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与暖阳
九月的桂花像是攒足了力气,一夜之间就把整条巷子浸在了甜香里。我站在镜子前,把校服领口理了理,指尖触到锁骨处,还能想起昨天郑翊明递牛奶时,指尖不经意擦过皮肤的温度——像桂花蜜淌过,又轻又暖。
七点还差五分,巷口的路灯还没熄。郑翊明已经站在那家新开的豆浆铺前,背着双肩包,校服外套规规矩矩地系着扣子,手里拎着两个热气腾腾的纸袋,见我走过去,眼睛亮得像晨露:“刚出锅的,还热着。”
纸袋里是豆浆和糖糕,甜香混着桂花香扑过来,让人鼻尖发暖。“谢谢。”我接过纸袋,指尖碰到他的,这次没躲开,只是飞快地移开,假装专心看手里的糖糕。
“尝尝?”他咬了一口自己手里的,嘴角沾了点糖霜,像只偷吃到蜜的松鼠,“这家糖糕里放了桂花,你肯定喜欢。”
我咬了一小口,糯米的软糯裹着桂花的甜,果然像他说的那样。热气从喉咙暖到胃里,连带着心脏都轻轻颤了颤。“好吃。”
“那就好。”他笑得更开心了,擡手想替我擦掉嘴角的糖屑,手伸到一半又停住,若无其事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耳朵却红了。
我们并肩往学校走,脚步声踩在落满桂花的石板路上,发出沙沙的响。他说起物理竞赛的模拟题,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哪些公式需要特别记;我说起昨天画的素描,那只窗台的猫总也画不好眼睛。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在他侧脸投下斑驳的光影,睫毛很长,说话时微微颤动,像停着只浅色的蝶。
走到校门口,林溪和孟萌已经等在那里,看到我们,立刻笑着挥手:“你们俩可算来了!郑翊明,说好今天教我们做受力分析的,可别偏心啊!”
郑翊明的耳朵更红了:“不偏心,一起学。”
我跟着他们往教室走,听着林溪叽叽喳喳说昨晚的电视剧,孟萌抱怨着美术老师布置的作业,郑翊明偶尔插一两句话,声音温和得像初秋的风。这样的热闹,以前总觉得吵,现在却觉得踏实——像掉进了一碗温吞的粥里,每一口都带着烟火气的暖。
早自习的物理课,老师让我们自由讨论竞赛题。郑翊明搬了椅子坐在我旁边,草稿纸铺在两人中间,他的笔尖在纸上滑动,画出清晰的受力图:“这里的摩擦力方向容易搞反,你看……”
他的气息离得很近,带着淡淡的皂角香,混着桂花的甜。我盯着他的笔尖,却没听清他在说什麽,只觉得耳朵发烫,心跳声在胸腔里敲得震天响。“懂了吗?”他转过头,鼻尖差点碰到我的,眼神里带着认真的疑惑。
“啊……懂了。”我慌忙点头,低下头假装演算,其实一个字也没看进去。
他好像没察觉我的慌乱,继续往下讲,指尖偶尔碰到我的手背,像羽毛轻轻扫过,留下一串细碎的痒。旁边的林溪用胳膊肘碰了碰我,挤眉弄眼地朝我们俩努嘴,我瞪了她一眼,脸颊却更烫了。
课间操时,广播里放着老旧的运动员进行曲。我站在队伍里,动作有些僵硬,郑翊明在隔壁班的队伍里,离得不远,总能在转身时对上他的目光。他好像看出我动作不协调,每次对视都偷偷朝我比个“加油”的口型,像个幼稚的孩子。
有次转体运动,我没站稳,差点摔倒,他下意识地往前跨了一步,想扶我,又猛地停住,只好站在原地,眼神里的担忧像要溢出来。我站稳後朝他摇了摇头,示意没事,他这才松了口气,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
阳光晒得人暖洋洋的,操场上的草香混着桂花的甜,让人有点晕乎乎的。原来被人这样放在心上,是这种感觉——像揣着颗小小的太阳,走到哪里都觉得亮。
中午去食堂,郑翊明替我们占了位置,餐盘里已经打好了饭,我的那份里多了个荷包蛋,煎得两面金黄,是我喜欢的样子。“阿姨说这个蛋补脑子。”他把餐盘推给我,语气一本正经,耳根却红了。
“谢谢郑学霸关心!”孟萌故意拖长了声音,夹走了自己餐盘里的青椒,“不过我觉得我更需要补补美术细胞,栀夏,下午画画课教我两笔呗?”
“好啊。”我笑着答应,把荷包蛋往嘴里塞,蛋黄的流心烫得舌尖发麻,心里却甜得发腻。
下午的美术课在画室,阳光透过天窗洒下来,落在画架上,像铺了层金粉。我教孟萌调色,她总把蓝色和紫色弄混,气得直跺脚:“这破颜料是不是跟我有仇?”
“慢慢来。”我握着她的手,一点点加白色颜料,“你看,这样紫就浅了,像傍晚的天。”
郑翊明坐在不远处的画架前,没画画,手里拿着本物理书,眼神却总往这边瞟。孟萌撞了撞我的胳膊:“你看郑翊明,哪是来看书的,明明是来看你画画的。”
我擡头,正好对上他的目光,他像被抓包的小偷,慌忙低下头,耳朵红得像熟透的樱桃。画室里很安静,只有画笔划过画布的沙沙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鸟叫,空气里飘着松节油的味道,混着桂花的甜,让人觉得时间都慢了下来。
放学时,郑翊明说要去竞赛办公室交报名表,让我在画室等他。我坐在画架前,对着那只猫的素描发呆,总觉得眼睛少了点什麽。窗外的桂花落了一地,像铺了层碎金,风一吹,簌簌地响。
他回来时,手里拿着个小小的玻璃罐,里面装着半罐桂花,是晒干的那种,金黄金黄的,散发着淡淡的香。“路过花坛时摘的,”他有点不好意思,把罐子递给我,“听说可以泡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