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快穿女主是时空管理员 > 第3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第1页)

第3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第1页)

“肖娘子,”他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压抑的沉重,“今日之事,你也亲眼所见。天子巡幸,本是盛事。然则……”他嘴角扯出一个冰冷的弧度,带着与其年龄不符的讥讽,“仪仗所过之处,强令百姓俯尘埃,动辄鞭打呵斥,视人命如草芥!为一时肃静威仪,竟不惜驱赶践踏妇孺!此等行径……”他猛地捏紧了拳头,指节因用力而白,剩下的话被死死压在喉咙里,但那眼神中翻腾的屈辱、愤怒与深切的痛苦,却比任何言辞都更有力量。

肖雯雯静静地看着他。少年胸中的块垒,那被强权碾压的痛苦,对不公的愤怒,以及那颗不甘蛰伏的心,在她面前展露无遗。这正是她需要的切入点。

“小郎君,”她开口,声音不高,却仿佛带着一种奇异的力量,穿透了小屋的沉闷,“你可知,民者,国之根基?水者,舟之所托?”她用的是最浅显的比喻,却直指核心。

李世民霍然抬头,眼中精光暴射!这句话如同惊雷,炸响在他混乱愤怒的心绪之上!他死死地盯着肖雯雯,呼吸都屏住了。

“民犹水也,君犹舟也,”肖雯雯迎着他的目光,一字一句,清晰无比,“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覆舟?!”李世民下意识地重复,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这句话所蕴含的力量和颠覆性,远他读过的任何圣贤书!

“正是。”肖雯雯的声音沉稳有力,“今日你所见,是水被强行压服,被肆意践踏。然压之愈狠,其反噬之力,终将如决堤洪流,势不可挡。昔者桀纣之覆灭,非因天谴,实乃民心尽失,水覆其舟!当权者施政若暴,横征暴敛,视万民为刍狗,则民心背离,怨气沸腾。此怨气积聚,终将化为燎原烈火,焚毁看似坚固无比的王朝巨舰。此乃天数,亦是人理。”

小屋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老妇人沉睡的鼾声显得格外突兀。李世民的身体绷得如同拉满的弓弦,胸腔剧烈起伏着。肖雯雯的话,像一把烧红的烙铁,狠狠地烫在了他因今日屈辱和长久以来的所见所闻而早已灼痛的心上!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背离,王朝倾覆!

这八个字,如同混沌中的一道霹雳,瞬间劈亮了他心中许多朦胧的、激愤的念头!杨广开凿运河劳民伤财、三征高句丽尸骨累累、各地流民四起、盗匪横行……这一切景象,此刻都与这句“水能覆舟”的箴言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愤怒的火焰并未熄灭,却在肖雯雯的话语中被引导、淬炼,逐渐转化为一种冰冷的、指向清晰的认知和决心。他眼中的震惊慢慢沉淀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燃烧着觉悟的光芒。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如同出鞘的利剑,直刺肖雯雯:“娘子此言……振聋聩!世民受教!”他挣扎着,扶着冰冷的墙壁,竟是要不顾伤势站起来向肖雯雯行大礼!

肖雯雯并未阻止他这充满震撼与领悟的动作。她看着少年眼中那被点燃的、名为“觉悟”的火焰,知道种子已经播下。这颗种子,将在未来动荡的岁月里,汲取血与火的养分,最终成长为支撑起一个煌煌盛世的参天巨木。历史的车轮,似乎在这一刻,因她这句穿越千年的箴言,而出了极其微弱的、无人能察觉的偏移之音。

简陋的土屋被暮色浸透,最后一线天光挣扎着从破败的窗纸缝隙里溜走。老妇人摸索着点燃了一小截劣质的油脂蜡烛,豆大的火苗在污浊的空气里摇曳不定,将三个沉默的人影长长地投射在斑驳的土墙上,如同皮影戏里的剪影,透着几分诡异的不真实。

李世民拒绝了老妇人再次烧水的美意,身体疲惫不堪,但精神却异常亢奋。肖雯雯那句“水能覆舟”如同滚烫的铁水,浇筑在他年轻而充满力量的心脏上,反复激荡,无法平息。他靠坐在冰冷的墙角,呼吸略显粗重,目光却透过摇曳的烛光,死死锁在对面那个平静得如同古井的身影上。

“肖娘子……”他终于再次开口,声音因激动和身体的虚弱而有些暗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理……此理当真是孙师所授?”他实在无法相信,这样一针见血、直指帝王根本的至理名言,会出自一个避世修道的医者之口。这更像是一位洞悉古今兴衰、看透帝王权术的绝世智者才能出的箴言!

