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穿越回民国养弟弟林昭 > 第99章 1937 参军(第2页)

第99章 1937 参军(第2页)

沈知微接过围巾,手指微微发抖。

羊毛粗粝的触感让她想起虹口商行里那些日本兵的笑声,滚烫的烙铁压下来时,他们也是这样笑着的。

她将围巾紧紧缠在脖颈上,布料磨着伤口,疼得她眼眶发红,却死死咬住嘴唇没出声。

张冠清站在一旁,冷眼看着这一幕,突然开口:“疼就喊出来,憋着容易发烧。”

程修远默默递来一个水壶:“姐姐,喝点水。”

渡口边,几个穿灰布军装的八路军战士正在检查通行证。其中一人擡头看了他们一眼,目光在沈知微缠着围巾的脖子上停留片刻,又移开了。

林烬拿过那本《楚辞》,翻到《国殇》那页——

“带长剑兮挟秦弓”

诗句旁,一点朱砂如血,在泛黄的纸页上格外刺目。

程修远裹紧单薄的棉袄,仰头问道:“哥,我们去哪?”

林烬合上书,目光投向远处连绵的黄土丘陵:“找同志们,他们会安顿好你。”他顿了顿,“你不是想读书吗?那边有识字班。”

程修远却突然抓住他的袖子,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我不去。”

林烬皱眉:“什麽?”

“我不去识字班。”少年声音沙哑却坚定,“我要跟你们一起。”

张冠清在一旁嗤笑:“小鬼,我们可不是去玩。”

程修远没理他,只是死死盯着林烬:“你教我念的诗,给我取名字——‘路漫漫其修远兮’。路还长着,我得跟着你走。”

黄河水在脚下奔涌,浪涛声混着远处隐约的炮响。林烬望着少年眼里那股不服输的执拗,恍惚间像看到了多年前的程添锦

——那时在明德书店,程添锦教林时沫沫一笔一划学写字,被小子缠着问东问西,脸上也是这副认死理的模样。

他沉默片刻,终于点头:“行。”

沈知微站在一旁,围巾下的烙印隐隐作痛。她轻声问:“那……我能做什麽?”

张冠清从医药箱里摸出把剪刀,咔嚓剪断一截绷带:“会包扎吗?”

她摇头。

“学。”

北风呼啸,卷着沙土扑在脸上。林烬将《楚辞》塞回怀中,怀表贴着心口,冰冷又沉重。

黄土夯成的矮墙後,几个穿灰布军装的八路军战士正在给老乡挑水。他们腰间别着老旧的手枪,枪柄上缠着防滑的粗布条,动作利落得像是在自家里干活。

林烬站在村口的歪脖子枣树下,从怀中掏出那本《楚辞》,翻至《国殇》那页,指尖轻点朱砂标记。

一个扎绑腿的小战士挑着水桶经过,瞥见书页,脚步微不可察地一顿。

“同志,借个火?”小战士放下扁担,从兜里摸出半截卷烟。

林烬合上书,从怀里先取出那张“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特别通行证”,指尖捏住边角轻轻晃了晃,随即收回怀中,再掏出火柴——火柴盒上印着“沧浪阁”三个褪色的小字。

小战士眼睛一亮,凑近点火时压低声音:“卫生队往东三里,村尾打谷场,找李队长。”烟头的火星在暮色中明灭,“就说‘秦弓’的伤该换药了。”

村尾的打谷场堆着稭秆垛,几个伤员靠坐在草堆旁晒太阳。其中一人腿上裹着渗血的绷带,正低头卷烟,手法娴熟得像在玩什麽精细活计。

林烬走上前:“李队长?‘秦弓’的伤该换药了。”

那人擡头,露出一张被硝烟熏黑的脸,眼睛却亮得惊人。他咧嘴一笑,扯动脸上结痂的弹片擦伤:“可算来了——再不来,老子腿都要烂了!”

张冠清已经蹲下身,三两下拆开绷带。伤口化脓严重,腐肉泛着不祥的青灰色。他啧了一声,从医药箱里翻出磺胺粉:“忍着点。”

李队长咬住衣领,额头青筋暴起,愣是没吭一声。

等包扎完,他抹了把汗,目光扫过程修远和沈知微:“新同志?”

林烬点头:“路上捡的。”

李队长哈哈大笑:“咱们120师就缺你这种会‘捡人’的!”他忽然压低声音,“听说你俩懂医术?队里现在缺人缺得紧,尤其缺会动刀的。”

张冠清正在给手术刀消毒,闻言冷笑:“怎麽,八路也搞强征?”

“哪能啊!”李队长从兜里掏出半块烤土豆塞给程修远,“自愿原则——不过我看这小同志,怕是赶都赶不走。”

程修远捧着土豆,眼睛亮晶晶的。沈知微站在一旁,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围巾边缘。

远处传来集合哨声,李队长撑着草垛站起来:“今晚有行动,你俩先跟着卫生队转移伤员。”他指了指村东头,“识字班也在那儿,女同志可以帮忙教孩子们认字。”

暮色渐沉,黄土坡上掠过一群归巢的寒鸦。林烬摸出怀表——表针永远停在了4时11分。

“走吧。”他收起怀表,看向远处山峦起伏的阴影,“路还长。”

崎岖的山路上,李队长拄着树枝削成的拐杖,一瘸一拐地走在前面。黄土坡被夜露打湿,踩上去又滑又硬,程修远几次差点摔倒,却始终紧抱着那本《楚辞》,像是抱着什麽护身符。

沈知微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围巾下的烙印被汗水浸得刺痛。她突然快走几步,声音轻却坚定:“林先生,我也想学学急救。”

走在前面的张冠清头也不回地冷笑:“到时候全是血哦——肠子流出来的见过没?脑浆溅地上的怕不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