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师傅从里面冒出头来,说:“龙肉馅的。”
“龙肉?”沈庭舟夹着饺子呆了呆。
“哦,就是鳄鱼肉,前阵子二姐带回来的。”许师傅解释。
二姐是沈庭舟二姑,沈芳。
“哦。”沈庭舟低头继续吃,说真的,不咋地,还没有祁欣买的猪肉白菜好吃。
吃完了抹抹嘴,沈庭舟又溜达着回了房间,天寒地冻,刚吃热乎的身子,让小北风一吹,还没进屋呢就又凉透了。
刚迈两步台阶,就听外面响起脚步声,沈庭舟微微蹙眉,加快脚步要上楼,就听身后有人叫他:“呦,庭舟回来啦。”是沈庭峰。
沈庭峰眉目其实跟沈庭舟有点相似,毕竟是表兄弟,但也仅限于那么点神似。沈家人个子都不低,但沈庭峰个头差点,这归功于沈庭峰他爸的基因。
沈庭舟无奈只得回身冲他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吃饭了吗?”沈庭峰一边摘手套一边问,似乎对于他表弟的这个态度已经习以为常了。
“吃过了。”沈庭舟说完就要走。
“那就好,一路上也累了,快上去歇会儿,我回来拿个文件就走。”沈庭峰端得是一派兄友弟恭,笑着说完就迈步上台阶,直奔三楼。
各家都有各家的住处,但在祖宅这里,每个人都还是有房间的。
除了一楼要住保姆佣人,腿脚不甚灵便的老爷子就住在了二楼,其余人分别安排在三楼,顶层开放式的休闲区一般也很少有人上去。
家里楼梯拐角有一部电梯,现在除了老爷子和特殊客人,基本也不怎么用。
沈庭舟懒的搭理他,直接回了房间,直到晚上七点多,管家来通知沈庭舟,老爷子回来了。
沈老爷子看上去有些疲惫,像他这种已经属于国宝级的大师,每年国家在艺术领域有个什么活动,都得把他拉出去镇镇场子。
老爷子是吃过饭回来的,领导人特意邀请他们这些老古董吃了顿宾主皆宜的晚宴。
“庭舟啊,快来,让爷爷看看,瘦了没?”听到敲门声,老爷子顺着没关的门眯着眼睛看,看到是沈庭舟,虽然面有倦怠,但还是撑着做起来朝他挥手示意过来。
沈庭舟到此刻才露出一点活人的气息,抿嘴笑了笑,叫:“爷爷。”
他手中拿了个长盒子,将盒子立在门边,上前两步顺势蹲到老爷子脚边,捏了捏老人胳膊腿,夸道:“爷爷气色不错。”
老人像摸小孩儿似的摸摸他的头,说:“瘦了,在外面吃苦了吧。”
沈庭舟摇头:“挺好的,不苦。”心里琢磨着他当初摸祁欣头的时候,祁欣是不是也有这种暖暖的感觉?那以后要多摸摸了。
“年轻人,多吃点苦有好处。”老爷子放下手,扶着沈庭舟站起来:“陪我去书房。”
“好。”沈庭舟应着,把老爷子扶起来往小书房走。
作者有话要说: 刚刚写完的下一章,所以又跑来这里预报一下,轰轰油门,下章会小羞羞一下。
☆、电话play
老爷子一说书房就是指他最常用的小书房,大书房只待客用。
老头尚古,整个二楼全都是纯中式装修,大书房里更有一套小叶紫檀的三米长大班台,背后拍了一排大书柜,里面全是各种绝版书。据说这一套班台书柜是老爷子亲手做的,名字叫做盛世年华,上面雕刻的全都是康乾盛世的西湖美景,端得是大气典雅。
小书房全都是明式家具,线条简洁流畅,跟大书房的复杂清式雕刻比起来,稍显雅致。
沈庭舟扶着老人做到罗汉床上,他转身出去将之前的长条盒子拿进来。
“爷爷,这是……”话说到这里,他忽然顿住了,罗汉床角落里正立着一根拐杖,雕刻着龙吐珠造型,龙身盘绕整条杖身,很有威慑力,并且料子是海黄的,还是成色上等的海黄,极其罕见。
老爷子随着他的视线看过去,仿佛明白了什么,他我所谓的笑笑,说:“别管他们,来,让爷爷看看这是什么。”
沈庭舟打开盒子,有些抱憾的说:“料子肯定是没有爷爷这根好,早知道就做别的了。”
盒子里横趟着的也是一根拐杖,料子同样是海黄,但却没有立着的那根出色。
“你自己做的?”老人含笑取出拐杖细细观察。
把手位置是一个灵芝造型,被雕刻成适合手握的舒适弧度,杖身没有什么繁复雕刻,清雅的常春藤由上而下蔓延着。上头立着两只活灵活现的画眉鸟,细看能发现跟老爷子最喜爱的那两只很像,一只在梳理羽毛,另一只在引吭高歌。
沈庭舟点点头,谦虚道:“有点班门弄斧了。”
“料子不错。”老爷子没着急做点评,而是在看料。
沈庭舟:“糠梨罢了,比不上爷爷那根油梨。”
“糠梨有糠梨的好处,虽然油性不如油梨,但纹理清晰漂亮,尤其是你选的这根,也算是糠梨的上品了。”都说有钱难买老来瘦,老爷子身量很高,很瘦,常年的粗布麻衣,跟老石的风格相似。可能常年被红木和历史古籍滋养,老爷子看上去总是带着三分微笑,慈眉善目,精神头也很足,颇有仙风道骨之姿。
“爷爷说的是,料好不好,还要看活做的漂亮不漂亮。”
沈庭舟说着,嘴角忍不住挂了点羞赧的笑意,此刻的他很少见的露出了点孩子气。
“你小子……”老爷子看他那蔫坏的样子,乐了,点点他脑袋说:“想让我看活儿永远是这么拐弯抹角,怎么,出去这两年觉得自己长进了?”
沈庭舟低头也跟着笑:“没有,成不成才还得爷爷掌眼。”
老爷子从胸腔里闷笑两声,开始认真看起来,边看边说:“最基础的也不用我说了,从小干到大熟的很,尤其是开榫,认榫,攒斗,这点儿活儿你来做我向来放心。”一根拐杖当然看不出什么榫卯来,但沈庭舟是什么手艺他心里清楚。
“大毛病没有,你干活儿心细,这雕刻配上如今的电脑打版,比我年轻时候看着生动了不少。我要跟你强调的还是一些平时不注意的细节。”
“前期1500打磨完后,要用2500和3500再过一遍,这样出来的东西会更精致,现在的人讲究多,第一眼的直观印象很重要。还有一点要记住,上蜡后打磨雕花用400号,平面用320号,别偷懒……
老爷子认真讲,沈庭舟在罗汉床另一侧认真听。针对这根拐杖的一些雕刻和制作细节,两个人一直聊到将近十点,直到有人来敲门,一个不太友善的声音在门外说:“爸,十点了,您该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