肖雯雯抬起眼,烛光为她清秀却锐利的面容镀上了一层暖色的光晕,却丝毫未能融化那双眼睛里的沉静。“大道至简,殊途同归。”她的声音依旧平稳,带着一种越年龄的深邃,“家师悬壶济世,行走人间数十载,所见所闻,何止是草木药石?疾痛惨怛,呼号呻吟之声,既是病痛,亦是民瘼。见得多了,自然明白民气如水,可顺不可逆之理。此理非孙师独创,实乃古之圣贤早有明训,只是……”她微微一顿,目光扫过这破败昏暗的陋室,“为君者,常蔽于九重宫阙,闻喜不闻忧;为臣者,常溺于富贵功名,媚上而欺下。久而久之,便将这根本的道理,抛之脑后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番解释,将孙思邈塑造成了一个深入民间、体察疾苦、从而悟出至理的高人形象,巧妙地圆上了逻辑。同时,那对君臣的批判,更是精准地戳中了隋炀帝朝堂的痛点!

李世民眼中光芒更盛,如同两颗燃烧的星辰。他几乎是屏住了呼吸,急切地追问:“请娘子教我!此‘水’之势,如何察之?如何导之?如何避免……覆舟之祸?!”他问得直接而迫切,毫不掩饰自己强烈的求知欲。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出身贵胄的二公子,而是一个饥渴地寻求着治国安民真谛的学生。

肖雯雯看着他眼中跳跃的火焰,心中微微颔。时机成熟了。

她从怀中(依旧是纳米空间折叠点)取出一个小小的、扁平的木盒。木盒材质普通,像是寻常松木所制。打开盒盖,里面并非银针或药丸,而是整整齐齐摆放着十几根打磨得极其光滑、约一指长的白色小棍。小棍一头削尖,另一头平整。

李世民和老妇人都愣住了。这是何物?肖雯雯并未理会他们的疑惑,俯身用手拂开地面一层浮土,露出下面相对平整坚实的夯土地面。她拿起一根白色小棍(其实是高强度纳米复合材料制成的书写棒),用一种极其稳定、不容置疑的姿态,在那坚硬的地面上,清晰地划下了一个符号:

“”。

“此为何物?”李世民皱紧眉头,完全不解。

“此为‘数’。”肖雯雯的声音清晰地在昏暗中响起,“万物之始,计数之本。名之为‘壹’。”

接着,她又划下“”、“”……直至“o”。每划一个符号,她便清晰报出其名:“”、“”……“拾”。

李世民的眉头越皱越紧,眼中充满了困惑:“娘子,此等符号……前所未闻。为何不用算筹?”他无法理解这些简单到诡异的符号与计数有何关联。

“算筹繁琐,携带不便,计算迟缓。”肖雯雯言简意赅,“此乃天竺计数之法〖植入体提供的历史数据支持〗,后经波斯商人传入中土,家师研习后深感其便。”她指着地上的符号,“此十符,可记天下万物之数。其妙用无穷,远非算筹可比。”

李世民将信将疑。肖雯雯不再解释,直接开始演示。她用书写棒在地面快写下两个符号:+。

“拾伍加拾柒,等于多少?”她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心算能力极强,几乎是立刻答道:“肆拾。”

肖雯雯点点头,在地面上迅划出竖式计算符号和步骤:

+

------

李世民的目光瞬间凝固了!他死死盯着地面上那几行奇异的符号和排列!仅仅几个简单的符号,一个清晰的竖式结构,加法的过程、进位的关系,一目了然!这比摆弄算筹要快上十倍不止!

“这……这?!”他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出难以置信的光芒!这根本不是快慢的问题,而是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一种前所未有的、简洁高效到令人窒息的表达方式!

肖雯雯没有停顿。她又写下:x。

李世民再次秒答:“陆拾伍。”

肖雯雯再次用竖式乘法演示:

x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