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日宋书宴去京城变卖字画,只是随便找了一幅花鸟图的,然后找人一看估价两千贯,他们一千八百贯钱卖出去的。
这些东西这么值钱,两人当即就不敢卖了,准备拿回家里来放着。
“老宋,普通书籍三十五箱这些书籍不值钱,回头你抄一份让人送我家去就行了。
剩下值钱的字画八箱,珍贵古籍六箱,我们一人一半,你想选那边的。”
一麻袋一麻袋的书籍搬下马车后,宋书宴跟韩生悯两人将书籍分类装好,随后把珍贵的古籍跟字画全都挑选了出来。
“随便,我拿右边吧!”宋书宴随便指了一堆书籍说道,说实话这些古籍字画到底多值钱,他的真不知道,只能乱选。
韩生悯同样不知道,等宋书宴选好后,他麻溜的把另外六箱子古籍字画给装好锁好。
“这些古籍字画我就带走了。”
“你不是不打算拿回家吗?这么多东西你准备放哪里?放你爹娘那边老宅吗?”
“切,我放哪里做什么?让我那些兄弟知晓这些那还得了,外面那个我弟我都没让他知道,他还以为就是一些普通书籍。”
韩生悯耻笑一声说道,不是所有人家都是家庭和睦的,他那几个人兄弟没有利益冲突还要,要是有了利益冲突他管你是谁!
这些东西他也不打算让他们知晓,宋家倒是一个好地方,但他不想麻烦宋书宴了。
“嘿嘿,我还是准备用老方法,把这些东西放棺材里面葬到我家祖坟去。
让我家老祖宗帮我守着,为此我还专门定了一口上好的楠木棺材,至少十年内这些书籍都不会坏,等棺材坏了又换。”
宋书宴一听这话一脸复杂又纠结的眼神看了韩生悯两眼,随后他什么话都没说,只是鼓励般的点了点头。
“对,老祖宗还是比较靠谱的,至少他不会贪你的东西,就是太麻烦他老人家了。”
韩生悯走后,宋书宴在府城找了几名没有功名的小书生,让他们帮忙抄写书籍。
至于报酬一本书籍一百文钱,笔墨纸砚他出,另外他们可能多抄一本自己留着。
对于这个条件就没有读书人不乐意的,反正练字也是抄书,抄书也是练字,就当他们练字了。而且还能有钱赚。
于此同时,宋书宴还在府城多停留了一些日子,目的就是为了打听这一届参加乡试的读书人,给孩子们看一看有没有合适的夫子。
乡试已经开始了,这一届乡试最让人值得同情的,就数倒霉蛋秀才秦毅了。
这位秀才在府城还是很有名气的,当年十四岁的他就中了秀才,而且还是以小三元中的,当时才名传遍益州。
后面改朝换代有将近十年未开科举。等到新朝成立后,当今圣上承认了前朝的功名,因此这秦秀才的功名也就未被取缔。
新朝大梁成立之初,因为朝廷缺少人才,因此大梁前几年是连续开了两次恩科。
按理说依照秦秀才的文采,考过乡试应该是轻轻松松才对,可是他运气比较倒霉。
第一次恩科乡试时,益州城这边夜里遇上下雨,他的号棚有些漏雨,他淋了雨后夜里了高烧,然后就被抬出来。
虽然他前两场文章都写的不错,上面的考官也都频频称赞,但可惜第三场乡试文章还未没完成就被抬了出来。
这种情况之下自然也就名落孙山了。
翌年、第二次恩科乡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