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亲
今天是杨梅村王一博娶亲的日子,家里家外好不热闹,村里的婶子都来帮忙,更有不少人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李英妹子,虽然一博是你侄儿,但你一个做婶子的做到这一步多不容易,等新夫郎进了门,你可要好好给他立立规矩,将来让他好好孝敬你们夫妻”洗菜的刘婶子撇头对切菜的李英说道。
听到这话,李英可不乐意了,从前她嫁来的时候家中长嫂就是一博娘亲在没有婆婆的情况下也没有倚老卖老给自己立规矩,只让自己和王顺好好过日子,平时家里家外也是大哥嫂子帮忙,如今哥嫂不在了,自己多加帮衬也是应该,这些乡里说的好像自个该占多大便宜似的,“大嫂子,可没这个理,我们家一博爹娘前几年才过世。可不是我带大的,就算要给新夫郎立规矩,也不是我立,人家小两口的事,我可不参合”
“诶,妹子话不是这麽说吧,那你总不能让新夫郎一进门,就做这掌家夫郎吧,以後这不得无法无天了”刘婶子觉得这王家媳妇不是个会拿捏人的,以前他们嫁人哪个不是熬走婆婆自己才能当家做主,年轻媳妇哪个不是战战兢兢孝敬公婆,就怕落个恶媳妇的名声。
“大嫂子说的什麽话,我家博小子说了,娶了人家肖哥儿是回来过日子,不是娶回来还要把人家当外人一样防着,家中如今只有博子一个人,小两口把日子过好比什麽都强,我和当家的也好和故去的哥嫂交代”李英说着心中难免有些伤感,如今日子好了,博小子成家了,可哥嫂却是不能看到。
“弟妹,你可别说了,这老刘家的存心找茬,前些日子她不是给你们家博小子介绍他侄子,博小子没同意,在这用话堵你呢”因为刘家的在旁边徐家啊嫂才敢悄声在王李英耳边说,以免被听到到时还要和她掰扯。
李英听完话,心中有了计较,便说再去看看新房有没有哪里还不规整,接亲的可能要回来了。
另一边的肖家,肖母可是愁坏了,坐在肖战房中握着他的手万分忧愁,“我的儿,今日便要离家,娘这心里总是不放心,哥婿家虽然人口简单,但没有公婆帮衬,我儿过去便是要事事操心,万事都要自己操劳,你叫娘如何放心”,一开始杨梅村的村长媳妇上门帮忙相看时,肖母是不同意,但杨梅村长媳妇和当家的是族亲,且对方为人处事还未可知,肖父便说三日後给答复。
送走村长媳妇,肖父便让自己的大儿到杨梅村打听王一博,看一看是不是个好的。
左右打听回来的消息和村长媳妇说的一致,父母早些年去世,家中独子,这些年靠自己盖了房子,除了叔叔家,独来独往,是个安分守己的,一家人都比较满意,最後还是问了肖战看他自己主意。
“娘,您不要如此忧心孩儿,身体吃不消的,再说爹和两位兄长和花婶子已经打听清楚了,夫君是个好的,只要我和夫君一起操持家中,日子总不会太难挨,请娘放心”看着母亲两鬓斑白,还要为自己如此操心,肖战忍不住泪眼朦胧,紧紧握住母亲的双手。
大小儿媳看着心中也不是滋味,两人嫁入肖家时,肖哥儿不过是十岁的孩子,小小的但很懂事,孝敬父母,尊敬兄嫂,爱护侄子侄女,家中和谐,离接亲时间已经不短,两人只能不断宽慰婆婆和小叔子,“娘这是不放心肖哥儿,怕哥儿太过辛苦,媳妇知道,这夫婿是好的,往後定能保护我们哥儿”。
这时门外不知是谁喊“新郎官来了”
肖家大嫂连忙将盖头给肖战盖上,肖二嫂带着肖母到堂屋等着夫夫二人跪拜认亲。
在媒婆的带领下身穿红色大喜服的王一博走进房内,看着坐在床边的肖战缓缓伸出手将人带到身旁,带着人向岳父岳母拜别。
拜别父母。王一博躬身蹲下,肖战看着眼下宽厚有力的臂膀,不经有些愣神,而後又很快反应过来,伸出双手圈住男人的脖子,胸膛贴住他的脊背,便被人稳稳托起,朝着屋外走去。
回程不过一个时辰,还未到家中肖战便听到有小孩的声音不断的喊着“回来了,回来了,大博哥带着新夫郎回来了”。
听到声音王婶连忙走出去,她家博小子可算回来了,前几年爹娘刚走,一个人操持家里家外,虽然是个能干的,但是身边没有个知冷知热贴心的人,可是让她愁坏了。
父母双亲不在,无兄弟姐妹,日子虽然不错,但是始终是一个人,难免寂廖。
孝期一过,今年便开始有不少人给王一博张罗对象,刚才那个婶子也是看中王一博上无父母双亲,下无兄弟姐妹争家産,一嫁过来就可以自己当家做主,才争着要把自己的侄子嫁过来。
王一博听闻後,将她这个婶子请来,让她帮忙请村长媳妇花婶子去肖家求亲,肖家同意後,又将媒婆请来,到肖家求娶,这才歇了那些人的心思。
李英到现在也没想明白,这两人是怎麽认识的,自家王一博沉默寡言,少语少话,怎麽会认得十里八乡人人闻名的俏哥儿,肖家哥儿多少人上门求娶,无不都吃了闭门羹,怎麽轮到他家博小子,就愿意下嫁了?
李英没想太多,该知道时他自己会讲的,他自己不乐意说也不多问,便看不远处,自己侄儿一身红衣,走在花轿旁,双手帮忙稳住轿子,不让里面的人颠的太难受,意气风发,好不快活。
“回来了,回来了,屋里都收拾好了吗”王婶一边笑一边朝屋里喊道。
“王婶,都好了,让孩子们进来吧”
王一博用手隔开轿帘,在轿子前半蹲着轻声道“战哥儿,来,我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