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何止(71)
洛水汤汤,将水面上数千人马冲的一干二净,岸边剩下一千多人看的胆战心惊,这边的浩大声势很快惊动了主战场,一片混乱中,不知谁大叫一声李国公已死,很快这个消息此起彼伏的在战场上传开,朝廷的军队听闻主将已死,士气顿时溃散。
叛军见状越打越勇,虽然人数稍显劣势,却有了获胜的苗头,所幸李国公带兵多年,身边的将领经验丰富,趁着势头将叛军引向北边,邙山上还有五千精兵,方便支援。
洛水水势逐渐平息,水面上翻出许多浮尸,但仍有活着的人被打捞上岸,李国公也找到了,老爷子年事已高,上岸後指示歼灭叛军主力,活捉秦王後就被带离战场。
秦王渡水後并未离开,而是留在岸边组织人射箭,似乎想阻击要过河的人,李国公副将得令後,分出一万兵力往南追击他,又召邙山上的援军冲杀下来。
援军居高临下,又听说主将出事,都想报仇,势头极猛,叛军被冲的向东退走,退到原本朝廷军的大营时却发现此处已被挂上秦王的旗帜,朝廷的军队看见自己的大营被人抢了,一时都懵了,很快他们又看见营中一人骑着高头大马,披着金甲,冲杀出来,此人正是秦王。
朝廷军已是晕头转向,他们还没反应过来哪边是真的秦王时,又听到洛阳城中喊杀声震天,两万叛军冲了出来,前後夹击,将朝廷的主力杀的丢盔弃甲。
他们得胜後毫不恋战,朝东边进发,朝廷的正规军没有了主心骨,又被剿灭了将尽万人,只得放弃追击,在附近休整。
洛阳的军报很快送到玄清手中,玄清看罢叹了一声,向李宣道:“国公爷到底是老了。”
李宣见他面上大多是惋惜,似乎并未生气,于是说道:“陛下不是还有应对之策吗?”
玄清把军报扔在桌上,说道;“输成这样,李家该治罪了。”
李宣犹疑片刻,说道:“国公爷受了重伤,尽力了。”
玄清没接这茬,他想了一会儿,说道:“换个人去吧,让李国公回来养伤。”
李宣转转眼珠,体会到玄清的意思,他大约是不想处置李家,但也不想继续重用他们了,玄清有一搭没一搭的敲着桌沿,片刻後又道:“彻查洛阳城中何人参与谋反。”
李宣躬身应是,想了想,问道:“请教陛下,从严查吗?”
玄清颔首:“嗯。”
李宣行了一礼,正要出去传旨,玄清又道:“皇叔还在文德殿?”
李宣道:“是,陛下有何吩咐?”
玄清道:“苏州的事办妥了吗?”
李宣心里一顿,说道:“已经安排妥当,在夏氏祖宅附近。”
玄清点点头,说道:“好,朕……今夜不想留在宫里,你准备一下,朕带皇叔出去。”
李宣提醒道:“陛下,秋夜寒冷。”
玄清道:“无妨。”
傍晚,宫墙外飘起烂漫的云霞,玄清换了身暗红的常服,拢着墨色的披风,立在文德殿外,他平时出门多穿冷色,暗红对他来说已有些艳了,文殊从里面出来,见他今日如此打扮,不由多看了两眼,只觉他眉目都比平日明丽。
文殊下了台阶,走到他身边问:“怎麽突然要出宫?”
玄清握住他的手,说道:“在宫里呆闷了,出去透透气。”
文殊蹙眉道:“陛下还有心情透气?叛军都杀出洛阳了。”
玄清拉着他上了马车,说道:“没事的,翻不了天。”
文殊叹了一声,心想不知他哪来的自信,马车朝宫门外驶去,文殊掀开帘子望了眼天边的晚霞,问道:“去哪儿啊?”
“去别宫,好不好?”
文殊稍显意外,问道:“要在外面住?陛下现在的身体还是留在宫里吧。”
玄清道;“就一晚上,明天回来。”
文殊侧头打量他,玄清安静又坦然的看着他,文殊道:“是不是有什麽事要说?”
玄清道:“没有。”
文殊狐疑的看着他,觉得没那麽简单,不过看他这样子是不想说,反正之後总是在一处,肯定要说的,文殊就没问了。
马车路过朱雀大街,街面上做生意的摊贩照旧挤在街边,只是没什麽生意,街面上多了些卫兵,行人匆匆忙忙,面上多是麻木仓皇之色,文殊心中也很焦急,可见玄清依旧泰然自若,也不愿和他多说这些。
到别宫时已是夜里,宫里灯火通明,伺候的宫人却很少,不知是此处久无人住,还是有意减少的,玄清拉着文殊走过石阶,泉水潺潺流过他脚边,玄清擡头看了眼屋角的飞檐,想到当年在这里的荒唐事,似乎也没过去多久,但想起来已经恍如隔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