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管理的智慧 > 第879章 兵智之四武案10 安万铨(第1页)

第879章 兵智之四武案10 安万铨(第1页)

安万铨:明代“攀岩奇袭战神”!凭“千金悬赏+猿猱攀崖”破凯口囤,却栽在善后

嘉靖十六年,阿向和当地土官王仲武因为争田地结仇厮杀,王仲武被迫出逃,阿向趁机占据凯口囤叛乱。这凯口囤周长十多里,高达四十丈,四面都是陡峭绝壁,只有一条一尺来宽的小路,弯弯曲曲才能爬上去。山上还有天然天池,就算天旱也不会干涸,囤积的粮食够吃五年。

叛乱的消息传到朝廷,都御史陈克宅、都督佥事杨仁调遣水西的军队去围剿。水西宣慰使安万铨向来骄横跋扈、不守法度,非要拿到高额悬赏才肯出兵。他率领一万多士兵,驻扎在凯口囤下,和叛军对峙了三个月,抬头望着绝壁,完全想不出破局的办法。

唯独囤的东北角落有一棵大树,歪歪扭扭地长在半壁上,但距离地面有二十丈左右。安万铨在军中下令:“谁能像猴子一样爬上绝壁,赏千金!”(重赏之下,肯定有人响应)很快有两名壮士站出来领命。安万铨让人锻造铁钩,绑在两人的手脚上当爪子,每人腰上系四根绳索、带一把剑,约定爬到大树上歇脚后,就放下绳索拉人上来,其他人带着铳炮和长绳索跟着攀爬。

等雨过天晴,夜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时,两名壮士开始攀岩。隐约听到“剌剌”的声响,没多久就传来山石崩塌的声音,其中一人掉落到地上,尸骨都摔烂了。又过了一会儿,长绳索垂了下来,大家才知道另一名壮士已经成功占据了大树。安万铨立刻派四名士兵顺着绳索爬到树上蹲守,领命的壮士又从树干间继续往上爬,最终抵达囤顶。

刚好遇到叛军的巡逻兵敲着锣过来,壮士躲在草丛里,等巡逻兵靠近,突然拔剑把他砍了,然后自己敲着锣,假装成巡逻兵。叛军完全没察觉异样。壮士放下绳索拉树上的人,树上的人再拉下面的人,一批接一批地爬上囤顶。等到囤顶聚集了二三十人,大家立刻点火、射铳炮,大喊:“天兵已经攻上囤顶了!”

叛军瞬间被惊醒,昏黑中分不清敌我,互相厮杀起来,死了好几千人。剩下的叛军争抢小路逃跑,失足坠崖的又有一千多人。天亮后,水西的军队像蚂蚁一样顺着小路往上爬。陈克宅却在军中下令:“叛军不是奋力抵抗而被杀,以及天亮后才追击斩杀的,都不算战功!”(这不是严格,而是苛刻,用来凸显少数人的功劳)

结果这道命令让全军人心涣散,士兵们反而纷纷给叛军让路,阿向趁机带着两百多个亲信逃脱。凯口囤被清空后,明军烧毁了叛军的物资储备,就班师回朝了,只留下三百名官兵驻守。

冯梦龙点评:

凯口囤这一战的奇功确实厉害,但都御史麾下难道没有这样的壮士,非要让水西的人来立功?难怪土官会仗着功劳骄横跋扈,叛乱接连不断。而且阿向的叛乱还没彻底平定,就仓促班师,让三百名守军孤立无援,完全没有呼应支援。所谓的善后万全之策,难道就是这样?

果然,一个多月后,阿向又纠集党羽偷袭凯口囤,把驻守的士兵全杀了。之前明军靠奇袭取胜,现在反而被叛军偷袭得手。之后陈克宅又不听按察佥事田汝成的告诫,轻率出兵围剿,最终惨遭失败,昔日的奇功也化为灰烬。

唉!书生果然不值得一起谈论兵法,何止是陈克宅一个人啊!田汝成曾给陈克宅上书,分析利害切中要害,现在把主要内容附在下面:

田汝成听说陈克宅又要率兵围剿凯口囤,上书说:“我估计现在叛军的形势,和以前不一样,进攻的策略也应该调整。通常那些像恶鸟猛兽一样的叛乱领,占据巢穴做强盗,都是内部储备粮食、外部勾结党羽,策划十多年才敢嚣张作乱,拖延时间。但现在这些叛军都是亡命之徒,走投无路才冒险起兵,没有其他寨堡的领通风报信、互相支援,只是蜷缩在弹丸之地,和瓮中之鳖没区别。他们靠少量粮食度日,只能顺着一尺五宽的小路攀爬,和喂养雏鸟一样艰难,根本没有大量的粮食储备和牲畜资源。没有这两样,他们必然会失败,却还想饿着肚子、赤手空拳往前冲,对抗精锐军队,这不过是‘送死的鬼魂’,不值得担心。

