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玉,人世爱
春闱结束时,考生们的对策都到了考官手中,如往年一样,糊名丶誊录丶校对,哪个流程都没有漏。
衆考官分房阅聚卷後,又经预选,再由时年春闱的主考官朱幽审阅後拟定草榜,草榜交予礼部後,礼部没有填榜,先交予杨常侍审阅。
这本该是礼部填榜後,再找时间,找地点放榜,只是先帝晚年,科考作弊丑闻不断,南北方士子因录取人数相差较大各自上告御状,为此,先帝要礼部在放榜之前,再由自己亲自阅卷。
可他身体不好,读卷一事都交由身边的中常侍来做,到了当今圣上一朝,杨复瑾为中常侍後,阅卷一事全落他手。
御书房内,杨复瑾一张张翻看着考生的考卷,皇帝坐在主位,拉着董贵妃看着御桌上的两只蛐蛐相斗。
翻看完毕後,杨复瑾恭敬递给皇上,请皇上再细细翻阅。
皇帝的眼神一直盯着蛐蛐,哪里有空看策论,摆摆手道:“阿父自看就好,朕眼睛不好,看多了字就眼花。”
杨复瑾行礼,拿来礼部送来的草榜,道:“一甲三人中,恐有一人还需陛下定夺。”
“卢昶的对策辞藻华丽却失了大气,行文看起来流畅,可多为押韵而编造。细品之下,内容空洞,毫无灵气,与秦刚二人相比,实落下乘,此等考卷不该评为一甲。”
说完,他还把试卷呈上,专门给皇帝审阅。
皇帝瞄了一眼密密麻麻的考卷,有些头疼,既然阿父说不该,那就不该吧!
他拿来笔,一抹红就把卢昶的名字划去。
就这样,一个士子多年才学,就被只识些字的阉人在眨眼的功夫间抹去了。
曾想促成科考公平的先帝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会由无根的阉宦来择定国家用人的标准,改变大魏江山的命运。
天子早记不得有这遭事了,那个被他朱批划去的名字,还不如那日相斗的两只蛐蛐留给他的印象深,是以李暮云在朝堂之上提到卢昶之时,他一点印象也无。
杨复瑾在他耳边道:“不如赏个官给卢昶做做,也让西北子民知道陛下依旧恩宠卢家。”
皇帝点点头,朝堂上人挺多了,再多一个也无所谓,只是不知赏个什麽官好。
杨复瑾又道:“秘书省校书郎。”
皇帝点点头,照着杨复瑾的话来,要高家半个月内找到人,半月一到就要卢昶到秘书省任职。
先提出异议的是李暮云,长公主声调一如既往地平稳:“这恐怕不行吧。秘书省校书郎虽官阶低,可也是及第中士才有资格任职。卢昶一个落第考生,有何资格担任?”
身後站着的吏部侍郎唐拂谦受了杨复瑾的示意,站出来反驳,理由是卢昶乃功臣之後,按恩荫可以授校书郎。
李暮云无奈点点头:“行吧,本宫也找不出什麽不妥当的地方了。”
卢昶想到了自己不会中第,却没有想到,三年之後朝廷要请他回去当官,想让西北百姓都看看,李氏皇族还恩宠着这个忠臣遗孤。
这对高家来说自然是个好消息,等高蕴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衆人後,国公夫人两手握紧手帕,喜极而泣:“我就说陛下不会亏待卢家的,如今可算好了,昶儿做了官,妹妹和妹夫九泉之下也该瞑目了。”
而老夫人城府深些,虽为外孙高兴,可也猜测里边必有隐情,一问高蕴,果然,不过是把卢昶当作个安抚民心的吉祥物罢了。
倒也罢了,好歹做了个官,借此理由也可叫他回平都来,莫在外流浪了。
只是卢昶离家三年,要去哪里找人,半月後就要上任,到时找不到人如何向圣上交代?
国公夫人满脸堆笑,说:“前个月他来过信,说人在江安,过些日子就回来,”说到这儿,她有些不好意思,“那时我还生着气,就没有同大家说。”
老夫人有些意外地看了儿媳一眼,显然也不知情。
从平都去往江安的只有一条官路,高蕴忙招呼人沿着官路去寻卢昶,败落的家族在今日终于有了一点点起色。
静婉是从泊君口中得知卢昶要回来的,比起其他人,他是真心想念这位表哥。
她愣了一下,也配合说道:“哦,表哥要回来了啊?”
三年了,她都记不得最近想起这个人是什麽时候了。如果不曾听卢昶承诺过,如果她与他还只是简单的表兄妹,今日她一定和泊君一样为见到归来的亲人而高兴。
静婉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告别泊君後,她特地回了禾丰院,在为数不多的裙子里左挑右拣,最後选了条蓝色织巾花缎裙,又对着铜镜精心描眉点唇,好不认真。
一旁修建花叶的冬霞看着女为悦己者容这一幕,想着前几日卢昶来信,十日之後他到平都。
她摇摇头,恐怕是来晚了。
静婉一心放在自己的装扮上,没有注意这抹悄然溜走的叹息,她在冬霞面前转了一个圈,问她:“好看吗?”
冬霞点点头:“姑娘这是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