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穿成废妃用叶酸 > 第84章 蛛丝寻迹忙暗夜现端倪(第1页)

第84章 蛛丝寻迹忙暗夜现端倪(第1页)

夜深人静,睿亲王府内的“济安堂”却依旧亮着一盏孤灯。

苏晚埋于堆积如山的卷宗与各地传来的密报之中,秀眉紧蹙,指尖在粗糙的纸面上缓缓划过,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的关联。

一股是她蛰伏江南三年间,凭借医术与仁心暗中编织、维系的人脉与情报网络,这些人散布于三教九流,消息灵通且不易被察觉;

另一股则是萧执赋予她的、隶属于摄政王体系的精锐暗探,他们训练有素,擅长追踪与攻坚。

此刻,这两张网正双管齐下,试图从迷雾中捕捉北戎异动背后的蛛丝马迹。

她锁定的几个方向清晰而明确:

其一,是严密排查三年前端王与林相倒台后,可能侥幸漏网、且对萧执与她怀有深刻恨意的余孽,这些人最有可能与北戎勾结,借外敌之手报复;

其二,是甄别那些驻守边关、手握兵权,或因仕途不满、或因利益熏心,可能与北戎有暗中交易的将领与朝中官员;

其三,也是苏晚格外关注的一点,便是查访近年来或因战乱被掳、或因利益诱惑自愿前往北戎的中原能工巧匠,特别是精通军械、火器、筑匠、冶炼等技术的人才。

然而,调查之路布满荆棘,如同在迷雾中摸索。

对手显然并非莽夫,行事周密且警惕性极高。

线索时而如同暗夜中的萤火,清晰一瞬,随即又湮灭在更深的黑暗里;

好不容易找到的知情人,或突然改口,或离奇消失;

关键的账目、往来记录,也常常在即将触及核心时戛然而止。

这更像是一场隔空的博弈,双方在无形的棋盘上谨慎落子。

与此同时,边境的烽火愈炽烈。

北戎军队倚仗着那些前所未见的新式抛石机,射程远守军预期,能将巨大的石块精准地投掷到关城墙垒之上,造成严重破坏;

更令人心惊的是一种被称作“猛火油柜”的器械,能喷射出粘稠炽烈的火焰,水泼不灭,极大地威胁着守城士兵与城防设施。

接连的失利与惨重伤亡,如同阴云笼罩在边关将士心头,也助长了朝堂之上主和派的气焰。

一些怯懦或别有用心的声音开始私下流传,甚至有人胆大包天地暗中提议,或许可以“舍车保帅”,暂时将王妃苏晚“请”出京城,送往某处“静养”,或给予北戎一些其他方面的“补偿”,以此平息北戎的“怒火”,为朝廷整军备战换取宝贵时间。

这些风声自然也传到了萧执耳中。

他对此类言论的反应是雷霆震怒,在朝会上毫不留情地严词驳斥,甚至以“动摇军心、其心可诛”为由,当即罢黜了两名言辞最为露骨、上蹿下跳的官员,以铁腕手段明确宣告:

“谁敢再言和谈,再议王妃是非,视同通敌叛国!

北戎狼子野心,岂是区区妥协所能满足?

与北戎绝无和谈之可能,唯有死战到底,扞卫国土!

他的强硬暂时压制了明面上的杂音,稳住了朝局的基本盘,但也如同在暗流中投入巨石,让那些潜藏的反对势力更加忌惮,同时也更加不满,怨恨的种子在阴影中悄然滋长。

就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夜晚,苏晚在“济安堂”的书案前,就着摇曳的烛光,再次梳理着白日里送来的诸多看似杂乱无章的情报。

长时间的专注让她的眼睛有些酸涩,但她依旧强迫自己保持清醒。

突然,一条来自兵部归档的、关于半年前边境小型冲突的普通简报,一条看似毫不起眼的信息如同蛰伏的毒蛇,吸引了她的目光。

简报记载,一支小型商队在边境贸易路线附近遭遇北戎游骑劫掠,全员罹难,货物被洗劫一空。

官府将其定性为普通的边境劫掠事件,记录中显示那只是一支运送丝绸和瓷器的普通商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