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后还是自己当家做主的好,想干什么干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为此她哪怕是苦一点累一点都无所谓,口腹之欲必须要满足。
顾青莲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姑娘,从来都不求荣华富贵,主要有吃的有喝的,满足了她的味蕾口腹之欲她就心满意足足了。
赵锦跟她也比较适配,赵锦这人也没什么野心,虽然勤快,但是也是一个喜欢吃喝的人,经常上山下河去找吃的,跟顾青莲算是一类人。
跟他们相比较,顾青荷跟宋书宴算是比较有野心的,他们想要让儿子都走科举之路,想要让家中的田地越来越多。
想要吃新朝成立后的第一波红利,想要让自己这个小家能够更上一层楼。
家里的银钱再多他们也不嫌弃多,田地是永远都不够,天天都想买更多的田地。
宋书宴这一次带来回的字画古籍,虽然价值不菲,但两人都没有变卖的意思,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可遇不求的。
变卖是非常不划算的,还不如留着日后送人走关系,这样还能让自己家的孩子找一个更好的夫子,仕途更上一层楼。
可是这样一来,家中的银钱自然也就不多了,如今顾青荷手里只有五百六十贯。
这还是加上了宋书宴在京城变卖字画、买完东西后剩余的,这其中两百贯是用来买笔墨纸砚,以及请读书人抄书费用。
因为考虑到秦夫子家中不富裕可能会缺钱用,因此宋书宴还提前把一年的束修六十贯钱给了对方的。
对于秦夫子这位老师,顾青荷同样没小气,大米面粉等粮食准备了两石,荤油跟素油各准备了三十斤,还送了对方十五匹布料。
这些东西加在一起都不少钱了,这也是江舒月对顾青荷的印象一直很好的原因。
一转眼又是夏收时节。
今年顾青荷家里种了五十亩小麦,一百亩的早稻,这也是夏收需要收割的粮食。
跟往年一样,今年夏收宋家依旧是跟其他村民合耕的,只不过往年没有赵家。今年赵锦一家人也加入了进来。
再加上宋书宴他们在镇上找的短工,这一次参加夏收的人数过了七十人,人手多粮食就收割的快,七八天就搞定了。
之后空余的五十亩田全部种上玉米,三百亩桑园的空隙里则种上不挑地的红薯。
一百亩水田依旧是种晚稻,他们一家人都很喜欢吃大米,晚稻基本上都不变卖了。
早稻不值钱,一百亩的早稻总共才卖了九十六贯钱,五十亩的小麦全部没卖。
现在家中缺钱也是钱大钱,不缺这点卖粮食的,于是粮食就全部存了起来。
“自从新朝开国后,这几年年年风调雨顺,家家户户收成都很好。
我总觉得接下来这几年迟早是要有灾害的,不是水灾就是旱灾,粮食多存点好。”
夜里,顾青荷一边擦拭着自己的头一边讲述了自己的打算,对此,宋书宴很赞同。
“这要没有灾害也就算了,要是有灾害估计是大天灾,我们还是要防一手。”
喜欢开局就怀双胞胎,看吾儿登科!请大家收藏:dududu开局就怀双胞胎,看吾儿登科!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