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大汉翁主的悠闲岁月by云深雾 > 第116章(第2页)

第116章(第2页)

刘陵噗嗤一笑,卫青又想揍外甥了。就见卫青刚抬手,刘陵忙道:仲卿,我也想听你打胜仗的故事。

朝堂上的胜者,战场上的王者,人生中的胜者,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的经历谁不想知道呢。

更何况对卫母,刘陵和霍去病来说,他们的儿子、丈夫、舅舅在战场上拼搏,他们如何不担忧。

和卫母、刘陵的好奇、担忧不同,霍去病的眼中满满的敬佩和仰慕:我长大之后也要像舅舅一样,征伐匈奴。

刘陵知道历史走向,霍去病上了战场之后屡建奇功,舅甥俩被誉为大汉双壁,然而一将功成万骨枯,战场上的凶险还是很让人忧心的。

卫青没说太多战场上的厮杀,边给刘陵讲她献上的马鞍马镫在攻打匈奴的时候有多好用,边给霍去病讲在草原上要注的事项,也算是寓教于乐了,刘陵摸着肚子想。

多亏了阿陵献上的马鞍和马镫,降低了起兵坠马的几率,也减轻了汉军骑马的负担,对上匈奴的起兵我大汉也不再失利

这确实,大汉起兵往日对上匈奴起兵最主要的失利原因就是因为不善骑射,马鞍和马镫的出现,很大的改善了汉军骑兵的骑射功底。

刘陵点点头,却没有居功:还是仲卿本身能力卓绝,我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没有马鞍和马镫,卫青照样能打赢匈奴,还是他本身有能力罢了。

卫青抿嘴笑了笑,继续道:其实在草原上,最难的不是和匈奴交战,而是找到匈奴。

我大汉之前对匈奴的政策多以防守为主,究其原因,还是在草原上很难找到匈奴人的行踪。大军出去了,很多人都只能在草原上白逛一圈,浪费粮草,连匈奴人的影子都看不见一个。

不是不想打,是根本找不到要打的人。

刘陵突然想起一件事来,明朝有个皇帝亲征草原,却回回都没有太大的收获,刚到草原上,挑衅的异族就跑的无影无踪了,皇帝只得打道回府。

所以,他们家小外甥是怎么回回都能找到匈奴人的老巢的?

第1o2章都还是个奶娃刘陵的月份大了

刘陵的月份大了,随时都有可能生产,卫青特意进宫了一趟,请皇后姐姐帮忙安排了几个有经验的宫人照顾,并且还特意把义妁给请过来陪着刘陵。

义妁的医术自不必多说,刘陵也怕死,当然不会反对。

孩子出生的很顺利,是一男一女,本来按刘陵的意思,是想让卫青给儿子起名的,但是被刘彻哼插一脚,气的刘陵想大人。

刘彻还特别得意的让卫青转告她:伉有正直、坦诚之意,最适合仲卿的儿子,女儿吗?像陵妹你一样天生丽质,俪字最合适。而且一男一女,成双成对的,多好?

刘陵咬牙切齿:那还真是谢谢陛下的大恩大德了。

老娘用的着他多事吗?

可时下皇帝给臣子的孩子赐名是种荣幸,卫青和刘陵还不得不欢喜的谢恩。

卫青带回来了刘彻的赏赐,其中有两块玉石,每块儿上面精雕了一只兔子,兔子的眼睛活灵活现的,可见是大家之作。

刘陵摸着玉佩笑道:我儿也是有玉的人了。

卫青不懂刘陵的梗,疑惑问:阿陵为何这样说?咱们家里也不缺金石美玉啊。

自卫青擒获匈奴单于,带着手下立军功出头,卫子夫被封为皇后,到生下太子刘倨,卫家以是当下权势滔天的外戚。但骤然富贵,家里人也没有移了心性,行事依旧低调,更让皇帝信重了。

尤其是刘陵这个能给皇帝带来源源不断金银收入的金娃娃,让刘彻不用为军费粮草操心,攻打匈奴的同时还有钱建宫殿,修皇陵,被高兴的刘彻封为公主。

刘陵把林黛玉进贾府,贾宝玉撒泼摔玉的故事一说,卫青皱眉道:男儿养在脂粉堆里如何成才?贾府日后必定落败了吧。

还是仲卿聪明。刘陵肯定道:不过当个故事听听就算了,不用当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