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清安 > 第77章 宫闱暗涌(第1页)

第77章 宫闱暗涌(第1页)

胤禛的轿子直接进了乾清宫。姜岁晚跟在他身后半步,苏培盛捧着装有玉佩的锦盒。康熙还没歇下,殿内烛火通明。

胤禛行礼后开门见山:“儿臣有要事禀报。”

康熙放下朱笔,目光扫过姜岁晚:“这就是你那个会算账的格格?”

姜岁晚低头行礼。胤禛示意苏培盛呈上锦盒:“儿臣查获一枚可疑玉佩,请皇阿玛过目。”

康熙拿起玉佩端详。他摩挲着断口处的金丝纹路,突然冷笑:“老八倒是会借刀杀人。”

屏风后转出八爷,他手持另一枚玉佩:“儿臣恰巧也找到一枚玉佩,是在漕帮密室所得。”

姜岁晚注意到八爷腰间的玉穗。那玉穗的编法与黑衣人领如出一辙,连流苏的长度都分毫不差。

康熙将两枚玉佩并置案头。金丝纹路竟严丝合缝地拼在一起,形成半枚虎符的图案。

八爷故作惊讶:“这莫非是调兵虎符?”

胤禛盯着拼合的图案:“儿臣记得,西北大军的虎符应由皇阿玛与兵部各执一半。”

“不错。”康熙手指轻叩桌面,“但这半枚虎符,三日前刚赐给年羹尧。”

姜岁晚突然开口:“八爷的玉穗很别致。”

八爷下意识按住腰间玉穗:“寻常物件罢了。”

“确实别致。”姜岁晚上前一步,“那夜在漕帮货仓,黑衣人领的玉穗也是这个样式。”

八爷脸色微变:“你什么意思?”

“意思是八爷的玉穗与刺客所用完全相同。”姜岁晚直视八爷,“就连流苏末端的金线缠法都一致。”

康熙目光转向八爷腰间:“老八,你这玉穗从何而来?”

八爷勉强笑道:“街市上买的,许是巧合。”

“不是巧合。”姜岁晚取出半块木符,“黑衣人故意放我走,还留下这个漕帮长老信物。他们想坐实王府与漕帮勾结的罪名。”

胤禛接话:“而八弟恰好在这个时辰带着另一半玉佩进宫,未免太过巧合。”

八爷急道:“皇阿玛明鉴,儿臣确实在漕帮密室找到这枚玉佩。”

“哪个密室?”姜岁晚追问,“漕帮共有十二处密室,八爷若不熟悉内部构造,恐怕连门都找不到。”

八爷语塞。康熙眼神渐冷:“看来有人想一石二鸟。既陷害老四贪墨军饷,又嫁祸老八与漕帮勾结。”

苏培盛突然跪地:“奴才想起一事。那日年侧福晋中毒,太医说是慢毒,至少连服七日才会作。”

胤禛皱眉:“她病那日,正是军饷运抵漕帮的日子。”

“更巧的是,年将军闯宫指控王爷时,八爷正在宫中陪皇阿玛下棋。”苏培盛低头道。

康熙缓缓起身:“好一出连环计。先是年氏中毒引老四回府,再是军饷被劫嫁祸王府,最后老八‘恰好’找到证据。”

八爷慌忙跪倒:“儿臣绝无此意!”

“你有没有此意不重要。”康熙拿起拼合的玉佩,“重要的是,现在半枚虎符在朕面前拼成了。而应该执有另一半虎符的年羹尧,此刻正在西北督军。”

胤禛突然明白过来:“有人伪造虎符,想借漕帮之手调动西北大军。”

“不是调动。”姜岁晚轻声道,“是裁赃。若西北战事失利,这伪造的虎符就是王爷通敌的铁证。”

康熙看向八爷:“你可知伪造虎符是何罪?”

八爷冷汗直流:“儿臣冤枉!”

“朕没说是你伪造的。”康熙冷笑,“但玉佩是你带来的。你说在漕帮密室所得,那就带朕去看看这个密室。”

八爷支吾道:“那密室……可能已经不在原处了。”

“是不在了,还是根本没有?”胤禛逼问,“八弟若指不出密室所在,就是欺君之罪。”

姜岁晚注意到八爷的手在微微抖。她想起那夜黑衣人的异常举动,他们明明可以擒住她,却故意放她离开。

“八爷。”她突然开口,“那夜在漕帮,黑衣人领看见王府令牌后突然撤退,可是认出我的身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