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师生心理相容 > 第92章 课马斯洛的梯子与流水 藏在生活褶皱里的生命课(第2页)

第92章 课马斯洛的梯子与流水 藏在生活褶皱里的生命课(第2页)

廖泽涛突然坐直了,椅子腿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想被看得起!我表哥小时候总被老师骂笨得像猪,后来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男孩的拳头攥得白,指节咔咔响,前阵子同学聚会,他开着自己公司的车回去,说就是想让当年看不起他的人瞧瞧——他不是废物!

这就是尊重需求。教授在黑板上画了个昂挺胸的小人,粉笔末落在小人的头顶,像顶骄傲的帽子,既希望被别人尊重,也希望能看得起自己。道家说自胜者强,这就是一种自我尊重。他转向顾华,你研究历史,应该知道这方面的例子吧?

顾华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深邃起来:晚清有个叫詹天佑的留学生,回国时海关官员见他是黄皮肤,故意刁难说中国人也配搞铁路?后来他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用竖井开凿法震惊了全世界——这就是用实力赢得尊重。他的眼神亮了,像有光在里面跳动,马斯洛说尊重需求是推动人进步的动力,一点不假。

刘佳佳翻开笔记本,指尖划过一行娟秀的字迹,声音里带着点心疼:我有个来访者,从小被父母拿来跟别人家的孩子比。现在三十岁了,每次开会都不敢言,生怕说错话被笑话。她的笔尖在纸上画了个蜷缩的小人,她衣柜里全是灰色黑色的衣服,说不想引起注意——其实是怕被关注后现自己不够好。

教授叹了口气,把玉佩转得慢悠悠:这就是尊重需求没被满足的样子。就像一棵树,如果总被人说你长歪了,慢慢就真的长不直了。他看向陈一涵,你做过青少年公益,有没有见过被一句话点亮的孩子?

陈一涵的眼睛亮了,像落进了星星:有个留守女孩,成绩很差,总被同学欺负。后来支教老师现她画画特别好,就把她的作品贴在教室最显眼的地方。男孩的嘴角扬起笑意,现在她考上了美术学院,说老师那句你画的星空会呼吸,是这辈子听到最动听的话——就像有人在她心里种了颗太阳。

小景云歪着头,辫子滑到胸前,蝴蝶结蹭着下巴:那我帮妈妈洗碗,她夸我宝宝长大了,是不是也满足了我的尊重需求呀?

当然是。教授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尊重需求不分大小,小孩子帮妈妈做事被夸,大人工作被认可,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希望自己的价值被看见。他指着窗外的向日葵,就像那些花,它们朝着太阳转,不只是为了阳光,也是想让太阳看见它们的努力呀。

五、终南山的隐士与硅谷的疯子,都在找同一个东西

当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这些需求都被满足了,人又会朝着啥方向走?教授的声音突然放轻,像怕惊扰了什么珍贵的东西。

陈一涵放下手机,眼神悠远得像望向远山:我去年去终南山采访过一个隐士,他以前是上市公司高管,住着别墅开着豪车,却说每天晚上都失眠。男孩的声音里带着点向往,现在住山洞里,喝山泉吃野果,反而睡得踏实。他说终于知道自己这辈子想做什么了——研究《道德经》,然后讲给愿意听的人。

太算了。教授的眼睛亮得像两盏灯,自我实现就是找到自己的,活出本来的样子。就像道家说的率性之谓道,顺着本性去活,才是真正的自由。他转向刘佳佳,你心理咨询中遇到过这样的案例吗?

刘佳佳的脸上泛起红晕,声音轻快得像唱歌:有个来访者,原来是律师,年薪几百万,却每天早上醒来就恶心。她的指尖在笔记本上画着笑脸,他说从小就喜欢做饭,最开心的是高中时给同学带自己做的饼干。后来他辞了职,开了家小面包店,虽然赚的只有以前的十分之一,却说现在每天闻着黄油香醒来,才觉得自己真正活着。

顾华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深邃起来:这让我想起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并且去做,这就是自我实现。他提起梵高,语气里带着崇敬,就像梵高,生前穷困潦倒,却一辈子都在画自己眼里的星空——他不需要别人懂,他只是必须画。

廖泽涛难得没有抬杠,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节奏里带着点若有所思:我以前觉得这些都是吃饱了撑的,现在想想,我表哥公司做到一定规模后,突然跑去捐建希望小学。他的声音里带着点不确定,又有点期待被认可,他说看到孩子们的笑脸,比签几百万的合同还开心——这是不是也算自我实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教授点点头,把玉佩举到阳光下:自我实现没有固定形式。有人在实验室攻克难题,有人在田间种出好粮食,有人在讲台上传道授业——只要是顺着自己的本性,挥自己的潜能,就是在自我实现。他指着窗外的云,就像那些云,它们变成马也好,变成山也罢,只要顺着风的方向舒展,就是最好的样子。

小景云突然举起手,辫子上的蝴蝶结颤巍巍的,像只振翅欲飞的蝴蝶:那我喜欢给布娃娃讲故事,以后当幼儿园老师,算不算自我实现呀?

