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很快传到京城和南诏。
夏惠帝听到消息后目瞪口呆,结结巴巴道:“不是,不是有那么多人跟着,谢侯怎么惊马了?”
整个上书房,一群老头子都安静如鸡。
谁也没想到谢侯爷会以这种让人惊讶的方式死去,怕是要被永远载入史册,毕竟这种方式太少见了。
信国公先开口:“陛下,谢侯身死,还请陛下让景阳侯府派人去收殓谢侯尸骨,给谢侯治丧。”
夏惠帝咬牙点头:“准。”
到这个时候了,夏惠帝能猜到谢侯爷有可能是故意寻死。但谢侯爷为了体面,出后才以意外死亡的方式死在路上,既不影响家里儿孙,也不让南诏的儿孙为难。
他用这种决然的方式切断了南诏谢家和京城谢家的联系,从今往后,谢谦和谢廉再也无法影响对方。
这两脉各自展,能展成什么样,看机缘,他老头子已经尽力了。
信国公拱手道:“陛下,如今南诏之事,是打还是谈?请陛下定夺。”
夏惠帝咬牙半天没说话,这真是豆腐掉灰窝里,打也打不得,捡也捡不得。
南诏到了收粮的季节,瑞王缓过劲儿来了!
若是打,那真是消耗战啊。夏惠帝虽然当皇帝不久,也知道柴米贵。
皇祖父告诉过他,打仗不光消耗粮食和兵器,最主要的是会有一群人从战争中捞钱、捞政治好处。
那些士兵在哪里都要吃饭,但是打起仗来,花钱的地方跟流水似的,那烂账都没法查。
他看向信国公:“郑爱卿觉得如何?”
信国公只说了六个字:“陛下,哀兵必胜。”
是啊,谢侯一死,瑞王成了哀兵。他又有了粮食,若是反攻回来,双方胜负难料。
总不能无休止打下去吧。
夏惠帝心里突然有了一丝丝后悔,不该这么冒进。可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岂是他说撤就撤的。
而且彭将军还在海上没回来,直接撤军会损害皇帝和朝廷的威信。
几个老狐狸都看得出来,陛下想要个台阶下。
白尚书不忍心看着孙女婿小小年纪这样为难,主动出主意:“陛下,南诏乃瑞王封地,是先帝钦定。
瑞王是陛下亲叔,瑞王打山南,经验不足,粮草、兵马亦不足。
陛下忧心瑞王殿下,特送去一些粮草,并派老将英国公亲自南下帮助瑞王殿下训练士兵,助瑞王殿下明烟气阵。
中途,谢侯不放心儿孙,前去支援。可惜路途遥远,谢侯上了年纪,路上病逝。
如今时机成熟,臣请陛下招英国公回京。”
第一个台阶搭好了。
夏惠帝的脸红了红,他之前一直坚称自己是去帮助瑞王,现在跟白尚书这个借口倒是对得上。
不等他说话,信国公接话:“陛下,东南岛屿上那些小倭寇时常来沿海打劫,先帝生前每每提起倭寇,憎恨不已。
希望彭将军能找到更好的海上路线,待来日有机会,陛下荡平倭寇,扬我新夏国威。”
嗯,第二个台阶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