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快穿之时空管理者 > 第1章 纳米太傅与陨星帝王 公元8年的逆袭(第3页)

第1章 纳米太傅与陨星帝王 公元8年的逆袭(第3页)

“活着,才有机会。”她淡淡地说,目光落在刚刚苏醒、眼神懵懂却异常清亮的刘秀身上,“先找个落脚之地吧。”

最终,在肖雯雯的暗中引导(利用扫描避开可能的追捕路线),三人一路向南,辗转来到了南阳郡蔡阳县。此地远离长安,宗族势力盘根错节,相对安全。刘演凭借残存的家传玉佩和宗谱印记,几经周折,被一个远房叔父、在当地小有田产的刘良勉强收留。刘良胆小怕事,只求自保,勉强拨给他们一间偏僻破旧的柴房容身。

柴房四面漏风,屋顶漏雨,家徒四壁。但总算有了片瓦遮头。

“雯姊…”刘秀裹着肖雯雯用纳米纤维材料(从破损操作服边缘拆解)临时改造的“保暖被”,声音细细的,带着孩童的依赖,“这里…还会有人来抓我们吗?”

肖雯雯看着刘秀那双清澈却又仿佛能洞察人心的眼睛,轻轻摇头:“暂时不会。安心养好身体。”

她开始了在南阳的蛰伏。要任务是活下去,并让这两个肩负着“天命”的少年,拥有改变未来的资本。

能源有限,无法大规模使用未来科技。肖雯雯将重点放在知识传递和基础生存条件的改善上。

知识为刃

肖雯雯成了刘演刘秀兄弟的“西席”。她以“游学士人”的身份示人,借口战乱流落至此,被刘良收留,教授刘演刘秀兄弟学问以报恩。刘良乐得有人免费教导这两个烫手山芋,自然应允。

简陋的柴房,成了他们的学堂。没有笔墨纸砚,肖雯雯就用烧焦的木棍在平整的泥地上书写。她教的并非全是经史子集。

“雯姊,此乃何物?”刘秀指着地上肖雯雯画出的一个复杂结构图,好奇地问。图中是一个利用水车驱动的简易谷物脱粒机。

“此物若成,可省十倍人力。”肖雯雯解释原理。刘秀听得眼睛亮,默默记下。

刘演则对肖雯雯讲述的《孙子兵法》和《吴子》中未曾记载的“奇谋”更感兴趣。肖雯雯结合后世战例和军事理论,深入浅出地剖析战术、后勤、情报、人心。“兵者,诡道也。然诡道之基,在于粮秣、甲兵、人心之实。”她指着地上画出的简陋地图,“南阳虽安,非久留之地。欲谋大事,当知天下山川之险,郡县之虚实,豪杰之向背。”

她利用微弱的扫描功能,结合史书记载,绘制出相对精确的汉代主要郡县地图、关隘、粮仓位置,标注出各地豪强、流民动向。这些信息,如同黑暗中的明灯,为刘演兄弟勾勒出未来可能的战场轮廓。

“王莽改制,苛政猛于虎。‘王田’‘私属’令下,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乃其取祸之根!”肖雯雯分析时局,声音冷静,“民怨沸腾,如干柴遍地,只缺一点火星。而这点火星…”她的目光扫过刘演,“需名正,需力强,需时机至。”

刘演听得热血沸腾,拳头紧握:“名正!我乃汉室宗亲!力强…待我练就一身武艺,定能聚拢豪杰!”

肖雯雯看向一旁安静聆听、手指无意识在泥地上勾勒着脱粒机结构的刘秀:“力强,非一人之勇。乃器械之利,粮草之丰,人心之齐。”

她开始利用极其有限的资源,进行“科技”改良。

收集废弃铁器,利用纳米修复单元(低耗能模式)修复断裂的农具刃口,使其更加锋利耐用。指导刘演在柴房后秘密搭建小型锻炉,尝试用她提供的“渗碳法”和“折叠锻打”理念(简化版)改进铁质,打造更坚韧的环刀雏形。刘演对此展现出惊人的热情和天赋,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常伴深夜。

