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的也就是听她妹妹说。
但黄氏到底是新进门的媳妇,孩子都还没生脚跟都没站稳,就算是性格人品上有什么不妥当的,估计也会装一装的。
“姐,你看我这身衣裳好看吗?这身娘给我新做的,说是我年龄大了不好穿太差。”
顾青莲穿着一身浅黄色的春衣,细棉布做的,但料子看着不太新应该是陈年的料子,不过乡下有新衣服就已经很难得了。
顾母一向节约,愿意给女儿做衣服也是因为顾青莲今年虚岁已经十五了,家中已经有媒婆上门来给她说亲了。
穿的太差打扮的太土气是会掉价的,别人也会低看她一眼,说亲也说不到什么好人家。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不管你兜里有没有钱,总之先敬罗衣后敬人,你穿着打扮体面一点,别人对你的印象就会好一些。
“好看。”顾青荷笑着点头。
“这颜色衬得你肤色更白了,你生得本就好看,穿上这衣裳更出挑,日后那些上门说亲的怕是要踏破咱家门槛了。”
顾青莲脸颊微红,轻轻跺了跺脚。
“姐,你就打趣我。”说着,她转了个圈,又仔细打量着自己的衣裳,眼中满是欢喜。
“我们妹妹也长大了,听娘说前几日就有媒婆上门说亲了,说的是哪户人家?对于这件事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女子成亲可不比男子,万一遇人不淑后半辈子可就难过了,想要和离是不可能的。
因为这个时代女子没有工作的机会,还没有田地,没有办法养活自己,而娘家人是不会养你一辈子的。
除非自己卖自身去给别人当下人去,可是那样一来,自己的性命都不由自己做主了。
“来的是隔壁大青山村的卢家,大青山那边山地多,良田少,同样是三十亩地,那边的收成可比我们这边少多了,水田都没几亩。”
“娘没同意,至于男方我也只听媒婆说,是家里的老三会点木匠手艺,如今在镇上当学徒,都还没有出师呢!
之前我跟娘去镇上卖蛋的时候,对方见过我,不过我不认识他。”
“没事,你还小不着急慢慢来就是了。”
她妹妹要到了秋季才真正的满十五周岁,亲事确实不着急,十七八岁出嫁都不算晚。
当初她也是快十八了才出嫁的,当然也有那种着急嫁女儿的人家,才十四十五岁就让家中女儿嫁人的。
三月来临时,宋家父子的种树工作还是停下了,三百亩的山地只种了一百六十亩的桑树。其余的地暂时荒着,棉花种后再来。
三百一十亩的棉花地,其中一百一十亩是熟田,宋书宴他们是先在熟田把棉花给全部给种上后,再接着接着开荒的。
为了让这三百多亩的棉花茁壮成长,宋书宴可谓是倾尽所有,将家中积攒的农家肥全部浇灌在了地里。
那可是宋家父子去年就精心酵好的,一次性就全部施在了这片土地上。
棉花这可是今年的重头戏啊,他们家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就是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