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皇子此举,看似阴险,实则也暴露了他的急切与顾忌。
他定然是怕自己真查出什么,或者,是想借此将自己拖入泥潭,无暇他顾。
“既然他先出手了,那便休怪我不客气。”
马文才转身,语气决断,“来而不往非礼也。观砚,你立刻去办几件事。”
他低声吩咐,语不快,却条理清晰,步步为营:
“第一,将我们之前掌握的,关于五皇子司马景明如何力排众议。”
“一手举荐梁山伯为上虞县令的证据。‘不经意’地散播出去。”
“要让人知道,这位梁县令,可是五殿下眼前的‘红人’。”
“第二,着重强调,梁山伯上任不过月余,上虞便生如此骇人听闻的灭门惨案。”
“而梁县令至今束手无策,毫无建树,其治理能力、应变之才,实在令人堪忧。”
“若非其无能,何至于让匪徒如此猖獗,让士族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第三,”马文才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
“暗示一下,五皇子举荐如此不堪之人,是识人不明,还是……别有用心?毕竟,地方不宁,对谁最有利?”
这一招,既是反击,也是祸水东引。
你司马景明不是想往我身上泼脏水吗?
我便将你和你举荐的“无能”县令一同推到风口浪尖!
看看这“识人不明”、“用人不当”的帽子,和你那“别有用意”的嫌疑,哪个更让你头疼!
观砚心领神会,眼中闪过钦佩之色:“公子高明!属下这就去办,定会做得干净利落,让人抓不住把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去吧。”马文才挥挥手,“记住,要快,要在对方的流言尚未完全酵之前,将我们的声音放出去。”
————————
不过两三日功夫,上虞城内的舆论风向便开始悄然转变。
原本针对马家的“指使灭门”的骇人流言,因其过于离奇且毫无实证,在部分明眼人心中本就存疑。
而此时,另一股更“有理有据”的言论开始悄然兴起。
“听说了吗?那梁县令,原来是五皇子殿下力荐的!”
“上任才个把月,就出了这么大的案子,这也太……”
“是啊,若是个能干的,岂会让匪徒如此嚣张?我看呐,就是无能!”
“五皇子殿下怎么会举荐这么个人?莫非是受了蒙蔽?”
“哼,恐怕没那么简单吧?地方乱了,对谁有好处?”
这些议论,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士族富户们审视那位,缺乏魄力和能力县令的同时。
连带着,对远在长安的五皇子司马景明,也生出了一些微妙的想法。
毕竟,举荐一个无能之辈导致地方不宁,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污点。
消息自然也传回了祝府。
祝英台得知梁山伯的处境时,心中一时五味杂陈。
梁山伯虽与她情缘已断,但终究曾是同窗,更有过那段不顾一切的过往。
如今听闻他处境艰难,被卷入这等舆论漩涡,她难免生出几分物伤其类的担忧。
可她也知马文才与五皇子、与梁山伯之间的微妙关系,更怕自己的关心会惹他不快。
她犹豫片刻,终究还是没忍住,趁着兄长与马文才谈话间隙,声音放得极轻。
喜欢马文才的重生棋局我为英台梳红妆请大家收藏:dududu马文才的重生棋局我为英台梳红妆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