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无算法的早晨
信任崩溃後的第三年。
城市学名被改作「新曙郡」。人们又开始凭直觉交易。
广场中央的萤幕长期熄灭,如同被挖空的眼窝。
孩子们在巨大的LED框下踢毽子,没有人知道那里曾经显示过全球信任指数。
叶静仪坐在街边,写着调查手稿——
标题只有两个字:〈灰烬〉。
她的笔迹不稳,精神医师说那是「数据戒断」的常见症状。
当感官不再被评分,人脑失去了对安全的确信。
每个人都学会怀疑别人的表情,包括自己的。
旁边传来收音机的报导声:
「政府计划建立『人证市场』——任何人可出售自身经历作为可信来源,以补算法缺席的信任缺口。」
叶苦笑。「人变成了货币本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人证市场
一个名为ProofMart的集市出现在废弃体育馆。
每个人携带录像丶亲笔信丶医疗纪录,用来证明自己说的是真话。
摊位上甚至出售「童年回忆拼贴包」。
庄逸航拍摄这一切。镜头里的人们笑着辩称他们「只是想活得真一点」。
他暗想:灰烬之下,信任没有死,只是换了更昂贵的代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再次相遇
梁奕澄成了市民科技顾问。
他研发「诚实模拟器」——一台能判定说话者生理反应与情绪是否匹配的装置。
叶在报导中质疑那是「算法的幽灵」,
两人对峙於公开论坛。
梁:「人若不被度量,就无法团结。」
叶:「被度量过一次,我就不想再活给数据看。」
全场静默。
这是後虚光时代第一次公开辩论信任的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章尾影像
夜晚,庄逸航在编辑台前播放他拍到的画面:
街口一名疯子对着镜头低语——
「信任回来了,只不过它穿上了谎言的外衣。」
他把这句话放进片尾,取名《灰烬之城》。
播放时,全城停电;
只有录影机的红灯仍在闪烁,如同老世界尚未完全熄灭的信号。
〈第一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