教授笑着揉了揉她的头,掌心的温度透过丝传过去:当然算。能把喜欢的事变成生活,并且给别人带来快乐,这是最了不起的自我实现。

六、需求的梯子与流动的水

夕阳把教室染成暖金色,教授收起玉佩,光斑在黑板上投下淡淡的影子。蝉鸣渐渐歇了,远处传来放学铃声,像轻快的童谣。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像个梯子,但道家告诉我们,水是流动的——有时候为了更重要的需求,人会暂时放下低层需求。教授的声音里带着点总结的意味,就像屈原投江,不是不想要命,是尊严比命更重要;就像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是信仰比安全更重要。

刘佳佳若有所思地说:这让我想起那些革命先烈,他们饿着肚子闹革命,不是不知道吃饱重要,是理想比温饱更迫切。她的指尖在笔记本上写下需求的优先级,字迹有力得像刻上去的。

顾华推了推眼镜:所以需求层次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就像道家说的阴阳转化,在不同情境下,需求的重要性会变。

廖泽涛突然笑了,像解开了什么心结:这么说,我以前总觉得赚钱最重要,现在才明白,有时候睡个踏实觉、跟哥们儿喝顿酒,比多赚几千块更舒服。

陈一涵总结道:其实不管是马斯洛还是道家,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人要活得像个人。他的目光扫过众人,带着点少年人的笃定,就像一棵树,先扎根,再长干,然后生枝,接着开花,最后结果——各有各的时节,急不得,也慢不得。

小景云晃着辫子,突然拍手,清脆的笑声像风铃在响:我知道了!就像我玩积木,得先搭好底座,才能往上堆,不然会倒掉!

教授站起身,夕阳的光勾勒出他的轮廓,像幅金色的剪影:说得好。需求的满足,就像搭积木,也像树生长,更像水流动——有规律,也有变化。重要的是明白自己现在最需要什么,又能为想要的东西付出什么。

思考题:你的需求拼图少了哪一块?

回想过去一周,你花最多精力满足的是哪个层次的需求?这反映了你的生活状态吗?比如总在加班赚钱,可能是安全需求没被满足;总在刷社交软件,可能是渴望归属感。

有没有某一刻,你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暂时放弃了低层需求?比如为了理想熬夜加班(牺牲睡眠),为了朋友两肋插刀(牺牲安全),这些选择背后藏着你的价值观排序吗?

你觉得自己的尊重需求主要来自外界认可,还是自我肯定?当别人否定你时,你会怀疑自己吗?当全世界都不理解你时,你还能坚持做自己吗?

如果用一种自然事物比喻你的需求状态(比如一棵刚芽的草、一条奔流的河),你会选什么?为什么?这能帮你看清自己现在的人生阶段。

结尾:今晚,给你的需求写封回信

当你合上这篇文章时,不妨做个小游戏:准备一张纸,在左边写下我现在拥有的,右边写下我真正渴望的。你会现,那些让你辗转反侧的焦虑,往往是因为左边的生理安全需求没夯实,却在强求右边的自我实现;那些让你莫名空虚的瞬间,或许是忽略了中间的社交与尊重需求,像棵只长个子不长叶的树。

今晚睡前,试着跟自己的需求对话——饿了就给自己热杯牛奶,别硬撑着减肥;怕黑就留盏小夜灯,别嘲笑自己胆小;想念谁就条消息,别让不好意思挡住真心;觉得委屈就抱抱自己,别总等着别人来安慰;想起梦想就写在床头,别让生活的琐碎淹没它。

道家说道法自然,马斯洛说需求是动力,其实说到底,好好活着的秘密,就是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然后温柔地回应它。就像你不会责怪一棵小草需要阳光,不会嘲笑一条小鱼需要水,你也该允许自己有各种需求——它们不是你的弱点,是你的生命力。

明天早上醒来,不妨对镜子里的自己说一句:我知道你需要什么,我们一起去实现。因为生命最动人的风景,从来不是一口气爬到梯子顶端,而是在每个阶段,都能跟自己的需求好好相处——就像河水既懂得奔涌向前,也懂得绕开礁石,最终汇入属于自己的海洋。

现在就拿起笔,给你的需求写封回信吧。别让心里的声音等太久,它已经在你耳边说了好多次了。

喜欢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请大家收藏:dududu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