无意义的噱头,冷处理、不回应,反而没人在意。

三、评注的“神呼应”:梅国桢拒玺、李贤弃玺,跟薛奎藏印是一个道理

评注里举的两个例子,把薛奎的智慧说得更透——真正的管理者,都懂“不被外物牵着走,不搞虚头巴脑的事”:

梅国桢:不把“传国玺”当宝贝,避免被虏酋要挟

梅国桢镇守三镇时,有个外族领说在沙子里挖到了传国玺,用黄绢印了玺文,顶在头上跑到军营献宝,想让梅国桢上报朝廷,给自己求封赏。梅国桢却说:“这玺是真是假还不知道,等拿来我看看,再赏你点东西。”领急了:“这是历代皇帝的受命之宝,现在为你们大明朝出现,是天大的祥瑞!你上报朝廷,肯定有重赏,我要的不是这点小赏赐!”

梅国桢笑了:“宝源局(明朝造币、管国宝的机构)本来就有国宝,这玺就算是真的,也没啥用。我也不敢随便打扰皇上。念你一片心意,给你一两银子当赏赐,黄绢也还你。”领失望地哭着走了。后来有人问梅国桢为啥不上报,他说:“王孙满早就说过‘统治天下靠德行,不是靠鼎(国宝)’。这领把玺当‘奇货’,我要是上报,他肯定会拿这玺要挟朝廷要更多好处;万一皇上真要这玺,他又拿不出来,难道咱们还要用封赏去换?”

——这和薛奎藏旧印一样:不把“没用的旧物”当回事,就不会被它牵着走,更不会引混乱。

李贤:不抢“亡国玺”,避免无故动兵

明英宗天顺初年,外族领孛来靠近边境找粮食,传言传国玺在他手里。大将石亨想带兵去边境,趁机把玺抢回来。英宗问李贤的意见,李贤说:“孛来虽然靠近边境,但没侵犯我们,现在无故出兵,肯定不行。再说这玺是秦始皇造的,李斯写的字,本来就是亡国的东西,没啥贵重的。”英宗觉得有道理,就没同意出兵。

——这还是薛奎的逻辑:不被“虚名好物”(传国玺、旧印)迷惑,就不会为了这些东西折腾,甚至引更大的危机(动兵、恐慌)。

四、核心启示:管理小危机,记住薛奎的“两不原则”

不管是团队乱子、公司谣言,还是外部噱头,想避开“加戏变乱局”的坑,学薛奎这两点就行:

不搞“拉锯战”:已控制的危机,快处理、不扩大

比如员工犯错被抓、小谣言刚冒头,别想着“查到底、搞清楚所有细节”,先判断“是不是已经控制住了?会不会影响大多数人?”像薛奎斩乱卒——乱兵已抓,当场斩了就没人慌;像市店长处理偷钱员工——人已抓,按制度罚了就没人猜。拖得越久,越容易生枝节。

不演“大戏码”:无意义的噱头,冷处理、不回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比如旧印、假合作书、传国玺这种“没实际用”的东西,别拿着当“大事”讨论、上报、折腾。像薛奎藏旧印——不看就没人瞎猜;像ceo冷处理收购谣言——不回应就没人慌。越在意,越容易让别人觉得“这是真的”,反而引火烧身。

【原文】薛奎

薛简肃公帅蜀,一日置酒大东门外。城中有戍卒作乱,既而就擒,都监走白公。公命只于擒获处斩决。边批:乱已平矣。民间以为神断。不然,妄相攀引,旬月间未能了得,非所以安其徒反侧之心也。

评:稍有意张大其功,便不能如此直捷痛快矣。

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门者以白,蜀人随者以万计,皆恟恟出异语,且观公所为。公顾主吏藏之,略不取视,民乃止。

评:梅少司马国桢制阃三镇。虏酋或言于沙中得传国玺,以黄绢印其文,顶之于,诣辕门献之,乞公题请。公曰:“玺未知真假,俟取来,吾阅之,当犒汝。”酋谓:“累世受命之符,今为圣朝而出,此非常之瑞,若奏闻上献,宜有封赏,所望非犒也。”公笑曰:“宝源局自有国宝,此玺即真,无所用之,吾亦不敢轻渎上听。念汝美意,命以一金为犒,并黄绢还之。”酋大失望,号哭而去。或问公:“何以不为奏请?”公曰:“王孙满有言:‘在德不在鼎’。况虏酋视为奇货,若轻于上闻,酋益挟以为重。万一圣旨征玺,而玺不时至,将真以封赏购之乎?”人服其卓识。此薛简肃藏印之意。

天顺初,虏酋孛来近边求食,传闻宝玺在其处。石亨欲领兵巡边,乘机取之。上以问李贤,贤曰:“虏虽近边,不曾侵犯,今无故加兵,必不可。且宝玺秦皇所造,李斯所篆,亡国之物,不足为贵。”上是之。梅公之见,与此正合。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dududu智囊里的管理学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