推广堆肥技术,将人畜粪便、枯草落叶混合堆积酵,大幅提升刘良家贫瘠土地的肥力。当第一季粟米收获时,产量比往年翻了一倍,惊得刘良目瞪口呆,对这个“奇人”西席的态度也恭敬了许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改良纺车结构,提高纺线效率。肖雯雯甚至用纳米纤维材料混入麻线,织出少量异常坚韧、可用于制作内甲的布料。

刘秀则对肖雯雯教授的那些“杂学”展现出非凡的领悟力。他不仅能快理解水车脱粒机的原理,还能举一反三,提出利用风力的构想。他精于计算,对肖雯雯讲述的简易几何、杠杆原理理解深刻,常能优化她提出的方案。

“阿秀心智,深不可测。”一次课后,刘演看着弟弟在泥地上演算粮草调配比例的图形,低声对肖雯雯感叹,语气中带着自豪,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肖雯雯的系统也持续提示着刘秀体内那“异常高维能量亲和性”的波动,数值在缓慢而稳定地上升。

人心为基

南阳十年,肖雯雯并非只困于柴房。

她利用刘良家逐渐改善的经济状况(主要归功于她的“杂学”),以及她自身展现出的“博学”和“见识”,开始有意识地接触南阳的底层官吏、落魄士人、豪强游侠,甚至市井商贾。

她以“肖先生”的身份,低调地在市集售卖一些改进后的农具、坚韧的麻布,换取必要的盐、铁和情报。她精通简易的医术(结合纳米医疗知识),常为贫民诊治,渐渐积累起“仁善”的名声。她讲述的故事里,巧妙掺杂着对王莽苛政的隐喻和对汉室旧德的追忆。

“先生,听闻长安米贵如珠,百姓易子而食…当真?”一个前来求药的游侠低声问。

“新室之政,名为复古,实则害民。”肖雯雯一边捣药,一边平静回答,“五均六筦,与民争利;币制频改,富者愈富,贫者赤贫。此非天命,乃人祸。”话语如种子,悄然播撒。

刘演则利用肖雯雯创造的相对安稳环境和逐渐长成的勇武身躯,结交南阳豪杰。他性格豪爽,武艺日渐精熟(得益于肖雯雯指点的后世格斗理念和改良的环刀),又顶着“汉室宗亲”的光环(虽已落魄),身边渐渐聚集起李通、邓晨等一批对王莽不满的地方豪强子弟。他们在密林中习武,在酒肆中高谈阔论,胸中的野火被肖雯雯和刘演一点点扇动、聚集。

刘秀则显得低调许多。他跟随哥哥习武,但更常在田间地头,与佃户交谈,了解农时疾苦;在市井商铺,学习经营之道。他温润如玉,待人谦和,心思缜密,往往能注意到旁人忽略的细节。肖雯雯让他管理的堆肥场和改良农具的账目,总是清晰无误。他像一块璞玉,在南阳的泥土中默默汲取着养分,温润的表面下,是无人能窥见的深沉。

龙渊初鸣

公元年,春。

南阳大旱,赤地千里。新朝官吏催逼赋税依旧凶狠,民怨沸腾如滚油。

柴房内,烛火摇曳。肖雯雯、刘演、刘秀、李通、邓晨围坐。桌上铺着肖雯雯绘制的南阳及周边郡县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兵力、粮仓、关隘。

刘演一拳砸在地图上标注“宛城”的位置,眼中燃烧着压抑十年的野火:“时机已至!宛城乃南阳重镇,仓廪充实!守将甄阜,庸碌之辈!我等以‘复高祖之业’为号,振臂一呼,南阳豪杰必云集响应!先取宛城,以为根基!”

李通、邓晨等人热血沸腾,纷纷附和。

肖雯雯却看向一直沉默的刘秀:“文叔(刘秀字),你怎么看?”

刘秀抬起头,手指轻轻划过地图上宛城西北方向一个不起眼的点:“棘阳。此城小而坚,扼宛城粮道。甄阜庸碌,但其副将梁丘赐,素有悍勇之名。若我军直扑宛城,梁丘赐必率棘阳精兵断我后路。届时腹背受敌,危矣。”

他顿了顿,目光清澈而冷静:“当先取棘阳。棘阳一下,宛城门户洞开,粮道断绝,军心必乱。且棘阳守军多征本地民夫,其家小皆在附近,若晓以利害,或可动摇其心,事半功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