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永乐琐记by萧文殊 > 第14章 何止14(第1页)

第14章 何止14(第1页)

第14章何止(14)

玄清自那夜後又去找了文殊几次,有次还非要文殊陪他出去吃酒,文殊拿他无法,只有迁就,玄清出门不可能带钱,还是文殊付的账。

七月,阿鲁台自立为王,兵出焉山,他向兀良哈借兵十万,零零总总又凑了二十万人不断骚扰大梁边境,玄清只叫赵芳如应对,六月黄河决堤,朝廷费不少钱治水,玄清现在手头紧,暂时不想揍他。

八月还要过万寿节,又是一笔开销。

玄清打算把这事交给文殊办,若是交给礼部,层层盘剥下去,不知浪费多少银子,他有了由头,夜里又去找文殊。

文殊现在不敢太早洗漱,怕玄清突然出现,七月的夜像一碗凉茶,消去了白日所有的炎热,文殊院里有水有树,比别处还要凉快。

林平在他廊下摆了一张竹编的躺椅,文殊躺在椅子上一手折扇一手诗集,院中虫鸣呦呦,凉风习习,好不惬意,他正翻着书页,忽闻墙根处传来熟悉的动静,于是放下书卷坐起来,不多时玄清从墙上跃下,向他招呼道:“皇叔。”

文殊站起身道:“陛下这次来是为了喝酒还是下棋啊?”

玄清摇摇头:“都不是,朕来找皇叔说正事。”

文殊挑眉道:“既是正事何不让臣到宫中商议?”

“不是一样吗?反正都是找皇叔说。”

“好吧,那请陛下随臣进屋里去。”

“不要,朕白天一直闷在屋里,夜里想在外面坐。”

“那臣再去寻张椅子。”

玄清嗯了一声,大大咧咧的占了文殊的躺椅,文殊从屋里搬了张木凳坐在他旁边,问道:“陛下要与臣说何事?”

玄清拿了文殊的折扇把玩,随口道:“万寿节,朕不想交给礼部办,皇叔给朕办吧。”

文殊疑道:“这事礼部自有章程,为何交到臣手里?”

玄清擡头看他:“因为朕想省点钱。”

文殊笑道:“万寿节可省不下多少,皇家的宴会再省能省到哪里去呢?”

玄清其实并不想要宴会,他理想的过生日是和文殊出去玩,那条密道最大的好处是从里面爬出来以後就觉得自己不是皇帝,没有前呼後拥的侍从,不用繁文缛节的礼数,随随便便像个普通人。

玄清这番心思自己不愿深想,希望文殊能做他肚里的蛔虫替他说出来,可文殊没有遂他的意,还在替他算账。

“酒宴或可简办,但歌舞布置总不能少,给勋贵臣子的赏赐也不能减,朱雀街上的游行也是一笔开销,这些都是定例,皇太後的……”

“等会儿,”玄清皱眉道:“朕的生辰自己说了不算,一定要按这样来?”

文殊颇有耐心的劝他:“陛下的生辰是皇室的颜面,总不能比臣子的还要磕碜,夏老办寿还要请戏班唱几天呢。”

玄清道:“朕就是要他们一起省钱呀,朕都不操办,他们凭什麽操办。”

文殊笑道:“陛下心是好的,只怕不会有人理你,只不过都不敢明着来罢了。”

“为何?”

“寻常百姓过生辰都要吃一碗寿面,何况达官贵族,百姓们少吃一碗面不会如何,贵人们少办一场席可就委屈了,难说不会因此记恨陛下。”

玄清冷笑道:“阿鲁台陈兵斡难河,六月河南遭灾,朝廷多的是花钱的地方,他们的荣宠都是皇家给的,朕让他们少吃一顿就敢记恨朕?”

文殊摇头道:“陛下这话太轻狂了,我们萧氏打天下时又不是只靠太祖一人,如今陛下治国也不能只靠皇室,人家认你,你是皇帝,若不肯认了呢?”

玄清冷哼一声,没有作答。

文殊看他脸色不免心里笑他还是少年脾气,劝道:“不过陛下这样的念头朝中定会有人体恤,不妨就借赈灾的名头不要贺礼,倡议百官和皇室募捐,如此他们不敢不给,陛下仁德爱民的心也能昭示天下了。”

玄清想了想後觉得可行,又笑道:“那皇叔捐多少?”

“臣去年送陛下一对白玉如意,今年就按这个的价,捐十万两如何?”

玄清不满道:“十万两能干什麽呀,皇叔也太小气了。”

文殊两手一摊:“臣家里多少家産陛下不是比臣还要清楚吗?”

玄清还真算了算,觉得差不多,勉为其难的点头道:“那好吧。”

文殊见时辰已晚,又对他道:“陛下要说的事也说了,是不是该回去休息了?”

玄清仍惦记着万寿节的事,说道:“既然说了赈灾,不如一并倡议节俭,游行是与民同乐,不应取消,朕该给的赏赐也给,不过宴席就不办了,朕给他们放假,也给自己放假。”

文殊道:“如此也可,不过陛下真不想在生辰之日宴饮取乐吗?”

玄清斩钉截铁道:“朕不要,朕要来找皇叔一起看游行。”

文殊蹙眉道:“游行之时必定人潮如织,陛下何必要同人挤,再者,这样也不安全。”

“朕倒想同人挤一挤呢,从来只见人多,没进去感受过,而且寻常百姓谁认得朕,怎麽会危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