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而合国之子弟焉 > 白衣翩然(第1页)

白衣翩然(第1页)

白衣翩然

“咚,咚,咚,咚”鼓音如雷鸣,震得脚下大地阵阵发抖。

鼓音方落,啸音起。

场内军士,齐齐吼啸,一声高过一声,一阵高过一阵,似是向着远古神灵,发出血脉中最热烈的誓言。

踏步成阵,位列山海,刀枪斧盾,一一成行。

其情形,令身为敌人的阿秋亦不觉毛发悚立,震撼莫名。

惊天动地的威势席卷而来,令人想起他们的先祖于浩瀚草原执戈飞驰,所向披靡的情景。

但随着自己所属的这支使节逐渐接近祭坛方向,阿秋再无心欣赏这千人战阵的大舞之威。

想必队伍中萧长安丶公仪休的心情也是同样。

原本最好的刺杀时机,是入场献舞时。但到了此刻,当然一切罢休。

斛律金身侧有这支军团前後左右团团簇定,无论舞踏,旋绕,都不离他身前身後。接近他刺杀变得没有可能。

现在接近他唯一的希望,只有在祭天大典结束之後,受降仪式上。

但那时空间会转到大殿之内,限制愈多,且己方能被许可进殿的人数也有限,胜算更少。

一声悠远的长啸,如龙吟响起,振聋发聩。

这声啸起,登时场内所有正行进的军团,倏地收枪回身,蓦然伫立。

原本沸腾的场面,一时转至极致的寂静无声。

便在这寂静之中,一名白衣飘飘,手握羌笛,戴着玄鸟面具之人,神态悠然地自德阳殿的顶端起身。

那便是吹奏出龙吟之人。

原来他之前,竟是一直卧于殿顶飞檐,向下俯瞰这《破阵乐》大舞的。

而阿秋的目光一触及到那人身影时,已暗自心中剧震。

与此同时,她也听到隐于人群之中的,大师兄公仪休倒吸一口冷气。

此刻现身眼前的,正是他们的师尊,兰陵堂主人,又名拓跋汉的北羌国师万俟清。

她早该想到,北羌宣布一统天下,新朝奠基的祭天大典,作为国师和背後推波助澜,一手促成此局面的万俟清,又怎会缺席。

心中更闪过当初在金陵台,万俟清临走时留下的那一句:“三个月後的北羌使团,会带来一支由我亲自编排的军阵大舞《破阵乐》,希望你们南朝,到时候可以接得住。”

原来就在那时,万俟清也并未讲出全部实情,北羌一面派斛律光出使,另一面已在举国调度兵力南下。

这支《破阵乐》最终展现在她面前,却是反客为主,在天下神都洛阳的德阳殿上,在北羌臣民的面前。而此刻的她也已非是昔日位高权重的大司乐,而只是一名代表南朝来降的无名舞伎。

面对千人大阵和万俟清亲临的压力,阿秋原本的自信终于彻底动摇。

即便能在殿上突破千人大阵的阻挠,阿秋亦没有把握对上师尊万俟清。因为她始终是万俟清教出来的,而万俟清作为训练无数刺客的兰陵堂主,本身毫无疑问便是当世应付刺杀的一流大宗师。

她不自主向身後整齐着黑白舞服,系红色腰带的舞者们看去。

幸好这行人均无任何异状,也许是整齐划一的面具遮掩下了心中的情绪变化。每个人的气质均是肃然沉稳,并未因为场中鼓声震天的北羌军舞而躁动分毫。

哪怕是萧长安和公仪休,在说完那一句後,亦立刻沉默下来,迅速调整心态。

此刻在队伍中,以阿秋对他们的熟悉,竟然也无法辨认他们在哪里。

也许,顾逸已有万全之策。

阿秋不得不将最後希望寄托于对顾逸的信心。

从认识顾逸开始,他几乎从无败绩,亦从不冒进。此刻情形,或多获少,亦都该在他算中。

也许是整支队伍氛围所致,站在其中,阿秋的心亦渐渐定下来。

时间略长,她忽然明白了其中缘由。

与她同列站第一排的,分别是孙内人丶薛红碧丶张娥须丶崔绿珠四名正宗的乐府传人。

她们对于此行的真正目标一无所知,只是做好了发生任何意外,便牺牲自我的准备。

因此场中所有局势的变化,对她们的心态亦毫无影响。无论是千人军阵的威武,还是国师万俟清的忽然现身,与她们均毫无关系。

且由于乐舞仪式的神圣,孙内人已按照以往舞台呈演的原则,带领衆人于候场时,进入“调息”与“凝神”的状态。

舞者的调息与武士不同,是以意默祷,与天地神明契合,全身心融入此刻所在之场域。

眼前所观皆外景,而眼前所见皆凡人,无一人不入眼,而无一人入心。

北羌的《破阵乐》再威武,皇帝斛律金形貌再如天神,在这预备候场的一衆南朝舞者眼中,便如海浪山风,自去自来,现象变化,生灭自息。

这也是《韶》丶《武》表演者应有的心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