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的旅途作文 > 第5章 昆仑论道述红尘(第2页)

第5章 昆仑论道述红尘(第2页)

妘姮每日随弟子们练剑、辨丹,练剑时她不追求剑气的凌厉,只在剑招中融入护人的念——劈剑时想着“不伤人”,收剑时想着“护己”;辨丹时她不执着于丹药的品级,只问“这丹能治什么伤,能帮什么人”。

练剑结束后,她总坐在殿外的石凳上,给围过来的弟子讲红尘故事——洛水之畔的那位散修,修为不过筑基,丹炉是用破铜做的,草药是在河边采的,却总在渔民出海归来时,守在码头帮他们治腹痛:

“渔民们风里来浪里去,吃冷饭、喝冷水,容易积腹痛,我这草药虽普通,却能治这苦。”

有人问他“为何不用珍贵丹药换些银钱,好换个好丹炉”,他只笑:“丹药是给人用的,不是用来比强弱、换银钱的——能帮人,比什么都强。”

通天教主爱与妘姮论剑,一日二人在殿外的剑坪上对练,通天教主的剑气如百川归海,却不伤人,只在妘姮身前三尺处停下:“姮丫头,我这诛仙剑阵可破万法,你说,红尘中可有能挡此阵的道?”

妘姮收剑而立,从行囊里取出一颗烤灵狐果——果皮焦脆,果肉香甜,那是她在青丘山下,帮狐族修士采摘灵果时换来的。

狐族修士练火术,却从不用火术争斗,只在寒冬时用火焰给幼狐取暖,给山下村民烘干受潮的粮食:“阵能破万法,却破不了众生的‘仁’。洛水的散修没有厉害的法术,青丘的狐族没有强大的阵,可他们的‘仁’能让渔民安心出海,能让村民安稳过冬。强是‘能’,是有能力保护人;仁是‘愿’,是愿意去保护人。

有‘能’无‘愿’,强便成了孤高的摆设,就像一把锋利的剑,若只放在鞘里,再利也没用;有‘愿’有‘能’,道才成了温暖的力量,就像狐族的火术,能暖幼狐,也能暖人心。”

这话让围在剑坪旁的碧游宫弟子们炸开了锅。有位练剑的弟子皱着眉问:“我练剑就是为了变强,难道错了?我想变得比谁都强,难道不对吗?”

妘姮将烤灵狐果递给他,笑道:“变强没错,错的是忘了变强的初心。你刚开始练剑时,是不是因为见妖兽伤人,想保护村民才练的?”

那弟子愣了愣,点头:“是……可后来见师兄们比剑,总想赢,就忘了刚开始的想法了。”

“这就是了。”妘姮又取出几颗烤灵狐果,分给周围的弟子,“青丘的狐族修士练火术,不是为了赢过谁,是为了给幼狐取暖;洛水的散修修丹,不是为了比过谁,是为了给渔民治伤。

你们练剑、修丹、御兽,若总想着‘我要比谁强’,强了也会孤单;若想着‘我变强了能帮谁’,强了才会踏实——

就像这烤灵狐果,狐族修士摘来不是为了自己吃,是为了分给幼狐和村民,所以它才甜;若只想着自己吃,再甜也尝不出暖意。”

三月将尽时,碧游宫的弟子们悄悄变了模样:练剑的弟子会在练剑后,下山帮村民砍除挡路的枯木,怕枯木倒了砸伤人;修丹的弟子会把刚炼好的普通疗伤丹,送给上山砍柴的樵夫,怕他们被荆棘划伤;御兽的弟子会带着驯化的灵犬,帮村民找回走失的牛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通天教主站在殿门口,看着这一切,大笑着走过来,拍了拍妘姮的肩膀:“好丫头!我教弟子‘广纳百川’,是让他们容得下不同的道;你却教他们‘归心’,是让他们记得住修行的初心——这才是碧游道的真意!”

三月经典学完,三清齐聚玉虚宫正殿,八景宫的玄黄幔、碧游宫的青锋剑与玉虚宫的白玉阶相映,三教弟子围坐在殿内的蒲团上,目光都落在妘姮身上。

韩毒龙性子最急,率先开口:“大师姐,您在三宫学了这么久,又走了三千年红尘,到底红尘道和我们修炼的道,哪个更厉害啊?”

妘姮提着旧布行囊,走到殿中,将黍米、草纸图谱、烤灵狐果一一放在石桌上,指尖灵气轻涌,三样东西竟渐渐连成一幅画——

渭水的田埂、陈仓的山路、洛水的码头,农夫、猎户、散修的身影在画中活动:“没有哪个更厉害,它们本是一体。”

她拿起黍米,看向八景宫的弟子:“八景宫的‘常与变’,是护众生的本心不变,就像农夫种禾,无论天旱还是雨涝,都想着‘要让禾活’;方法随需变,就像农夫引水或疏水,怎么能让禾活,就怎么来。”

她拿起草纸图谱,转向玉虚宫的弟子:“玉虚宫的‘术与道’,是用法术的‘能’,行护众生的‘道’——

就像这图谱,若没有画图谱的‘能’,便帮不了猎户辨兽迹;若没有帮猎户的‘道’,就算画了图谱,也只是一张废纸。”

她拿起烤灵狐果,望着碧游宫的弟子:“碧游宫的‘强与仁’,是用变强的‘力’,承对众生的‘仁’——

就像狐族的火术,若没有练火术的‘强’,便暖不了幼狐;若没有护幼狐的‘仁’,就算火术再强,也只是伤人的工具。”

最后,她将三样东西放回石桌,指尖灵气让画中的身影与三教弟子的模样渐渐重叠:

“这便是我三千年隐姓埋名的红尘道——不是高深的法则,是帮农夫挖渠分水源时,手上沾的泥土;是教猎户辨兽迹时,纸上画的线条;是陪狐族修士烤灵果时,果皮的焦香;

不是强大的法术,是用星辰之力帮农田驱蝗时,看着禾苗重新挺立的欢喜;是用杀戮法则除去恶妖时,看着村民抱着孩子安心的笑容;是从不用法术压人、用修为欺人,因为知道‘强’是为了护人,不是为了吓人。”

韦护起身拱手:“弟子明白了,道不在三清殿的法台上,不在高深的典籍里,在红尘的田埂上、山路上、渔船上,在帮人时手上的泥土里,在护人时心里的暖意里。”

碧游宫那位练剑的弟子也站起来,剑穗轻晃:“以后我练剑,不仅要练剑招的凌厉,还要想着这剑能帮谁挡妖兽;修丹的师兄练丹,不仅要练丹药的品级,还要想着这丹能帮谁治伤——变强不是为了赢,是为了能护更多人。”

三清相视一笑,老子抚须道:“姮丫头这趟红尘没白走,把‘道’从天上的法则,带回了众生的烟火里。”

元始天尊握着玉如意,云纹萦绕:“这才是阐教该阐的天道——懂众生,才懂天道;护众生,才护天道。”

通天教主更是大笑出声,拍了拍石桌:“好!我碧游宫以后也要多让弟子去红尘走走,学些‘沾泥土’的道,比在宫里练剑更有用!”

夜色渐深,论道散去,妘姮提着旧布行囊,站在玉虚宫的白玉阶上。昆仑的星空格外明亮,北斗七星的光芒落在她指尖,与星辰之力遥相呼应,指尖还残留着黍米的烟火气、草纸的粗糙感、烤灵狐果的暖意。她望着山下的红

喜欢影视剧:妘姮的旅途请大家收藏:dududu影视剧:妘姮的旅途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