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晏目不斜视,径直走到距离紫宸殿大门最近的地方,这里现在没有其他人在。
李晏虽然没有和其他大臣打招呼,但大臣们的视线都在隐蔽地注视着她。
几个月不见,皇太女愈威严,气势也更足,隐隐已有储君之态。
怪不得有人行刺她,这是担心她以后更不好对付!
李晏遭遇五千人行刺一事琼皇已交由大理寺彻查,在官员间已不是秘密。
虽然没有明说行刺的五千人是禁卫军,但该知道的人还是知道了。
大臣们并不知道麒麟卫的存在,更不知道麒麟卫在湖阳郡主手中,但他们会想:
谁有这么大的本事能指使得了五千禁卫军?还是刺杀皇太女?
只能是皇室中人!
因为李晏死了,得利最大的就是李氏皇室之人!
大臣们将李氏皇室之人猜了个遍,怀疑对象集中到几人身上。
其中就有湖阳郡主和她庶弟。
但大臣们也只是在心中猜猜,并不会说出来。
因为这牵涉到储位之争,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他们可不敢乱参与。
不过现在李晏无恙,那有事的只会是他人!
李晏并不知道大臣们正在揣测她,就算知道,她也不会理会。
她现在只想补觉!
李晏没站多久,太傅就到了。
想着太傅一直以来对她的谆谆教导,李晏恭恭敬敬朝太傅行礼:“太傅。”
太傅欣慰地看着李晏:“殿下。”
太傅是琼皇的老师,以前受琼皇所托同太子太傅一起给李晏授课。
太傅以前还担心李晏不能成为一位好储君,可现在,他听琼皇说了李晏的行事后,再也不担心李晏了。
太傅亲切地对李晏道:“听闻殿下遇刺,臣一直担心,现在见到殿下才放心。”
“多谢太傅挂念,孤无事。
不过也多亏萧将军和龙武军奋力救我,孤才平安。”
“无事就好。”
李晏想起萧清河想读书的事来,温言问道:
“太傅,萧将军曾同孤说起想请一位先生教他读书,不知太傅可有推荐的人选?”
太傅的视线往萧清河的方向瞥了一眼:“不知萧将军想读什么类型的书?”
言下之意是问萧清河的文化水平在什么层次?
李晏听懂了太傅的言下之意。
“萧将军以前读书以兵法为主,前些日子他想读史,孤推荐他读《资治通鉴》,他读了后说字都认识,就是读不太懂,因此才想请一位先生教导他读书。”
听李晏这样说,太傅心中有数了。
既然能读兵书,萧清河认字没有问题,只是奥义深刻的文字不懂其义。
做为底层百姓出身的武将,有这个文化水平已经不错!
像朝中一平民出身的武将,写的条陈还多有错字。
“臣有位堂弟,学识见识都不亚于臣,只是从小身体孱弱,因此并未出仕。
也没有精力收学生。
不过指导萧将军读书,倒也不是一件累人的事情,他身体应该能承受。
臣回去后问问他,要是他愿意指导萧将军读书,臣再来告诉殿下。”
“孤先替他谢过太傅。”
从李晏的语气中,太傅听出李晏与萧清河关系不浅,也将这件事记在心中。
萧清河的视线一直看着李晏,因此没有忽略太傅瞥他的那一眼。萧清河又在心中琢磨起来:
太傅为什么看他?
是不是李晏同太傅说起了他?
如果是,李晏说他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