但我听说,叛乱一开始,就有三四百人响应,就算每人十天吃一石粮,也需要三四十石,花费不小。他们能坚持十多天不挨饿,难道是有小路偷偷运送粮食补给?不然靠什么生存?蛮荒之地的情况和中原不同,就像在狭窄的小巷里抵御强盗,根本没法全力搏击。所以征讨蛮族的策略,都是广泛设置埋伏、扼守险要关口来围困他们。因此,叛军虽然势力弱小,也不能轻易剿灭。关键在于占据要害之地,切断他们的粮食运输通道,搭建坚固的营寨,加强侦察,坚守不出,不与他们争夺一时之利。让他们进没机会、退没地方逃,最多一个月,疲惫不堪的叛军就会被我们擒获。

如果我军防守稳固,叛军会更加孤立,粮食耗尽、无路可走时,必然会突围,到时候必须全力激战;相持时间长了,局势不明朗,我军如果稍有懈怠,叛军虽然困窘但锐气还在,或者早晚疏于防备、巡逻松懈,就有可能被劫营,必须做好防备;防御周全后,叛军的阴谋无法得逞,必然会假意投降求饶,暂时虽然能安定,但日后肯定会再次叛乱,所以招抚的说法不能听从;见识浅薄的小人,习惯用诡诈的手段,想出其不意求一时之功,但叛军已经有了前车之鉴,我们再重蹈覆辙,不仅白费力气,还会损失威望,所以偷袭囤顶的策略不能再用;至于平定叛乱后的治理,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等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破解“绝壁囤堡+易守难攻”困局,关键在“重赏募勇+奇袭破防”,却败于善后失策

安万铨能攻破凯口囤,核心逻辑是“用重赏激勇气,以非常规攀岩奇袭打破地理壁垒”,但最终功亏一篑:

-精准破局地理劣势:看透凯口囤“绝壁+窄路”的防御核心,放弃正面硬攻,用“猿猱攀崖”的奇招绕开防线;

-重赏驱动关键行动:以千金悬赏撬动壮士冒险,解决“无人能攀绝壁”的核心难题;

-隐蔽突袭乱敌阵脚:趁夜黑雨霁隐蔽攀爬,伪装巡逻兵混入,点火放炮制造恐慌,让叛军自相残杀;

-善后失策毁奇功:过早班师、驻守兵力薄弱、奖惩苛刻寒人心,导致叛军反扑,之前的胜利全部归零。

二、核心启示:遇“地理壁垒+固守难攻”,别硬冲,用“奇袭破防+善终善后”闭环破局

这种“奇袭制胜但需善后兜底”的思路,对现代攻坚破局、项目收尾、风险防控等场景有借鉴意义:

-攻坚破局难题突破:面对“硬壁垒”(如凯口囤绝壁),别死磕常规方法。像安万铨那样,用“重激励”(千金悬赏)撬动关键资源或人才,用“非常规手段”(攀岩奇袭)绕开核心障碍,快破局;

-项目收尾成果巩固:不管是项目落地还是目标达成,别“见好就收”。避免像陈克宅那样仓促收尾,要做好“后续保障”(充足兵力驻守)、“规则公平”(合理奖惩),防止成果得而复失;

-风险防控长远布局:奇袭只能解决“一时突破”,长久胜利靠“闭环管理”。提前预判反扑风险(如阿向可能卷土重来),搭建“防御体系”(犄角支援、充足储备),同时听取专业意见(如田汝成的告诫),避免因盲目自信导致失败;

-团队管理激励设计:激励要“重赏+公平”,既要用高额奖励激行动力,也要避免“苛刻奖惩”寒人心。像陈克宅的不合理战功规则,反而导致团队涣散,得不偿失。

简单说就是:“奇袭能快破局,但善后才是守住成果的关键。攻坚时要敢用奇招、善用激励,破局后更要做好兜底、防控风险,形成‘突破-巩固-长远’的闭环,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原文】安万铨

