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天堂的来信歌曲 > 第382章 畅快直言(第1页)

第382章 畅快直言(第1页)

也可能,就是因为他读过书,接触过真正的知识海洋边界,他在那种狂热的拥趸之后,总有一点迷失在其中的茫然。

比如有的事情,做得对吗?

lx号召的要听,语录要背,斗争当然要持续。

但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一直这样下去,对吗?

地主的后代都跪下认罪好几次了,他们爷爷混蛋,可孙辈没害过人。还要没完没了地批斗,让他们一辈子抬不起头来吗?

像李玉园这样的,一个年轻姑娘家,离开父母远道而来下乡,一身傲骨透着倔强,让她挑粪就挑粪,可就是非得说“大粪臭”,就真的不对吗?

还有,让生产队有收入,让村民包括他自己的爹妈、爷爷奶奶都吃上饱饭、有肉吃,也是他想要做到的。

买车,运货,保持新鲜农产品进转运站,让洪山村的每一个工分都更值钱。

他觉得自己做为积极的革命标兵,责无旁贷。

富木村的工分,现在结算下来一个工分只值五分钱。洪山村,能到六分了,已经高了一截。

有了比较,就有了盼头。因此社员干劲很足,特别听大队的话。

现在德西的一席话,让他好像感受到了点儿什么。

是什么呢?

小可心里想,德西说得对,说得真好。

不过她想起了大和是革命性那样强的一个人。这样说,组长会不会不高兴啊?

她立马捏了一块剥好的柚子,放到德西嘴边。

“这个很甜。你尝尝。”

小可想岔开话题。

看见媳妇亲手递来清甜多汁的柚子,德西薄唇一扬,低头就着她的小手吃了。

可那也没有堵住他的畅快直言。

他开心地看一眼媳妇,咀嚼着咽下,还是意犹未尽地总结道。

“大和,这里也需要人才,展工业更离不开有知识、懂技术的人。

我在德国曾经读过,被翻译成德语的《易经》、《论语》、《老子的道德经》,这些书,是我们德国一个喜欢汉学的传教士,在四五十年前翻译的。他叫卫礼贤。”

李大和没听说过这个人。但是德西讲起他时,深邃眼眸里,是前所未有的郑重。

这也让大和听得十分认真。

“我读过这些书,但是我并不太理解里面很多话的意思。我现在来到了这里,却找不到一个老师,来教我了。”

我读过他写的华国《民间童话》、《神仙书》、《华德的四季与晨昏》、《人的生活智慧》、《老子与道教》。除了他写的,还有别的德国人写的。”

“关于知识的传播。其实不止是西学东渐,东学也在西渐,西方也有很多人想了解你们,传播你们的文化。

没有他们,我不会这么了解这里,能在这里适应。

可是现在,我之前读过、了解和向往过的书,在这里,反而找不到一本了。

你们这么有影响力的文明和历史,总有一天,会成为世界上非常璀璨夺目的明珠。”

“但是停止学习。连你们的青年都不读书了。这是不行的呀!”

一直也在认真听的李玉园,神情为之一震。再没有人比她,更懂得这句话了。

她热爱学习,在班上就是尖子。

考上大学,刚刚才上了一年,就因为家庭成分被退学、“流放”到这里,这是什么心情。

她爸爸当年去法国留学,学成回国创办企业,又是费了多少心血。

但是,一夕之间,什么都没了。

命运给了她年少的人生太多波澜,她除了认命,似乎别无选择。

而她现在听到,德西这些蕴藏着深深沉痛和遗憾的话语,就像眼前有了一盏,在黑暗中指引的明灯。

这些话,都说到她心坎里了。

"青年不读书不学习,是不行的。"

她也不想一辈子就这样,在这个村子里这样生活着。

李玉园握了握毕可的手,给她一个眼神,低低地贴着她耳朵说。

“司马德说得很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