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妙青的目光落在青珊身上。
“赏那个小太监,让他嘴巴闭紧点,不该说的话一个字也别往外漏。”
她想了想,又补充道:“再告诉他,偶尔给余氏一口吃的,别让她死了。让她……好好活着。”
一个有价值的棋子,哪怕是废棋,也得养着。
存菊堂的风波,余威尚在。
整个后宫的目光,如今都聚焦在了病愈复宠的甄嬛身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碎玉轩的门槛,几乎要被踏破了。
“你呀,就是这股倔劲儿。”皇帝握着她的手,指腹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人前滴水不漏,人后就自己熬不住了。朕看你那日,比华妃还有气势。”
甄嬛靠在软枕上,脸色依旧苍白,闻言却笑了笑:“臣妾若不倔,眉姐姐怕是就要白白受了这天大的委屈。皇上难道忍心?”
她一句话,就把皮球踢了回去。
皇帝语塞,随即失笑:“你这张嘴,什么时候都饶不了人。”
他嘴上说着责备,眼里的怜惜却做不得假。经此一事,他愈觉得甄嬛不仅有酷似纯元的容貌,更有旁人难及的胆识和情义。
“想喝点水。”甄嬛的声音有些沙哑。
皇帝立刻扬声:“水。”
候在门外的浣碧应声而入,她今日穿了一身湖碧色的宫装,裙摆上绣着几丛细竹,衬得她身段窈窕,眉眼间也多了几分平日没有的清丽。
她端着温水,目不斜视地走到床边,跪下,将托盘举过头顶。
皇帝的目光随意一扫,落在她身上,忽然“唔”了一声。
浣碧的心猛地一跳,头垂得更低了。
“这身碧色,倒是很衬你。”皇帝随口说了一句,便伸手去接那杯水。
一句再寻常不过的夸赞。
可说这话的人,是皇帝。
浣碧只觉得一股热气从脚底直冲头顶,浑身的血都往脸上涌,耳边嗡嗡作响。她死死攥着托盘的边缘,指甲掐得白,才勉强稳住没有失态。
她知道自己有几分姿色,也知道自己与甄嬛有几分相像。可平日里,她只是个上不了台面的婢女,所有光芒都被长姐占尽。
这是第一次,皇帝的目光越过了长姐,落在了她的身上。
他看见她了。
他夸她了。
这个念头,像一粒被投进滚油里的火星,瞬间炸开,燎得她心口滚烫,生出无限的遐想和不甘。
这一切,不过生在电光石火之间。
甄嬛接过水杯,小口地抿着,眼角的余光却一刻也没离开过浣碧。她看着浣碧瞬间僵直的脊背,和那低垂的、泛起红晕的耳根,心里咯噔一下。
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她不动声色地放下水杯,用帕子擦了擦嘴角,声音依旧是那般柔弱无力:“皇上,臣妾有些乏了,想歇一歇。”
皇帝见她面露倦色,立刻起身:“是朕疏忽了,你刚大病一场,是该好生静养。”他替她掖好被角,“你放心,眉庄那儿,朕已经加派了人手,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有劳皇上费心。”
送走皇帝,甄嬛脸上的病容和柔弱瞬间褪去,只剩下一片清冷。
小沛子这几日成了春熙殿最忙的人,他那张嘴,就没停过。
“小主,您是没瞧见,皇上这几日一下朝就往碎玉轩去,那叫一个寸步不离!”
“御膳房那边,听说莞贵人想吃赤豆糕,变着花样地送,一天一个款式!”
孙妙青捻着一颗青杏,听着这些“项目简报”,神色淡然。
意料之中。
甄嬛这次出手,时机、力道、后续的人设打造,都堪称完美,皇帝自然要加倍补偿。
“还有呢!”小沛子压低了声音,脸上带着一股神秘兮兮的兴奋,“奴才听说,前儿个皇上在碎玉轩,还夸了莞贵人的陪嫁丫鬟浣碧呢!”
“哦?”孙妙青终于抬起了眼。
“说是穿了身湖碧色的衣裳,衬得人格外清丽。就这么一句,听说那浣碧的脸,红得跟天边的晚霞似的!”
孙妙青的指尖轻轻摩挲着光滑的杏核。
浣碧。
这又是一条重要的故事线。
一个心比天高,又与主角有几分相像的妹妹,这可是最容易引爆的雷。
”小主,出大事了!”春熙殿内气氛瞬间一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