嘉靖十六年,阿向与土官王仲武争田构杀。仲武出奔,阿向遂据凯口囤为乱。囤围十余里,高四十丈,四壁斗绝,独一径尺许,曲折而登。山有天池,虽旱不竭,积粮可支五年。变闻,都御史陈克宅、都督佥事杨仁调水西兵剿之。宣慰使安万铨,素骄抗不法,邀重赏乃行。提兵万余,屯囤下,相持三月,仰视绝壁,无可为计者。独东北隅有巨树,斜科偃蹇半壁间,然去地二十丈许。万铨令军中曰:“能为猿猱上绝壁者,与千金!”边批:重赏之下,无不应者。有两壮士出应命。乃锻铁钩傅手足为指爪,人腰四徽一剑,约至木憩足,即垂徽下引人,人带铳炮长徽而起。候雨霁,夜昏黑不辨咫尺时,爬缘而上。微闻剌剌声,俄而崩石,则一人坠地,骸骨泥烂矣。俄而长徽下垂,始知一人已据树。乃遣兵四人,缘徽蹲树间。壮士应命者复由木间爬缘而上,至囤顶。适为贼巡檄者鸣锣而至,壮士伏草间,俟其近,挥剑斩之,鸣锣代为巡檄者。贼恬然不觉也。垂徽下引树间人,树间人复引下人,累累而起。至囤者可二三十人,便举火铳炮,大呼曰:“天兵上囤矣!”贼众惊起,昏黑中自相格杀,死者数千人。夺径而下,失足坠崖死者又千人。黎明,水西军蚁附上囤,克宅令军中曰:“贼非斗格而擅杀,及黎明后殿者,功俱不录!”边批:非严也,刻也,所以表功。自是一军解体,相与卖路走贼,阿向始与其党二百人免。囤营一空,焚其积聚,乃班师。留三百官兵戍囤。

凯口之功奇矣,顾都御史幕下岂乏二壮士,而必令出自水西乎?宜土官之恃功骄恣,乱相寻而不止也。至于阿向之局未结,而遽尔班师,使薄戍孤悬,全无犄角。善后万全之策果如是乎?其后月余,阿向复纠党袭囤,尽杀戍卒。向以中敌,今还自中。复忽按察佥事田汝成之戒,轻兵往剿,自取挫衄。昔日奇功,付之煨烬。

吁!书生之不足与谈兵也久矣,岂独一克宅哉!田汝成上克宅书,谈利害中窾,今略附于左。

汝成闻克宅复勒兵剿囤,献书曰:“窃料今日贼势,与昔殊科,攻伐之策,亦当异应。往往一二枭獍,负其窟穴,草窃为奸者,皆内储糇耩,外翼党与,包藏十有余年,乃敢陆梁,以延岁月。今者诸贼以亡命之余,忧在沟壑,冒万死一生之计,欢呼而起,非有旁寨渠酋,通谍结纳,拥群丑以张应援也。守弹丸之地,跧伏其中,无异瓮缶。襁升斗之粮,蹑尺五之道,束腓而登,无异哺鷇;非素有红粟朽贯积之仓庾,广畜大豕肥牛以资击剥也。失此二者,为必败之形,而欲摄枵腹,张空拳,睅目而前,以膺貔虎,是曰‘刀锯之魂’,不足虑也。然窃闻之,祸一招,而合者三四百人,课其十日之粮,亦不下三四十石,费亦厚矣。而逾旬不馁者,无乃有间道捷径偷输潜挽以给其中者乎?不然何所恃以为生也?夫蛮陬夷落之地,事异中原。譬之御寇于洞房委巷之中,搏击无所为力。故征蛮之略,皆广列伏候、扼险四塞以困之。是以诸贼虽微,亦未可以蓐食屠剪。唯在据其要害,断其刍粟之途,重营密栅,勤其间觇,严壁而居,勿与角利,使彼进无所乘,退无所逸,远不过一月,而羸疲之尸藁磔麾下矣。若夫我军既固,彼势益孤,食竭道穷,必至奔突,则溃围之战,不可不鏖也。相持既久,观望无端,我忽而衰,彼穷而锐,或晨昏惰卧,刁斗失鸣,则劫营之虞不可不备也。防御既周,奸谋益窘,必甘辞纳款,以丐残息,目前虽可安帖,他日必复萌生,则招抚之说不可从也。肤见宵人,狃于诡道,欲出不意以徼一获;彼既鉴于前车,我复袭其故辙,不唯徒费,抑恐损威,则偷囤之策不可不拒也。至于事平之后,经画犹烦”云云。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dududu智囊里的管理学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