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甄嬛传中的妙音娘子演过谁 > 第32章 留守之局(第1页)

第32章 留守之局(第1页)

一道恩旨,让翊坤宫的愁云惨雾散了大半。

也让紫禁城里那些盼着华妃就此倒台的人,心里堵上了一块大石。

皇帝要去圆明园避暑,随行名单里,赫然添上了华妃的名姓。

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夜之间飞遍了六宫。

碎玉轩里,甄嬛刚送走前来道喜的敬嫔,脸上的笑意便淡了下去。

“她倒是好手段。”沈眉庄撇了撇嘴,语气里是毫不掩饰的轻蔑,“抱着个孩子,哭两声,就什么都有了。”

甄嬛取过一旁的剪子,将一截烧得黑的烛芯剪掉,火光重新明亮起来。

“手段不在新旧,管用就行。”

“曹贵人这一招,是掐准了皇上的脉。”

她声音很轻,却透着一股凉意。

“皇上念旧,更重子嗣。温宜公主是最好的护身符,那支凤穿芍药步摇,则是捅破窗户纸的利器。”

“那咱们就这么看着她得意?”沈眉庄心有不甘。

“急什么。”

甄嬛的目光落在跳动的烛火上,幽幽说道:“去圆明园的日子还长着呢。园子地方大,景致多,谁知道会瞧见些什么有趣的事。”

她不说破,沈眉庄却也懂了。

宫里挪到园子里,看似天高地阔,实则更是个避无可避的修罗场。

而另一处宫苑内,有人早已将目光投向了那座夏日行宫。

青珊端着一碗刚炖好的燕窝牛乳羹,轻手轻脚地走进内室。

她的主子,孙妙青,正对着一幅摊开的巨大画卷出神。

那是一幅简笔的圆明园全景舆图,山形水势,亭台楼阁,都用细密的蝇头小楷标注得一清二楚。

孙家通过内务府包衣的亲戚关系,花了大量时间,费了好些功夫才弄到手的。

“主儿,翊坤宫那位也捞着去园子的恩典了。”青珊将甜羹放在小几上,声音压得极低,带着几分不忿。

孙妙青的指尖在图上一个叫“天然图画”的景点上轻轻点了点,头也没抬。

“这有什么可意外的?”

“抱着温宜公主这张王牌,再打出‘定情信物’那张感情牌,这事要是还办不成,她曹琴默也不配在华妃手底下当军师了。”

“主儿说的是,”青珊撇撇嘴,“只是白白便宜了华妃。”

孙妙青终于从舆图上抬起眼,端起那碗甜羹,用银匙轻轻搅动着,热气氤氲了她眼底一闪而过的精光。

“便宜?”

她轻笑一声。

“有便宜占,就得有代价付。华妃这口气是顺了,可曹贵人那根扎进肉里的步摇,怕是时时刻刻都在提醒她,这份恩典是谁用脸面换来的。”

她舀了一勺送入口中,甜而不腻,恰到好处。

“这宫里,最怕的不是欠了皇上的债,而是欠了身边人的。”

“皇上的债,能用恩宠还。身边人的债,有时候……得用命来填。”

青珊听得心里一凛,不敢再接话,连忙说起了另一桩事。

“对了主儿,随驾去园子的名单都定了。只是有些人,就没那么好的福气了。”

“说来听听。”孙妙青来了兴致。

谁去,是意料之中。

谁不去,才最有说头。

青珊凑近了些:“太后凤体有恙,不去圆明园了。”

孙妙青点点头,这是情理之中。老佛爷,轻易不动,动则必有大事。

青珊顿了顿,继续说道:“此外,淳贵人、富察贵人,还有安答应,也得留在宫里。”

听到最后这个名字,孙妙青搅动甜羹的动作,慢了下来。

来了。

这盘棋里,最关键的一步,终究是避无可避地落下了。

春桃见她不语,忍不住多嘴:“淳贵人年纪小,皇上许是怕她玩野了。富察贵人……前阵子刚惹了祸,不得圣心也是有的。只是可怜了安答应,她家世本就不好,人又怯懦,这才得宠几天,又被撇在宫里,往后的日子怕是更难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