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刑天铠甲之阿瑞斯文明 > 第1章 库彼修篇-2-淬火锻炉初露锋芒(第1页)

第1章 库彼修篇-2-淬火锻炉初露锋芒(第1页)

时光如同地核深处奔流不息的能量液,悄无声息却又势不可挡地向前涌动。当地核锻造区的童年被汗水、灼热和那次惊心动魄的意外彻底浸透后,库彼修迎来了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凭借在地底恶劣环境中磨练出的坚韧体魄,以及对能量系统与生俱来的敏锐感知(这得益于他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他自身“热源”的觉醒),他顺利通过了阿瑞斯军事学院的初级选拔。然而,与许多憧憬着成为铠甲召唤人、纵横星海的同龄人不同,库彼修的选择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他主动申请进入了军事学院下属的,相对低调甚至有些艰苦的——工程分院。

他的理由简单而纯粹:“我想像父亲库铎和母亲茉塔那样,用技术和双手,去守护阿瑞斯跳动的心脏。”这份源于地核深处的朴素信念,支撑着他踏入了位于阿瑞斯星地表,一个被称为“苍穹锻炉”的巨型军事工业与科研复合体。这里,是工程分院的所在地,也是为整个铠甲部队和星际舰队提供技术支持和装备研的核心基地之一。

从暗无天日、轰鸣震耳的地核,来到拥有模拟昼夜、空气相对洁净、视野开阔的“苍穹锻炉”,库彼修感受到的并非欣喜,而是一种强烈的、近乎生理性的不适。这里太“安静”了。尽管依旧有机器的运转声,有能量流动的嗡鸣,有金属碰撞的脆响,但相比地核深处那种仿佛要将灵魂都震出躯壳的狂暴轰鸣,这里的噪音显得如此克制、有序,甚至带着一丝冷漠。空气中缺少了那股熟悉的、混合着硫磺和熔融金属的浓烈气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经过过滤的、带着淡淡机油和臭氧味道的“洁净”空气,反而让他觉得有些空洞。

他站在分配给自己的学员舱室的观察窗前,望着下方如同迷宫般的巨大厂房、高耸入云的测试塔架,以及穿梭不息的各种工程载具。巨大的穹顶模拟着阿瑞斯星的蓝天白云,柔和的人造光线均匀洒落,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高效而冰冷。这与记忆中那暗红炽热、充满生命原始搏动的地核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腹部,那里,“热源”安静地蛰伏着,仿佛也对这片过于“文明”的土地感到陌生。

工程分院的学习生活,对库彼修而言,是另一种形式的锻造。理论课上,教授们用平板的语调讲述着复杂的能量动力学公式、材料应力分析和星际引擎构造原理。库彼修坐在宽敞明亮的阶梯教室里,看着全息投影上流动的数据和三维模型,思绪却常常飘回地核。他想起父亲库铎如何凭借经验和直觉,判断出能量管道的薄弱点;想起母亲茉塔如何在仪表盘闪烁的警报中,精准地调整着能量输出频率。那些书本上的知识,在他眼中,仿佛都有了温度,与记忆中的画面一一对应。

他在工程技术上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这并非指他能在理论考试中拿到多么顶尖的分数,而是他那近乎本能的、对能量流动路径和机械结构“弱点”与“关键”的直觉。在一次高年级的能量传导路径优化设计课上,教授展示了一个复杂的、存在十七处潜在效率损失的多节点能量网络模型,要求学员提出改进方案。大多数同学还在埋头计算、构建模型时,库彼修只是盯着全息图看了几分钟,然后拿起触控笔,在全息图上划出了三条看似随意、却精准地绕开了所有瓶颈和干扰区的能量通道。

“这里,绕过第三节点的涡流区,直接连接第五和第八节点,利用第七节点的残余势能进行助推。”他的声音带着地核居民特有的、略微沙哑的直率,“还有这里,这个冗余稳定器完全可以去掉,它的能耗比它提供的稳定性价值高得多。”

课堂上一片寂静,随即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教授推了推眼镜,仔细审视着库彼修改动后的路径,脸上先是惊讶,继而转为严肃的审视,最后化作一声难以置信的赞叹:“……天才般的直觉!完全跳出了标准模型的思维定式!库彼修学员,你……你是怎么想到的?”

库彼修挠了挠他那一头硬茬似的短,老实回答:“感觉……它就应该这么流。就像地核的能量,总会找到阻力最小的通道。”

他的“感觉”,往往比复杂的计算更直接、更有效。在实践课上,他更是如鱼得水。面对复杂的机械故障,他不需要依赖繁琐的检测流程,常常只是用手触摸关键部位,感受其温度和细微震动,或者靠近倾听内部能量流的声音,就能大致判断出问题所在。他那双在地核高温下磨练出的、布满浅淡疤痕的手,对金属的“状态”有着乎常人的敏感。他能徒手拆卸和组装精密的能量核心部件,动作流畅得如同演练过千百遍,带着一种工匠般的沉稳与精准。

然而,他这种依赖直觉和经验的“野路子”,也与他耿直火爆的脾气一样,与学院里刻板、严谨、一切遵循教条和流程的作风格格不入。他看不惯那些将宝贵时间浪费在无休止的文书工作和流程审批上的行为,更厌恶那些为了所谓“安全规范”而牺牲效率和实际效果的做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的指导教官,一位名叫库铎姆(与他父亲名字相似,但性格截然相反)的资深工程师,是个严格遵守规章、一丝不苟到近乎刻板的中年阿瑞斯人。库铎姆教官欣赏库彼修的天赋,却对他屡屡“违规”的行为头痛不已。

“库彼修学员!能量核心的二次校准必须使用标准校准仪,手动微调是严格禁止的!手册第几章第几条,需要我再给你强调一遍吗?”库铎姆教官指着工作台上被库彼修拆开的标准校准仪,以及他手中那套自制的、看起来有些粗糙的微调工具,气得脸色白。

“可是教官,标准校准仪的反应延迟有o秒,在应对突性能量波动时根本来不及!”库彼修据理力争,他举起自己那套工具,“我用这个,结合对能量流的直接感知,可以将误差控制在万分之五以下,而且没有延迟!”

