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温情的活着什么意思 > 第94章 苏小鱼(第1页)

第94章 苏小鱼(第1页)

玉芳理所当然的问:“它不就是花的吗?那要不然叫什么?要不就叫花花?

玉凤在一旁“咯咯咯”的笑得不行,说:“二姐,小花和花花有什么不一样吗?我也感觉不合适,因为马爷爷说了,这狗狗可是个男娃娃呢!”

最后姐妹俩都看着苏建国,玉凤问:“爸爸,还是你来给它取个名字吧!”

苏建国指着小狗的脸说:“你们看,它这脸上看着多像道家八卦图上那对阴阳鱼啊!”

两个孩子异口同声的问:“什么是八卦图,阴阳鱼啊?”

苏建国站起身,走到桌边,一手抱着小狗,一手拿起玉芳的笔,在她作业本的背面,画了起来。两个孩子围过去,瞪大眼睛好奇的看着,连那小狗也一动不动的盯着看,好像它也很好奇似的。苏建国简单的画出了阴阳鱼的样子,问:“你们看像不像?”

两个孩子定定的看了又看,嘴巴都张成了“喔”型,玉芳说:“是呢,爸爸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像诶!”

玉凤却满脸好奇的问:“爸爸,这图是干什么的啊?”

苏建国:“我国最早的一部哲学典籍《易经》,传说是伏羲氏先祖绘制了这个八卦图奠定了基础,这八卦就代表着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比如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后来周文王在这基础上又演绎出了六十四卦,让易经有核心。再后来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又从六十四卦进一步研究和解析,才丰富了易经的哲学内涵。

再之后又经过几代学者的研究,为了更进一步的表达他内在的哲学思想,就绘制出了这阴阳鱼图,让我们理解起来更加的直观。

你们看,这两条鱼的颜色,一条是黑的,一条是白的。白的眼睛是黑的,黑的眼睛是白的。这就是极富哲学智慧的一种呈现。在道教文化中,他就代表着天地阴阳,四季更替,循环往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平衡,相互融合又不断变幻的状态。

这可是老祖宗历经千年,给我们传下来的智慧啊,他们把这个图形用在很多地方,比如道家的文化传承,还有建筑上面和旗帜、徽章上面。就是为了提醒我们,凡事要讲究平衡,懂得融合。做人,做事都不可太过,谨记盛极而衰,物极必反的道理!”

苏建国见两个孩子听的津津有味,却又似懂非懂的样子,便笑着说:“这是很高深的一门哲学课,爸爸我也懂得不多,你们要是有兴趣,以后可以去看看这方面的书,说不定会比我懂得更多呢!”

玉芳和玉凤都连连点头,玉凤问:“爸爸,那你是说,我们的小狗要取个跟这个相关的名字吗?”

苏建国笑着点头,说:“爸爸想就给它取名为阴阳鱼,怎么样?”

玉凤对着小狗喊:“阴阳鱼!阴阳鱼!”小花狗的耳朵耷拉着,一点儿反应都没有,摆明了不喜欢呢!

玉凤看它这样,有些为难的摇摇头,说:“爸爸,这个名字是很有意义,可好像狗狗不喜欢呢,喊起来也不顺口啊!”

苏建国两手卡在小花狗的腋下,让它与自己面对面,看着它的眼睛,笑着问:“那你想叫什么名字啊?要不你自己来说说?”

小狗歪着脑袋,眼珠一动不动的盯着他,仿佛在看一个傻子。苏建国莫名觉得,这只小狗在鄙视自己的智商。

后来几个人商量来,商量去,最后玉凤一锤定音,说:“爸爸,我们就叫它小鱼,苏小鱼,怎么样?”

苏建国摸着小狗的脑袋,揉了又揉,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幸灾乐祸的对小狗说:“小鱼!苏小鱼!这名字好听不?这可是小五给你取的哦!”小狗把眼睛闭得紧紧的,苏建国一看,笑的更开心了。

说不清为什么,苏建国就是觉得这小狗对玉凤的决定,绝对不会有异议。

摘菜回来的冯巧,听到这边的笑声,心里实在好奇,她可从来没听到苏建国笑的这么大声过。于是,赶紧放下菜,三步并作两步跑过来,问:“什么事让你们这么开心?我老远都听到你们在笑了。”

玉芳笑着回答道:“妈妈,咱们家的小狗名字叫小鱼,苏小鱼!”冯巧听后,也笑得前仰后合,却又实在好奇,她疑惑地问:“这一条狗怎么会跟鱼扯到一起去的呢?”

玉凤跑到冯巧身边,把她拉到苏建国面前,说:“妈妈,你看小鱼脸上的花纹,多像爸爸画的阴阳鱼啊,可喊阴阳鱼又不顺口,所以就直接叫小鱼啦!”

冯巧凑近,仔细去看小狗的脸,笑着说:“还真挺像的,就是恐怕不管是谁听了,都不会想到是一只狗的名字吧!如果是一只猫还说得过去!”

玉芳笑着说:“所以,咱们家的小狗就是与众不同啊!要遇到不认识的人,谁也别想把它喊走!”

第二天吃好早饭,林昊照例来接玉凤一起去上课。才走到半路,就看见玉凤抱着小鱼,一路小声的对着小鱼说着话,迎面向他走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昊问:“小五,怎么现在天冷了,你出门反倒还早了呢?”

玉凤笑着:“因为小鱼和它的兄弟们已分开一个晚上了,肯定想它们呀,我得赶紧带它去见它们?”

林昊疑惑了一瞬,一边伸手去抱小鱼,一边笑着问:“小鱼?是你给它取的名字吗?”

玉凤开心的问:“嗯!昊昊哥哥,它以后就叫小鱼,苏小鱼!你说好不好听?”

林昊顺口就答:“好听,小五取的名字,肯定好听!”

————

玉凤昨晚把小鱼照顾得很好。

晚饭吃的是面条,玉凤坚持亲自为它准备,她特意多放了猪油,放盐时,苏建国叮嘱:“小五,一定要少放盐,甚至不放都行,就是千万不能多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