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慕佳人旅拍 > 永眠(第1页)

永眠(第1页)

永眠

大魏三百年,女子之中,唯李暮云以军礼下葬。

收到元诚发来的请折时,杨复瑾不准:“前朝从无先例!”

当时董贵妃亦在御书房,她不陪于天子侧,反而站于杨复瑾前,纤指轻轻摸着西北发来的军函。

字迹潦草,多有墨点浸染,写错的地方并未另换纸张重新誊写,只大笔大笔抹去。

笔下有多潦草,他心中便有多痛,她光抚着那些文字,连心口也发疼了。

谁能想到那日平都一别,竟是死别!

杨复瑾驳回了元诚的请求,只准李暮云以公主之礼下葬。

他好不容易扳倒这个多年的劲敌,自当急着抹去她在西北的种种痕迹,怎肯给如此荣光,在後世传颂?

清影惨然一笑,嘲讽杨复瑾:“前朝亦无宦官干政的先例,本朝不就有了?”

“你……”杨复瑾意外董清影的敌意,她何曾与李暮云关系这般好了,竟为了她出言干预朝堂政事。

董清影坐回天子身边,道:“小姑姑为护大魏江山而亡,她必名垂青史,陛下若赐予军礼下葬,後世亦记得陛下恩德。”

天子有些被说动了,毕竟是李家的人,小时背祖宗家训时也知李家帝王都以文治武功名垂千古,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偶尔的时候,天子也想做些功绩出来。

“那就赐姑姑以军礼下葬吧!”天子吩咐杨复瑾动笔。

杨复瑾看着静静坐于天子旁边面无表情的董清影一眼,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道:“遵旨!”

圣旨送去西北,元诚未看一眼,他根本不在乎平都准不准许,她的将士,也不在乎!

他去了红河岭,那里被大火焚烧,除了满地焦尸,没有找到和她有关的任何东西。

那杆他亲自在旁监督,命名匠打造的长枪亦不在了。

十二岁生辰礼时送她,于长枪之上,他亲自刻了她的字——云霆。

他在焦尸中踉跄翻找,士兵过来扶他,他狠狠摆开,心痛到无法呼吸,终忍不住,昏倒于她离开的地方。

再醒来时,已在营帐之中,他是从梦里哭着醒来的,梦里都是她死去的样子。

那样骄傲的一个人,最後孤立无援,战死于边地,她到死都是孤独一人。

她的副将们跪在地上,从得知她战死後,眼睛没有一刻是不红的,见了元诚,仿佛见了主心骨,与他哭诉暮云的冤屈:

“殿下本可以南退至中原,或向临近两州请兵支援,可南人不开城门,还说天子有令,不得殿下南退,否则以叛国罪论处!”

“无兵无粮,却要殿下击败敌人,元大人,天子究竟是要羌人的命,还是要长公主的命啊!殿下死前……死前……已三日未吃一口粮了!”

说到此处,帐中之人再抑制不住心中悲泣,学了三岁的孩子,失声痛哭!

元诚一语不发,他僵硬地转头看去,主位空空。

他才恍然,原来那个曾手持银枪,纵马潇洒的女子真的不在了。

原来痛至极处时连眼泪也流不出来了,他觉得此刻的自己轻如棉花,轻轻飘于空中,不知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不知道要去哪里。

茫茫然到他甚至想不起李暮云这个人来了。

李暮云出殡那日,由元诚扶灵。

论身份,他本没有资格。

他为阉宦,虽有官职在身,可到底是李家的奴才,何况,他还出于暮云宫中。

可无人敢置于一词。

他一袭白衣,如失了魂的人走在她的灵车旁边,送她最後一程。

她生前有两大爱好,一是练枪,二是喝酒。

昨夜,他亲自将她常穿的一套铠甲放于灵柩中,冰冷坚硬的铠甲上,是一支寻常的桂花簪,还有一坛桂花酒。

数千西北边军列队,看着她离开,没有一个人不哭,鼓乐声中,那哭声更明显了。

他们的目光跟随着灵柩,涕泪横流,有那年岁小的,实在忍不住了,一声声呜咽着,由他开始,其馀士兵亦忍不住哀嚎出声,泪水染湿了铠甲。

元诚麻木地一步步走着,到了主街,成千上万的百姓们跪在街道两侧,哭声至上云霄。

生前出行,她从不大张旗鼓,惊扰百姓,顶多带着自己的人马飞驰于街道,来去快如闪电,有时打了胜仗回来,百姓接她,她也不准百姓们跪地。

元诚当时说:“你是公主,百姓跪你是应当的。”

她还是不许:“我又不是死人,跪我做甚?”

她终于死了。

当看着自发涌来的百姓们跪在地上为她而哭时,元诚终于哭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