“万分之五?你的‘感知’能通过质量认证吗?能写入标准操作流程吗?万一出错,谁负责?”库铎姆教官敲着桌子,“在这里,我们要的是稳定、可靠、可复制的流程,不是个人的、无法量化的‘感觉’!立刻把标准校准仪装回去,按照手册重做!”

类似的冲突时有生。库彼修感觉自己像一头被关进精致笼子的野兽,浑身的力气和直觉无处施展,被一条条无形的规则束缚得喘不过气。他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独自走到“苍穹锻炉”边缘的观测平台,望着下方如同星海般璀璨的阿瑞斯主城,心中却怀念着地核那片虽然艰苦、却无比自由的炽热天地。他与同宿舍的、来自矿业家族的学员库岩(并非地核那个童年伙伴,只是同名)关系尚可,但库岩性格谨慎,习惯于遵循规则,无法真正理解库彼修内心的憋闷与躁动。

命运的转折,生在他进入工程分院第二年的一次全学院大型联合军事演习中。这次演习模拟了一场突性的星际边境冲突,旨在检验各分院学员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协同作战能力。库彼修被分配到他所在的工程小组,负责保障一支突击分队在一颗模拟“破碎陨星带”星域的后勤与技术支持。

演习开始阶段还算顺利。然而,当突击分队深入陨星带核心区域,准备对“敌方”一个隐蔽的前哨站动突袭时,意外生了。由于指挥链的混乱和前线指挥官——一位名叫库雷欧的、出身军事世家、骄傲但缺乏实战经验的战术指挥分院精英——的误判,突击分队选择的渗透路线,恰好穿过了一片极不稳定的、布满了高能量干扰和引力异常的星域。

先是通讯受到强烈干扰,与主力部队的联系时断时续。紧接着,两艘负责侧翼掩护的轻型突击艇,因为导航系统被异常引力场干扰,失控撞上了隐藏的引力漩涡,模拟系统判定其“重伤退出演习”。更要命的是,他们依赖的一台重型防卫机甲“壁垒iii型”,在强行穿越一片高能粒子辐射区时,其核心控制系统因过载而宕机,不仅失去了行动和攻击能力,其不稳定的能量核心更是成了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严重威胁着周围其他单位的安全。

“撤退!立刻撤离这片区域!”通讯频道里,库雷欧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放弃机甲!所有单位,按应急方案b路线后撤!”

“不行!”库彼修的声音透过嘈杂的干扰,强行切入通讯频道,“b路线要穿过更密集的陨石群,而且有敌方模拟巡逻艇的信号!现在后撤,我们就是活靶子!这台‘壁垒’的能量核心不稳定,一旦在撤离过程中受到攻击或者自身过载加剧,模拟爆炸当量足以波及我们大半队伍!”

“那你说怎么办,工程兵?!”库雷欧的语气充满了焦躁和不耐,“难道留在这里等死吗?还是你能徒手修好那台该死的铁疙瘩?!”

库彼修没有理会他的嘲讽。他的大脑在飞运转,目光死死盯着远处那台瘫痪的、外壳不时闪过危险电弧的“壁垒iii型”。他的“热源”在腹腔微微热,仿佛在回应着远处那狂暴而不稳定的能量源。他回忆着“壁垒iii型”的结构图,回忆着地核深处父母处理能量失控时的场景,回忆着自己无数次拆卸组装机械部件的经验。

一个疯狂的计划在他心中迅成型。

“给我争取三分钟!”库彼修对着通讯器吼道,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能让那台机甲‘安静’下来,至少能让我们安全通过!”

“你疯了?!那是失控的重型机甲!不是你的工程模型!”库雷欧怒斥。

“总比冲进敌人的火力网或者被自己人的‘炸弹’炸死强!”库彼修一边说着,一边已经启动了单人工程滑翔翼,如同一条灵活的鱼,避开漂浮的陨石碎片,朝着“壁垒iii型”的方向冲去。“相信我!库岩,帮我注意机甲的能量读数,有任何剧烈波动立刻告诉我!”

同组的库岩在后方紧张地监控着数据,声音颤:“库彼修!你小心!它的核心温度在急剧升高,快要过安全阈值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库彼修没有回应。他的全部精神都集中在眼前越来越近的钢铁巨兽上。机甲外部装甲因为能量过载而微微红,散出的高温扭曲了周围的空间。刺耳的警报声和能量溢出的噼啪声混杂在一起,刺激着他的耳膜。他能感觉到,自己体内的“热源”正在加搏动,一股热流不受控制地涌向他的双臂。

他降落在机甲宽阔的背部,高温透过靴底传来。他没有时间去寻找标准的检修接口,而是直接绕到机甲肩部装甲的连接处。那里是能量主干线缆汇集的区域之一,也是结构相对薄弱的地方。

“库彼修!你要干什么?!那里没有外部接口!”库岩在通讯器里惊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